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周易》屯卦卦辭-和劉大鈞先生商榷

《周易》屯卦卦辭-和劉大鈞先生商榷

《周易》六十四卦前兩卦《乾》《坤》表達了陰陽屬性,後兩卦《既濟》《未濟》表達了六位正反屬性,是卦象規則的兩組大宗卦。《屯》卦雖然排在第三,卻象徵著周易思想主線的起始,是最為重要的一卦,弄明白這個卦的真實思想,才能明白整部書的政治意圖。

卦辭:「屯,元亨利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先抄錄劉大鈞先生的譯文以供對照:「屯:始即亨通,宜於占問。不要有所往,宜於封建諸侯。」(《周易概論》234頁,巴蜀書社2004年版)

按照「四位一體解易法」,本文從四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時代背景。文王被囚禁後,周國失去了舵手,周國革命大業何去何從,人們失去了方向。周文王用「元亨利貞」的斷辭寫了五個卦,指出在不同形勢下應採取的不同策略,應穩健而果決地推動周國革命向前發展。所以這是一個進入革命階段的起步卦,後面所有的卦都是在這一卦思想的前提下展開的。

二、卦象規則。本卦與《蒙》組成一對,在前,故以數量少的二陽為主動爻;五個爻位正,惟六三位反,為指事爻。該卦有以下特點:

少者統治多者。此二陽卦九五為尊,初九得民,即具貴氣,又有國家體制的最基本框架。三爻從武,六個爻中的五爻皆正,惟六三以陰居陽,柔弱位反,表示軍事力量偏弱,軍兵應靜而不動。

三、「屯」字的構造義。從小篆的筆畫看,地上短小,地下曲長,可以從三個角度分析:

字的上面,橫劃為地面,其上的豎畫短小,從植物角度講,是受到壓制,生長困難。從橫劃的下面看,一根半圓線向下拱,表示下展。豎劃曲長,表示在受到客觀條件限制,不能向上長時,就向下延伸,為主動性字義。「屯」字的參照物:北方冬麥,在寒冷的冬天,麥苗無法生長,但它並沒有停止自己的生命發展過程,而是將自己的根部不斷往溫暖的土壤深處伸展,為來年春天的生長打下深厚的基礎,這應該是下面筆畫曲而長的含義。

四、文王的創業思想。文王在《屯》《隨》《革》《無妄》《乾》五個卦的卦辭中都寫有「元亨利貞」,是革命不同發展階段的戰略思想(參閱《元亨利貞隱藏著什麼天機》),《屯》卦處在革命起始階段,政治、經濟、軍事力量相對較弱,「屯」的意思是明止暗動,要扎好根基,不斷積蓄力量,從政治、經濟、國力、軍事各方面都要堅持這一原則。這四個方面在卦爻辭中都有明確提示。

《說文》:「屯,難也。象草木之初生,屯然而難,從屮,貫一。一,地也。尾曲。」《本義》:「六畫卦之名也,難也。物始生而未通之意,故其為字,象屮穿地,始而未申也。」表達字的構造義都較準確,但屬於靜態字義,從「四位一體解易法」看,還缺乏三個方面的認識,故解卦義則有失偏頗。如果卦辭「屯」不能準確解出來,整個卦的解說就毫無意義了。

元,為大為始,在卦辭中專指周國作為新興的革命力量。亨,好的發展結果。屯元亨,根據「亨」字特有的語法功能,句子前面加主語:在不利公開發展力量時(卦象),我們(主語)要發展基礎力量(屯),以保證我們的國家逐漸強大起來(元亨)。

貞,根據其特有的語法功能,代指「屯」。利貞,有利於用「屯」的思想去做。

「元亨利貞」要分開解,使用時卻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專用片語。

「勿用有攸往」是賓語前置。「有攸往」是走出去,是謂語。「勿用」是賓語。「用」指做事。勿用,不要做什麼事呢?不要做「屯」要求的事。可以從兩方面分析,一是不要出去發展,要重點發展內部;二是真要走出去,就不能裝熊,不能讓別國欺負。

建侯,皆解為立諸侯。建,《說文》:「立朝律也」,指設置相應體制。《尚書-周書》:「唐虞稽古,建官惟百。」建官即是設置官吏制度。敝文以為,建侯不是指某個人的爵位,而是指侯的國家建制。按照周文王思想推斷,應該是用侯代指王,即暗自建立與王相近的國家建制,為將來周王朝的成立和運作奠定基礎。卦辭是一種積極的態度,認為當形勢在軍事上不利於向外進攻的時候,不能消極地等待,而應該積極地進行完善國家政體的基礎建設工作。

本卦提出在當時的局勢下,周國的任務不是軍事進攻,而是要發展和完善政治制度建設,為下一步軍事形勢的轉變打下政治基礎。這個問題可以從兩方面理解,一是如果政治制度不完善,政治目標不明確,無疑是一群烏合之眾,難以完成推翻商王朝的大業;二是如果不預先建立完善的政治制度,即便實現了大國夢想,也很難處理遽然而至的諸多事務,而使國家機器難以順利運轉。作為中心大國,商朝有百官,百官有長。周要取代大商,也必須建立健全相應的國家機器,這是「利建侯」的思想所在。

今譯:在不宜公開行動時,要蓄積、發展我們的基礎力量。這樣我們的國家才會變得強大起來,有利於這樣去做。但不適合出去做這些事。有利於進一步完善國家體制。

現在我們再看看劉先生的譯文存在哪些問題:「屯:始即亨通,宜於占問。不要有所往,宜於封建諸侯。」

卦象作為寫卦辭的背景和依據沒有體現出來。對「屯」的概念沒寫出來。「元」和「亨」在卦辭中的指向概念沒寫出來,解死了。「貞」字只解釋到原始字義,沒有注入進語法意義。也就是說,「元亨利貞」都是按照卜筮體例解的,沒有體現出系列卦的特徵。「不要有所往」,把「用」落下了。「勿」和「用」都是獨立的字,不能解為「不用」或「不要」。「封建諸侯」概念不清,是商王封我為諸侯還是我自封為諸侯?

我認為劉先生的解釋基本是不可取的。希望有明見之人指正本文之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經 的精彩文章:

都在學《易經》,到底有什麼過人之處
《易經》里的六大警示名句,看透禍福得失!

TAG:易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