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韓國對前總統為何這麼狠?韓媒談如何破除「青瓦台詛咒」

韓國對前總統為何這麼狠?韓媒談如何破除「青瓦台詛咒」

4月9日,李明博被檢方以受賄等罪名正式起訴,成為繼全斗煥、盧泰愚、朴槿惠之後韓國第4名因涉貪腐被起訴的前總統——其中,朴槿惠在三天前剛被一審判決24年監禁。

李明博也沒能逃過「青瓦台詛咒」 (圖片來源:channel newsasia )

朴槿惠人生的大起大落,令人不勝唏噓;

李明博的從政之路,雖然不如朴槿惠那樣大悲大喜,但他依靠自己奮鬥,從一名普通員工,奮鬥到三星高管,再從企業高管成為總統的歷程,也曾讓人津津樂道。

兩人最後都以貪腐「不得善終」,著實令人感慨萬千。

戰後韓國總統難有善終,民主化之前的鬥爭且不說,就是民主化四十年來,民選總統也幾乎都沒有好的結局,不禁讓人發問:韓國總統為何逃不脫「青瓦台詛咒」?

除了表面的貪腐因素外,「青瓦台詛咒」有更深層次的社會和政治原因。

社會因素方面,韓國戰後的政治勢力,雖然也可以分為右派(保守派)和左派(自由派)。但韓國這兩派的對立,比起其他西方國家的左右派對立更加激烈。因為這牽涉到韓國歷史中的精英階層和平民階層。

這個精英階層,及其傳承下來的右派,是日據時代的地主和官僚、威權時代和民主化時代的財閥和政府。他們在日據時代與日本合作,後來得到美國扶持,民主化後依然掌握這韓國社會的經濟和政治,韓國一直有「財閥政治」的特點。

而韓國平民階層,及其傳承下來的左派,在日據時代充當炮灰、威權時代奮力抗爭卻屢遭鎮壓,在民主化時代後,境遇方得到改善。他們是韓國激進自由派的根基。和西方不少國家相比,他們的思想更激進。

正因為這種社會分化,韓國的右派和左派之間的政治鬥爭有很多歷史記憶和積怨,更加「殘酷」,較少成熟民主制度中所見到的寬容。

最近幾任總統中,李明博和朴槿惠是右派,盧武鉉和文在寅則是標準的左派。他們之間的鬥爭正體現了這種積怨和不寬容。

正因為鬥爭慘烈,所以得勢一方採取的行動,究竟是出於司法正義,還是政治動機,就非常難說清了。

比如,由親信干政門引出的有關朴槿惠的問題,應該都不假。但在朴槿惠被彈劾後,採用疲勞戰術訊問、將各種罪行加在她頭上、審判的節奏、宣判的方式等,卻讓人感覺到政治氣味。

而從朴槿惠方面來看,她雖然沒有向盧武鉉那樣「一死了之」,以悲情博得民眾同情,但也沒有堂堂正正在法庭上為自己辯護,而是採取「沉默抵抗」,也不符合法治精神。

可以設想一下,如果幹政門發生在美國、英國或日本,雙方大概不會以這種方式行事。這就是韓國社會深層次原因導致的。

另一方面,從某種程度上說,盧武鉉、李明博、朴槿惠等前總統,上台時無不以反對腐敗為重要目標之一。但為何他們都以涉及貪腐、被政敵清算而告終?

有分析認為,這和韓國的政治制度設計有一定關係。韓國總統任期為一屆,而且相對國會來說,總統權力很大很集中。這也是總統容易犯錯的重要原因。

《韓國日報》4月9日發表社論《可恥的前總統們》,對這一現象也進行了反思。該文最後說,「現在,韓國應該加快修憲,防止總統獨攬大權以導致腐敗。韓國也迫切需要堅定建設法治和民主監督,以清除社會和政治腐敗。否則,我們沒有未來。」

加快修憲,加強國會權力,讓權力分散化,這也許是破除「青瓦台詛咒」的最佳途徑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錢克錦外媒筆記 的精彩文章:

特朗普為何說「貿易戰是好事」?背後有其觀念原因
芬蘭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那裡的移民也「感覺最幸福」

TAG:錢克錦外媒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