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略論中國儒家思想之本意

略論中國儒家思想之本意

儒從人從需,所以儒就是世俗人所必須接受的東西,儒家所提倡的道德行為規範是做人的最低標準,如果不按儒家的行為規範去做,那麼就不是一個合格的人,下輩子也就不可能再投胎為人了。

《周禮?太宰》:「四曰儒,以道得民。」

道就是神,就是上帝,上帝代表至善者,道以德顯,所以「以道得民」就是君權神授,以德得天下。

而的甲骨文如下:

略論中國儒家思想之本意

而從口,口下面是鬍鬚,代表男人之口,所以而就是兌卦之靈,即人的魂,而雨為水,水為魄,所以需就是魂魄合一之意。魂為陽,魄為陰,魂魄合一謂之中。魂魄合一能見空性,見空性則不生凡情。

《禮記·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大般涅槃經》: 「和即如來」

《聖經》上帝之名為耶和華。和者即是道,即是如來,即是神,即是上帝。

《論語·子路》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論語·學而》:「和為貴」

孔子尚和,和者和諧也,能把各種不同性質的東西統一起來稱之為和,道化萬物(即如來法身化萬物),萬物皆是道的化身,道讓萬物都有序運行,所以最和者道也,神也。道不僅僅能和而且還能同,因為道所化萬物皆是同一相即空相,所以道即能和,也能同。

《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天命即德,即天心,天心即真心,真心即佛性,佛性即自性,故天命就是自性,自性與道本為一體,故稱道德。自性為道之子,所以說「率性之謂道」,統領性者即道或者說循著自性就能見道。

宋朝儒家之朱程理學結合佛道理論,提出「理氣合一」「性即理也」的新觀點和「格物致知」的新理解,並且開始強調君權神授。

《朱子語類》理氣段:

問:「太極不是未有天地之先有個渾成之物,是天地萬物之理總名否?」曰: 「太極只是天地萬物之理。在天地言,則天地中有太極;在萬物言,則萬物中各有太極。未有天地之先,畢竟是先有此理。動而生陽,亦只是理;靜而生陰,亦只是理。」

問:「昨謂未有天地之先,畢竟是先有理,如何?」曰:「未有天地之先,畢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無此理,便亦無天地,無人無物,都無該載了!有理,便有氣流行,發育萬物。」曰:「發育是理髮育之否?」曰: 「有此理,便有此氣流行發育。理無形體。」曰:「所謂體者,是強名否?」曰: 「是。」曰:「理無極,氣有極否?」曰:「論其極,將那處做極?」

朱熹反駁陸九淵時說:「語道體之至極,則謂之太極;語太極之流行,則謂之道。雖有二名,初無二體。以為在陰陽之外,而未嘗不行乎陰陽之中,以為通貫全體,無乎不在,則又初無聲臭影響之可言也。」

從這些內容可以知道,朱熹之「理」就是道,所以朱熹說理是萬物之主宰。他還認為,道體之至極就是太極,太極之流行(含陰陽但不分開)就是道,所以說太極之流行就是理。這個說法其實不是正確的,道就是無極,無極流行即含陰陽,但陰陽不分開時就稱太極,太極分出陰陽才有坎卦之靈和離卦之靈,火入水中才有氣生成。

《易?繫辭上傳》:「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易就是日月合一,就是陰陽合一,可見太極含陰陽,太極中的陰陽分離就把兩儀生出來。

朱熹又提出「性即理」,這樣又回到「自性即理」的層面上來,顯然朱熹受到了禪宗「即心是佛」的影響。從下面一段話可以看出朱熹「心即理」的觀點。

朱熹說:「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理有未窮,故其知有未盡也。是以《大學》始教,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 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至於用力之久,一旦豁然貫通,則眾物之表裏精粗無不到,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此謂物格,此謂知之至也。」、「故致知之道,在乎即事觀理,以格夫物。格者,極至之謂。如『格於文祖』之格,言窮之而至其極也。」

朱熹格物致知的結果就是「法由心生」, 「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不就是他認為的「理」嗎?所以朱熹理論的本質還是「心即是道」和「心即是理」但是朱熹並沒有明確提出「心即理」,後來由王陽明提出來,並依此創立「陽明心學」。

縱觀孔子及其以後的儒家,其實沒有人把什麼是道搞清楚,不知道道就是神,不知道道就是上帝,就是天皇。

孔子提倡以「仁、義、禮」來修德,這些本來在舜帝(皋陶)時期就開始講了,在周朝時期完全實行的教育內容。

《書·皋陶謨》:「日嚴祗敬六德,亮采有邦。」

《周禮·地官·大司徒》:「以鄉三物,教萬民而賓興之。一曰六德:知、仁、聖、義、忠、和。」

無德才講仁,無仁才講義,無義才講禮。所以有德之人無為而無不為,一切行為自然合於仁義禮,而無德之人就要藉助仁、義、禮來提高自己的德和規範自己的行為。

《論語·顏淵》:「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

仁就是愛,愛人如己,因為真心生萬物,眾生之真心就是自己的真心。所以宋代儒家程顥強調 「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 愛是一種內心情感。

《禮記·中庸》:「義者宜也,尊賢為大。」

合乎道者為宜,順從道者為宜,至賢者為神,至賢之人應為王,賢者為善知識,所謂賢就是有智慧,有智慧就能明白是非,就能積德。自己的行為要合乎道之理,如謙卑、忠實、誠信、助人等等。義是一種善的行為。

《論語·顏淵》一章:「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人,一日克己復禮,天下古人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孔子有感與春秋末期,禮崩樂壞,君臣父子皆不遵守周禮,都憑著自己的心意為所欲為,所以孔子希望恢復周禮,為此遊走於列國間,但沒有人願意聽他的。禮崩樂壞的原因就是心中的慾望,所以孔子提出要「克己復禮」,只有克制住自己內心的慾望才能恢復傳統禮制。

略論中國儒家思想之本意

孔子雕像

禮的內容是什麼呢?

《史記·禮書》裡面很清晰的指出「故禮,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師,是禮之三本也。」

所以禮就是事奉天地(祭祀天上上帝和地上神靈,順從上帝旨意),尊重(祭拜)祖先,尊重君王和老師,這三個方面是最為重要的。

《周禮》有一套嚴格禮儀制度,將人嚴格按等級分類,不同等級之人遵守其相依應該遵守的禮儀。君有君的禮,臣有臣的禮,父有父的禮,子有子的禮,夫有夫的禮,妻有妻的禮。禮就相當於行為規範,相當於戒律。如果把這禮全部打破,那麼就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不夫,妻不妻了。

仁、義、禮就相當於愛心、善行和守戒。

由上可見,儒家思想源於道家和佛家思想,有利於人們提高道德修養,有利於社會有序化,有利於社會的和諧發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大秘密 的精彩文章:

儒家信仰的最高神上帝

TAG:中華大秘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