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旅遊學:去秘魯哪裡好玩,秘魯旅遊景點有哪些?

旅遊學:去秘魯哪裡好玩,秘魯旅遊景點有哪些?

利馬城

利馬市分為舊城、新城兩部分。舊城區位於城市北部,臨近里馬克河,街道自西北向東南伸展,同里馬克河成平 行狀。 街道多以秘魯的省和城市命名,街區狹窄 ,房屋低矮,大多為殖民統治時期所建造。舊城區有眾多的廣場,以城區中心的「武裝廣場」最著名。以這個廣場為中心,條條街道成輻射狀向四周延伸,通向城區各個角落,街面以大塊石板鋪砌,顯得古香古色。廣場中央有噴水池,水花飛濺,霧氣蒙蒙,在陽光下晶瑩閃爍,使城市顯得格外有生氣。廣場東端是始建於17世紀的天主教堂,保持著濃厚的西班牙建築風格,教堂內有銀飾祭壇、建築精巧的小教堂和停放著廣場設計者、當年西班牙殖民軍首領皮薩羅的玻璃棺材。廣場四周其他著名建築有建於1938年的政府大廈、建於1945年的市政大廈以及眾多的商業大樓、超級市場等。舊城區還有風光優美的阿拉梅達公園、最繁華的商業中心烏尼昂大街、寬闊的繁華大街尼科拉斯德皮埃羅拉大街、聖馬丁廣場、博洛洛內西廣場以及建於1551年的南美洲最古老的大學——聖馬科斯大學。

庫斯科城

秘魯南部著名古城,古印加帝國首都,現為庫斯科省省會。城中精美的石庫斯科城全景砌牆垣和太陽廟遺址等古印加文明的痕迹比比皆是。庫斯科位於海拔3410米的安第斯山高原盆地,秘魯人稱其 為「安第斯山王冠上的明珠」和「古印加文化的搖籃」。庫斯科城已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距庫斯科城1.5公里的300米高處,有世界的聞名的舉行「太陽祭」的薩克薩瓦曼。

聖谷

聖谷是黎巴嫩最幽深、最美麗的山谷之一,是典型的世外桃源。在峽谷的底部流淌著發源於聖松山腳的卡迪沙河,在峽谷的著名的雪松林之上聳立的是黎巴嫩境內海拔最高的山峰。聖谷中有一些天然山洞以及由人搭建起的石屋,這些建築自公元前3世紀至古羅馬時代一直有人居住。另外聖谷中還散布著一些用石頭建成的小禮拜堂、寺院以及一些偏僻的修道院。早在中世紀早期,這裡就成了修道士、隱士、苦行修道者的收容所。這些虔誠的教徒屬於不同的教派,這些教派大多是因為對於基督本質的認識不同而形成的,他們中有基督教教派、基督一性論者以及基督一志論派等。那時聖谷中居住著很多信徒,其中甚至還包括伊斯蘭教教徒。

馬丘比丘

馬丘比丘(Machu Picchu ),又譯麻丘比丘,位於現今的秘魯(Peru)境內庫斯科(Cuzco)西北75公里,整個遺址高聳在海拔約2350米的山脊上,俯瞰著烏魯班巴河谷,為熱帶叢林所包圍,是秘魯著名的前哥倫布時期印加帝國建於約公元1500年的遺迹,也是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馬丘比丘在克丘亞語(Quechua)中為「古老的山」之義,也被稱作「失落的印加城市」,是保存完好的前哥倫布時期的印加遺迹。馬丘比丘是南美洲最重要的考古發掘中心,也因此是秘魯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由於獨特的位置、地理特點和發現時間較晚,馬丘比丘成了印加帝國最為人所熟悉的標誌。在1983年,馬丘比丘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世界遺產,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之一。

普諾城

普諾是秘魯南部的的喀喀湖西北岸湖港,普諾省首府。海拔3,826米。人口6.6萬。建於1668年。秘魯南部安第斯山區的貿易中心。班輪經的的喀喀湖通玻利維亞的瓜基;鐵路和公路連庫斯科和阿雷基帕、莫延多。有捕魚及手工毛紡織、食品、魚罐頭等工業。城市具濃郁印第安色彩,有考古文物,旅遊業興盛。設有大學。

的的喀喀湖

的的喀喀湖位於玻利維亞和秘魯兩國交界的科亞奧高原上,是南美洲地勢最高、面積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大型淡水湖之一,還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船可通航的湖泊,是南美洲第三大湖(僅次於馬拉開波湖和帕圖斯瀉湖)。的的喀喀湖(Lake Titicaca) 西班牙語作Lago Titicaca,湖上的浮島的的喀喀湖的名稱來源與於地的印第安人語言,可能是「美洲豹的山崖」或者是「酋長的山崖」的意思。有「美洲獅岩」(Rock of the Puma)或「鉛崖」(Crag of Lead)等不同譯名。湖中有52個島嶼,大部分有人居住,最大的島嶼的的喀喀島上有印加時代的神廟遺址,也是印第安人的聖湖。

伊基托斯城

伊基托斯(Iquitos),是秘魯亞馬遜叢林地區最大城市,人口約44萬人,為洛雷託大區瑪雅瑙斯省省會。伊基托斯位於亞馬遜河岸邊,無公路或鐵路與外界連接(俄羅斯聯邦堪察加州首府堪察加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是另一個不能以公路到達的城市),對外交通完全依靠航空和亞馬遜河航運。雖然離亞馬遜河河口有3700公里遠,但是小型海輪還是可以逆流而上抵達伊基托斯,使得該地成為世界上距離海岸最遠的海港。秘魯東北部的城市,洛雷託大區瑪瑙斯省首府。面積1213平方千米,都會區人口46萬,是秘魯第6大城市。位於亞馬孫河南畔。東距大西洋3,700公里,小海輪可溯亞馬孫河抵達,為世界上海輪抵達最遠的內陸港之一。

亞馬遜熱帶雨林

亞馬遜熱帶雨林Amazon Rain Forest 位於南美洲的亞馬遜盆地,佔地700萬平方公里。雨林橫越了8個國家:巴西(占森林60%面積)、哥倫比亞、秘魯、委內瑞拉、厄瓜多、玻利維亞、蓋亞那及蘇利南,佔據了世界雨林面積的一半,佔全球森林面積的20%,是全球最大及物種最多的熱帶雨林。亞馬孫雨林被人們稱為「地球之肺」。亞馬遜雨林是世界上最大的雨林,有700萬平方千米。它從安第斯山脈低坡延伸到巴西的大西洋海岸。亞馬遜雨林對於全世界以及生存在世界上的一切生物的健康都是至關重要的。這片森林對世界氣候有很大影響,樹林能夠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這種氣體的大量存在使地球變暖,以至極地冰蓋融化,引起洪水泛濫。樹木也產生氧氣,它是人類及所有動物的生命所必需的。亞馬遜雨林產生的氧氣佔全球氧氣總量的1/10,被稱為「地球之肺」。

利馬城

利馬是1535年1月18日,西班牙殖民者,法蘭西斯克·皮澤洛所建的,是秘魯西班牙文化的重地,著名的天主教建築包括了16世紀的大教堂,和聖?馬可仕全國大學。在1500年代和1600年代,是南美洲僅次于波哥大和墨西哥的經濟、文化重心。利馬市分為舊城、新城兩部分。舊城區位於城市北部,臨近里馬克河,街道自西北向東南伸展,同里馬克河成平 行狀。 街道多以秘魯的省和城市命名,街區狹窄 利馬,房屋低矮,大多為殖民統治時期所建造。舊城區有眾多的廣場,以城區中心的「武裝廣場」最著名。以這個廣場為中心,條條街道成輻射狀向四周延伸,通向城區各個角落,街面以大塊石板鋪砌,顯得古香古色。廣場中央有噴水池,水花飛濺,霧氣蒙蒙,在陽光下晶瑩閃爍,使城市顯得格外有生氣。廣場東端是始建於17世紀的天主教堂,保持著濃厚的西班牙建築風格,教堂內有銀飾祭壇、建築精巧的小教堂和停放著廣場設計者、當年西班牙殖民軍首領皮薩羅的玻璃棺材。廣場四周其他著名建築有建於1938年的政府大廈、建於1945年的市政大廈以及眾多的商業大樓、超級市場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墨筆三生 的精彩文章:

旅遊學:看看秘魯旅遊去哪裡好玩?5個秘魯古迹旅行!
旅遊學:2018年,好玩好去處好旅遊,就去這裡吧!

TAG:墨筆三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