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紅學會會長張慶善:讀《紅樓夢》讀哪個本子?這很重要

紅學會會長張慶善:讀《紅樓夢》讀哪個本子?這很重要

是否了解《紅樓夢》

是衡量一個中國人人文素養的標誌之一

讀《紅樓夢》,看的是哪個本子,這很重要。

後四十回續書不再署高鶚續寫的,改成「無名氏續」了,這些都是廣大讀者很關心的問題。與其它紅學話題一樣,人們的看法也是各種各樣,爭論不休。因此,我想藉此機會,進一步談談我的看法,談談《紅樓夢》新校本的「本子」和後四十回續書等問題。

1953年版《紅樓夢》內文

《紅樓夢》是中華民族為之驕傲的最偉大的古典小說,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說,中國的大學生都應該讀讀《紅樓夢》,我則認為,不光是中國的大學生,在中國凡是有一定文化的人都應該讀讀《紅樓夢》。說到這裡的時候,我想到當年毛主席在延安的時候,見賀龍和徐海東,問他們讀過《紅樓夢》沒有?結果兩位都說沒讀過。毛主席說,不讀三本書不算中國人。當時他說的哪三本書?就是《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據說新中國成立以後,毛主席說過不讀四本書不算中國人,加上個《西遊記》,就是咱們今天講的四大古典名著。

我認為作為一個有一定文化的中國人,一定要讀讀《紅樓夢》。應該把你對《紅樓夢》了解不了解,熟悉不熟悉,喜歡不喜歡,作為成為衡量一個中國人人文素養的標誌之一。就像英國人熟悉莎士比亞,俄國人熟悉普希金、托爾斯泰一樣,對自己民族的偉大的文學家和藝術家,有一些基本的了解,應該作為人文素養的標誌之一。

那麼,怎樣讀《紅樓夢》?我有這樣一些基本觀點:

(1)要把《紅樓夢》當作文學作品來讀;

(2)讀《紅樓夢》要精讀、細讀;

(3)要對作者曹雪芹的人生經歷有一些了解;

(4)要了解一些紅學和紅學史的基本知識;

(5)要了解一些《紅樓夢》版本知識;

(6)要了解《紅樓夢》前八十回與後四十回的不同;

我認為了解這些,對我們閱讀《紅樓夢》都很重要。今天主要談談最後兩點,即《紅樓夢》新校本的「本子」和後四十回續書等問題。

《紅樓夢》「新校本」為什麼是最權威的通行本?

人民文學出版社這次隆重推出的「四大名著珍藏版」中的《紅樓夢》,就是我工作的中國藝術研究院紅樓夢研究所的前輩學者校勘整理注釋的本子,我們通常稱之為「新校本」。這個本子是上個世紀1982年出版的,至今已經36年了。你可能會問,都出版三十多年了,怎麼還叫「新校本」呢?因為這確實是一個「新」的校本,這是一個歷史性的叫法。它的「新」就在於這個本子開創了以早期脂硯齋評本為底本整理出的一個新的通行本的時代,也正是因為在整理這個新校本的工作中產生了一批著名紅學家,催生了中國紅樓夢學會的誕生、《紅樓夢學刊》的創建和中國藝術研究院紅樓夢研究所的創建,由此開創了紅學發展的新時代。

「四大名著珍藏版」

這個「新校本」是目前發行量最大最權威最受讀者歡迎的通行本。為什麼它能被稱之為「最權威」的通行本?

(一)它選擇了一個非常好的底本,它是以《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庚辰本為底本,這與以前的通行本所依據的程高本不同;

(二)它是以紅學大師馮其庸先生為首,聚集了來自全國的幾十位著名的專家學者,歷經七年時間,並參校了十一個早期抄本一字一句校勘出來的;

(三)它的注釋是許多位著名專家學者智慧和心血的結晶,參加註釋的專家學者中,有著名的紅學家,有著名的民俗學家,有著名的服飾專家,有著名的中醫藥專家等等,而注釋內容對象適中,繁簡得宜,通俗易懂,嚴謹準確,是當下紅學最高水平的反映;

(四)自1982年3月初版以來,它又經歷了三次修訂,包括正文的修訂,校記的修訂,注釋的修訂,無論是標點分段,還是一字一詞都經過嚴謹的審核,可謂精益求精;

(五)設計精美,典雅大氣。插圖全部出自當代著名《紅樓夢》人物畫大家戴敦邦先生之手,即為圖書增光添彩,又具有較大的收藏價值。

大家知道整理古典文學名著,底本的好壞,決定了本子的質量。《紅樓夢》自產生以來,經歷了不同的傳播階段。最初曹雪芹創作《紅樓夢》的時候,《紅樓夢》只是在一個很小的朋友圈子裡傳,曹雪芹一邊寫,他的親朋好友脂硯齋及其他人一邊謄清一邊評點,而且不止評一次,所以流傳下來的抄本名字是《脂硯齋重評石頭記》。曹雪芹去世以後的二三十年的時間裡,《紅樓夢》就是以抄本的形式流傳的,一般只有前八十回,一直到清乾隆五十六年辛亥,即1791年,經程偉元、高鶚整理,用木活字印刷出版了一百二十回本《紅樓夢》,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程甲本,這在《紅樓夢》傳播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程甲本的偉大貢獻在於它極大地推動了《紅樓夢》的傳播:

一是木活字印刷出版比抄本更經濟,更便於流傳。當年《紅樓夢》抄本在廟市上賣,動輒就是數十金一部,能買得起人很少。而木活字印刷本,一次就能印幾百套,價錢自然就少了許多。這對《紅樓夢》的傳播起了很大的作用。

二是它是以一百二十回全本的面貌流傳,人們閱讀殘本和全本是不一樣的,這對推動《紅樓夢》的傳播無疑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年,清乾隆五十七年壬子,即1792年,程偉元、高鶚又出了一個整理本,人們通常稱之為程乙本。從那以後,將近二百年,各種翻刻的《紅樓夢》都是以程甲本為底本的,基本上就是程甲本的天下。

1953年版

新中國成立以後,1953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以程乙本為底本的《紅樓夢》,是著名詩人汪靜之整理的。

1957年版

1957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又出版了第二個校點注釋的《紅樓夢》本子,著名學者周紹良、周汝昌、李易參加了校訂工作,是啟功先生注釋的,這也是一個以程乙本為底本整理的本子,這個本子在社會上廣為流行,1959年、1964年分別修訂出版了第二版、第三版,據說這個本子一共發行了200多萬冊,是新中國建立以來最為通行的本子。前不久有一位先生對媒體說,程乙本被淹沒了多少年。我說這位先生不太了解《紅樓夢》傳播史和《紅樓夢》出版情況,其實新中國成立以來基本印的都是程乙本,反而不印程甲本。

1959年版

一直到1982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我們今天所說的「新校本」。這個新校本的出版,替代了程乙本通行本的地位,成為如今最為流行最權威新的通行本。

1982年版

為什麼程甲本、程乙本發行的好好的,你們還要費那麼大的精力又搞一個「新校本」呢?都是《紅樓夢》,有什麼不一樣么?能有多大的區別,有必要搞一個新的校本嗎?

回答當然是肯定的,非常有必要。

自1791年程甲本刊刻以來,人們看的都是程甲本。新中國成立以後,人們看的又都是程乙本。但從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以來,《紅樓夢》的早期抄本即脂硯齋評本陸續被發現,有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夢覺主人序本、蒙古王府本、戚蓼生序本、舒元煒序本、鄭振鐸藏本、夢稿本等等,有十一種之多,這時人們發現問題了,發現什麼問題呢?就是這些大多署名《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的早期抄本,他們的文字與社會上流傳了一百多年的程甲本程乙本有許多不同。脂本與程本的差異不小,差異有多少?我告訴你,幾乎頁頁都有差異,數字難以統計,這恐怕是一般讀者很難想像的。

這些差異的情況十分複雜,有的是具體字句的不同,有的是一段一段的不同,有的甚至是情節的不同,譬如「紅樓二尤」的故事就很不相同。經過專家們多年的研究,從整體上看,一般認為早期抄本即脂硯齋評本的文字更好,程甲本和程乙本雖然有自己的特色,但在文字的整體上不如早期抄本好

程本,特別是程乙本,經過後人整理改動的較多,而脂硯齋評本則較少地受到後人的刪削篡改,較好地保留了曹雪芹原著的面貌。所以要以脂硯齋評本為底本搞一個更接近曹雪芹原著面貌的本子,這就是人民文學出版社的「新校本」。你說這個工作重要不重要,必要不必要!

脂本和程本,差別到底有多大?

為了說明問題,我們不妨將脂本和程本做個比較,舉幾個例子說明問題。

先舉文字差異的一個小例子。《紅樓夢》第八回「比通靈金鶯微露意,探寶釵黛玉半含酸」,說的是寶玉去看望生病的寶釵,結果發生了一件什麼事呢?寶釵主動要求看看寶玉脖子上帶的通靈寶玉,這樣一來,寶玉自然就要看看寶釵帶的項圈了,就是金鎖。巧的是,這個時候林黛玉來了。大家注意,在《紅樓夢》第四十五回(回目是:金蘭契互剖金蘭語 風雨夕悶制風雨詞)以前,只要寶玉和黛玉在一起,寶釵姑娘常常就來了。而寶玉和寶釵在一起,林妹妹是肯定來。每次遇到這種情況,結果往往是寶玉與黛玉吵一場、黛玉哭一場。為什麼要這樣?當然是為了故事情節的有趣,特意設置的,用現在的話講是設計「戲劇衝突」,這裡就不細說了。說的是這一次寶玉和寶釵在一起「比通靈」,果然黛玉來了。程甲本上是這樣寫的:

一語未了,忽聽外面人說:「林姑娘來了」,話猶未完,林黛玉已搖搖擺擺的進來。

二百年來,我們看《紅樓夢》從未發現這一段話中有什麼問題。一直到脂硯齋重評抄本出現,人們才發現,問題大了。庚辰本等早期脂本上是怎麼寫的這一段話呢:

一語未了,忽聽外面人說:「林姑娘來了」,話猶未了,林黛玉已搖搖的走了進來。

各位朋友,你發現這兩段話有什麼不同嗎?對,程甲本比庚辰本多出了兩個字,程甲本是:「林黛玉已搖搖擺擺的進來」。而庚辰本是「林黛玉已搖搖的走了進來」。一個是「搖搖擺擺」,一個是「搖搖」,兩字之差,其意境有天壤之別。一個女孩子走路「搖搖」是多美呀,這時你會想到洛神「彷彿兮若輕雲蔽月,飄搖兮若流風之回雪。」「搖搖」兩字形容林黛玉走路真是太合適了,《紅樓夢》第三回贊林黛玉是怎麼說的:「嫻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這正是林黛玉的「搖搖的走進來」的生動寫照。「搖搖擺擺」這個詞怎麼也不能與美麗的姑娘走路聯繫在一起。民國初年有一個叫狄葆賢的人看了程甲本「搖搖擺擺」的描寫很生氣,曾在這個地方有一眉批雲:「以此字樣描寫薛蟠、賈環等人則可,今本以之唐突瀟湘耶!」意思是說,「搖搖擺擺」這個詞形容薛蟠、賈環是可以的,形容林黛玉就是「唐突」,是對我們的林妹妹不敬啊!

林黛玉是「搖搖擺擺」地走來,還是是「搖搖」地走來?是「痴情女」,還是「多情女」?

的確是這樣,我要告訴各位,程本與脂本類似這樣的文字差異很是不少。

這是兩個字的差異,我們再舉一個文字差異較多的例子。《紅樓夢》第二十九回,庚辰本的回目是「享福人福深還禱福,痴情女情重愈斟情」。程甲本的回目是「享福人福深還禱福,多情女情重愈斟情」。程甲本把「痴情女」改為「多情女」,不能說錯,但比較起來,我還是認為「痴情女」更好,更符合這一回的故事情節和林黛玉的性格特徵。這一回中就寫到「那林黛玉偏生也是個有些痴病的……」林黛玉在愛情上確實是「痴情」,所以稱呼林黛玉為「痴情女」更合適。

這一回寫賈母去清虛觀打醮,書中寫到王夫人看老太太高興,因打發人到園裡告訴大家:「有要逛的,只管初一跟了老太太逛去。」書中特別寫道:「這個話一傳開,別人都還可以,只是那些丫頭們天天不得出門檻子,聽了這話,誰不要去?便是各人的主子懶怠去,他也百般竄掇了去……」這群輕易出不了門檻的丫頭們是那樣的渴望走出大觀園,去見識見識外面的世界,而她們一旦走出了門檻,走出了大觀園,走出了榮國府,他們是那樣地快樂,他們出門時的情景是怎樣的呢?只見庚辰本中寫到:

賈母等已經坐轎去了多遠,這門前尚未坐完。這個說「我不同你在一處」,那個說「你壓了我們奶奶的包袱」,那邊車上又說「蹭了我的花兒」,這邊又說「碰折了我的扇子」,嘰嘰呱呱,說笑不絕。周瑞家的走來過去的說道「姑娘們,這是街上,看人家笑話。」說了兩遍,方覺好了。

以前讀這一段,一掃而過,並沒有特別的感覺。但細細地讀一讀,感覺不一樣了,一群姑娘們「嘰嘰呱呱」的歡樂情景栩栩如生地就出現在眼前。又見周瑞家的是「走來過去」,更增強了情景的真實性、趣味性,「姑娘們,這是街上,看人家笑話。」普普通通的一句話,你如同看見一位有經驗而嚴肅的中年管家婆的樣子在你的眼前晃來晃去,是那樣的生動有趣。這是一幅多麼快樂的景象。曹雪芹就是有這個本事,涉筆成趣,而在這趣味盎然的生動筆觸下,不只是營造了濃郁的生活氛圍,更是表達了在大觀園裡的丫鬟們是那樣地渴望走出大觀園,走出大觀園是那樣的快樂,這很是意味深長的。著名紅學家周汝昌先生說這一段「寫出了那一群幽禁在封建院牆之內的使女們的一次意外的『解放』」。這話可謂一語中的,很深刻。

可程甲本與脂本就很不同,程甲本中沒有一個字描寫丫鬟們出門像「解放」了那樣的描寫,而是:

那街上的人見是賈府去燒香,都站在兩邊觀看。那些小門小戶的婦女,也都開了門,在門口站著,七言八語,指手畫腳,就像看那過會的一般。只見前頭的全副執事擺開,一位青年公子騎著銀鞍白馬,彩轡朱纓,在那八人轎前領著車轎人馬,浩浩蕩蕩,一片錦繡香煙,遮天壓地而來。卻是鴉雀無聲,只有車輪馬蹄子聲。

坦率地說,程本的這一段描寫也不錯,寫出了貴族大家出門的勢派,但如果與庚辰本那一段丫鬟們出門「嘰嘰呱呱,說笑不絕」的描寫相比,還是差了很多。既沒有了鮮活的生活場面,更沒有了丫鬟們走出大觀園後如同鳥脫樊籠後的「解放」的意境。書中明明寫到大觀園裡的丫鬟們聽到王夫人的「指示」以後,那個高興勁啊,「這個話一傳開,別人都還可以,只是那些丫頭們天天不得出門檻子,聽了這話,誰不要去?便是各人的主子懶怠去,他也百般竄掇了去……」因此,當他們走出大觀園以後,如逃出樊籠,「嘰嘰呱呱,說笑不絕」的情景,一方面描繪出丫鬟們的歡樂,一方面又生動地描繪出這些丫鬟們的難纏事多,總之是栩栩如生,神來之筆,如果有誰能照著這一段描寫畫一幅歡快的大觀園丫鬟群釵圖,那一定是十分精彩的。比較起來,程高本的描寫,雖然也不錯,描繪出賈府的勢派,但多少失去了此時此景的生活真實性和合理性,也與秦可卿大出喪時的描寫,有些雷同。而且既然說看熱鬧的人是七言八語,指手畫腳,怎麼又說鴉雀無聲呢?顯然有矛盾。這也顯見脂評本與程高本的高低差異。所以大多數專家都認為丫鬟們「嘰嘰呱呱,說笑不絕」的描寫更好。需要指出的是,類似的文字、描寫的差異有很多,大多情況下,都是脂本比程高本要好。

賈寶玉的前身到底是誰?

以上僅是兩個關於文字差異和小情節差異的例子,下面我再說一個關係到《紅樓夢》大情節差異的問題。

各位朋友,如果我問林黛玉的前身是誰?大家都會毫不猶豫地回答:絳珠仙草,回答正確。但如果我再問,賈寶玉的前身是誰?許多朋友會回答:當然是那個天天用甘露灌溉滋潤絳珠仙草的神瑛侍者了,回答當然正確。不過,這時一定會有讀者要質疑了,並認為賈寶玉的前身應該是那個被遺棄在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的那塊頑石,或者說應該是頑石、神瑛侍者都是賈寶玉的前身。

問題來了,賈寶玉的前身到底是神瑛侍者,還是頑石?或者說賈寶玉的前身是神瑛侍者和頑石,可賈寶玉怎麼會有兩個前身呢?頑石與神瑛侍者又是什麼關係呢?我要告訴諸位,不談《紅樓夢》版本問題,說不清楚頑石、神瑛侍者、賈寶玉他們之間的關係。而理清楚他們之間的關係,正是新校本的一大特色,或者說一大貢獻。

關於頑石、神瑛侍者和賈寶玉的關係,早期脂硯齋評本與程高本的描寫是很不同的。但在新校注本依據的底本庚辰本中,也存在一些問題,有明顯的矛盾,也沒有交底清楚三者的關係。庚辰本中是這樣寫的:

列位看官:你道此書從何而來?說起根由雖近荒唐,細按則深有趣味。待在下將此來歷註明,方使閱者瞭然不惑。原來女媧鍊石補天之時,於大荒山無稽崖煉成高經十二丈、方經二十四丈頑石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媧皇氏只用了三萬六千五百塊,只單單剩了一塊沒用,便棄在此山青埂峰下。誰知此石自經鍛煉之後,靈性已通,因見眾石俱得補天,獨自己無才不堪入選,遂自怨自嘆,日夜悲號慚愧。

後來,有一僧一道路過青埂峰下,看見一塊鮮明瑩潔的美玉,且又縮成扇墜大小的可佩可拿,那僧人說形體是一個寶物了,還要再鐫上數字,然後帶溫柔富貴鄉去安身樂業。說著便袖了這塊石頭,與道人飄然而去。又不知過了幾世幾劫,一僧一道又出現了,道人問僧人:「你攜了這蠢物,意欲何往?」僧人笑道:「如今現有一段風流公案正該了結,這一干風流冤家尚未投胎入世。趁此機會,就將此蠢物夾帶於中,使他去經歷經歷。」僧人口中說的「蠢物」顯然指的是頑石。接著道人問這些風流冤孽什麼事?僧人說,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絳珠仙草一株,時有赤霞宮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在他的精心灌溉下,絳珠仙草變成了一個美女。一日,這位神瑛侍者凡心偶熾,要下凡去,絳珠仙草也要跟著去,還說要把一生的眼淚還給他。正因為有這樣的機會,僧人說要去警幻仙子宮中,「將蠢物交割清楚」,也就是給頑石掛了號,以便神瑛侍者、絳珠仙草等投胎下凡,好把「蠢物」即頑石夾帶下去。從庚辰本的描寫看,頑石與神瑛侍者不是一回事,頑石是頑石,神瑛侍者是神瑛侍者,頑石到警幻仙姑那裡挂號,是一僧一道帶去的。頑石是隨著神瑛侍者一干冤家投胎下凡的,他是被「夾帶」下去的。但問題是,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的大頑石,是怎麼變成了一塊美玉的呢?他為什麼要下凡呢?僧道二仙為什麼要帶頑石去警幻仙子的宮中去銷號呢?庚辰本中並沒有交代清楚,有些問題。

這個矛盾在程甲本整理時顯然被整理者發現了,但程甲本的整理者並沒有搞清楚頑石與神瑛侍者的關係,但為了解決這個矛盾,整理者擅自加了不少字。庚辰本上寫到:

誰知此石自經鍛煉之後,靈性已通,因見眾石俱得補天,獨自己無才不堪入選,遂自怨自嘆,日夜悲號慚愧。

程甲本擅自在這段話中加了「自去自來,可大可小」八個字,這段描寫就變成:

誰知此石自經鍛煉之後,靈性已通,自去自來,可大可小,因見眾石俱得補天,獨自己無才不堪入選,遂自怨自嘆,日夜悲號慚愧。

頑石既然可以自去自來,可大可小,那麼去警幻仙子宮中就不用勞駕一僧一道了。果然,程甲本在講述神瑛侍者與絳珠仙草的故事時,又添加了不少字,變成:

只因當年這個石頭,媧皇未用,自己卻又落得逍遙自在,各處去遊玩。一日,來到警幻仙子處,那仙子知他有些來歷,因留他在赤霞宮中,名他為赤霞宮神瑛侍者。

如此一來,頑石與神瑛侍者就合二為一了。看起來好像矛盾解決了,有些研究者對此頗為讚許,認為程甲本改得好,沒有矛盾了。其實,哪兒改好了,反而矛盾更多了。一是頑石怎麼自己可以變大變小,來去自由呢?既然他是那樣的逍遙自在,怎麼還會自怨自嘆,日夜悲號慚愧,那還委屈什麼呢?二是竟然可以自己跑到警幻仙姑那裡,還要二仙幹什麼?一僧一道說到警幻仙子的宮中將蠢物交割清楚就沒有必要了,他們還去銷什麼號呢?三是一僧一道說是現在有一干風流冤家投胎入世,趁此機會就將「此物夾帶於中」,如果頑石就是神瑛侍者,還夾帶什麼呢?還有,如果說頑石已經變成了神瑛侍者,已經在警幻仙子的宮中工作上班了,他怎麼又會在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遇見一僧一道呢?可見,程甲本不僅沒有改好,反而改的更糟了,可以說是改的一塌糊塗。

2008年版封面

那麼,問題到底出在哪裡。新校本在校勘中發現,問題就出在第一回這一段描寫「石頭記」來歷的情節中,少了一大段文字。在所有的早期抄本中,(這段文字)恰恰在甲戌本中保留下來了,足足有429字之多。經專家們多年研究,認定甲戌本多出來的這429字,正是《紅樓夢》原來的文字,有了這段文字,頑石、神瑛侍者、賈寶玉之間的關係就清楚了,就沒有矛盾了。

這漏掉的429個字,都寫了什麼呢?這一段文字太重要了,我們不妨照錄如下:

一日,正當嗟悼之際,俄見一僧一道遠遠而來,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異,說說笑笑來至峰下,坐於石邊高談快論,先是說些雲山霧海神仙玄幻之事,後便說到紅塵中榮華富貴。此石聽了,不覺打動凡心,也想要到人間去享一享這榮華富貴;但自恨粗蠢,不得已,便口吐人言,向那僧道說道:「大師,弟子蠢物,不能見禮了。適聞二位談那人世間榮耀繁華,心切慕之。弟子質雖粗蠢,性卻稍通;況且二師仙形道體,定非凡品,必有補天濟世之才,利物濟人之德。如蒙發一點慈心。攜帶弟子得入紅塵,在那富貴場中,溫柔鄉里受享幾年,自當永佩洪恩,萬劫不忘也。」二仙師聽畢,齊憨笑道:「善哉,善哉!那紅塵中有卻有些樂事,但不能永遠依恃;況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個字緊相連屬,瞬息間則又樂極生悲,人非物換,究竟是到頭一夢,萬境歸空,倒不如不去的好。」這石凡心已熾,那裡聽得進這話去,乃復苦求再四。二仙知不可強制,乃嘆道:「此亦靜極思動,無中生有之數也。既如此,我們便攜你去受享受享,只是到不得意時,切莫後悔。」石道:「自然,自然。」那僧又道:「若說你性靈,卻又如此質蠢,並更無奇貴之處,如此也只好踮腳而已。也罷,我如今大施佛法助你助,待劫終之日,復還本質,以了此案。你倒好否?」石頭聽了,感謝不盡。那僧便念咒書符,大展幻術,將一塊大石登時變成一塊鮮明瑩潔的美玉……

接下去就是,僧人在石頭上鐫了數字,把他帶走了。這一大段僧道與石頭的對話,在現存的本子中,只有甲戌本有這429個字, 有了這一段文字,頑石、神瑛侍者與賈寶玉的關係就說清楚了。原來,頑石就是賈寶玉出生時口裡含的那塊玉,後來帶到了賈寶玉的脖子上,這塊通靈寶玉也就是賈母口口聲聲說的「命根子」。而神瑛侍者才是賈寶玉的前身。這段丟掉的429個字,還不僅僅說清楚了頑石、神瑛侍者、通靈寶玉、賈寶玉他們之間的關係,還對解讀《紅樓夢》的旨意至關重要。在「瞬息間則又樂極生悲,人非物換,究竟是到頭一夢,萬境歸空。」這四句話處,脂硯齋有一批語:「四句乃一部之總綱。」而許多學者都指出,這一大段僧道與石頭的對話對認識《紅樓夢》旨意確實極為重要,簡直就是「紅樓夢」三字的最好解讀。我們的新校本,經過認真地研究,認為這段文字就是曹雪芹原著的文字,應該補上。所以我們今天看到的珍藏版《紅樓夢》就有了這一段文字,恢復了曹雪芹原著的面貌,這無疑是很重要的。

*本文據張慶善先生在首都圖書館的講稿整理,文章標題、小標題均為編者所擬。張慶善先生,中國藝術研究院原黨委書記、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紅樓夢學會會長、《紅樓夢學刊》主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歷史內參 的精彩文章:

中國民主同盟盟員日記中的開國大典
日本軍警為什麼會為楊靖宇將軍哭泣?

TAG:中國歷史內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