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腸癌首次進入南京前十大死因 最年輕患者僅17歲

腸癌首次進入南京前十大死因 最年輕患者僅17歲

點擊右上角立即關注,更多健康內容不再錯過,不定期驚喜送給你

喜歡吃重口味食物?小心腸癌!

腸癌不但首次進入了南京單病種死因的前十位,而且,患病人群也越來越年輕化。如今20歲左右的年輕患者常年不斷,而且這個群體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喜歡吃重口味的食物。

腸癌患者最年輕的只有17歲。

這是一名當年即將高考的高三考生,忙著複習迎考的他,突然肚子疼得厲害,到醫院最終被診斷為腸癌。由於發現得還算及時,又接受了正確的治療,小夥子第二年就回到校園參加了高考。

在對他的飲食習慣了解的過程中,醫生得知,小夥子平時口味比較重,最愛吃的就是燒烤和火鍋。

腸癌首次進入南京前十大死因 最年輕患者僅17歲

不到30歲就患腸癌的年輕人增多

腸癌此前是以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為主,偶爾碰到一兩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如今,病房裡腸癌住院的患者中,不滿30歲的年輕人常年不斷。對於如此年輕的人患上腸癌,結果發現,這類患者普遍喜歡吃辛辣刺激、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等。

這幾年腸癌在腫瘤中的發病率一路走高,成為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與都市人由於忙於工作,久坐少動,西化的高脂飲食高度相關。而南京市疾控中心發布的2015年「南京市居民死亡統計簡析」,單病種前十位死因中,腸癌首次入列。

以前腸癌患者出現轉移就沒指望了,但現在化療藥物不斷更新換代,還有了分子靶向藥物,即便是很晚的患者,用上合適的治療,也能提高生存期。」隨著治療藥物和手段的發展,如今即便是晚期腸癌患者,生存期也越來越長。「

腸癌首次進入南京前十大死因 最年輕患者僅17歲

注意!這些是腸癌的早期信號

出現以下情況時,就應考慮腸癌的可能,及早到醫院排查

1,腸癌的早期只有一些輕微的癥狀

如有腔脹、不適、或誹便習慣的改變,如排便次數增多,便前腹痛,腹瀉或排使不暢等。

2,排便次數減少或增多,大便變細,大便帶血

特別是那種暗紅色或鮮紅色的血液與大便相混合,或包裹於大便表面,便中帶有黏液,有排便不盡感或有與排便相關的腹痛等。

3,腹脹、腹痛等也是腸癌的早期癥狀

其中以腹痛最為常見,疼疤多在中下腹部,程度有輕有重,這是因腸遁梗阻造成的。

4,不明原因的消瘦或貧血

隨病程的進展,患者可出現貧血、消瘦、無力及發熱等現象,通常這是癌症映期的表現。

注意!這些人是腸癌高危人群

年輕人患結直腸癌主要受遺傳因素影響,環境因素次之。

家族性結腸多發性腺瘤病、結腸息肉、軟組織腫瘤和骨瘤的人

經常吃高脂高熱食物、生活不規律、抽煙嗜酒、有熬夜習慣的人

有以反覆發作的膿血便為主要癥狀,結腸鏡檢可見「口瘡」樣潰瘍的結腸炎。潰瘍性結腸炎發生癌變的幾率比正常人高5~10倍

腸癌首次進入南京前十大死因 最年輕患者僅17歲

體檢建議:50歲是個分水嶺

1,對於沒有大腸癌家族史的人

建議從50歲開始每年進行1次大便潛血檢查+1次腸鏡檢查;

2,對於有高危因素的年輕人

應每隔3至5年做一次腸鏡檢查,有家族病史的年輕人,腸鏡檢查開始的年齡也要提前。

大便隱血試驗+腸鏡檢查是最有效的大腸癌早期篩查手段。糞便隱血試驗初篩也會出現少量假陽性率。專家建議,大便隱血試驗前3天內不要食用動物血、肉、肝、富含葉綠素的食物(菠菜、青菜),避免假陽性反應;亦不可大量服用Vc或其他有還原作用的物質,避免出現假陰性反應。

飲食建議:「加減法」並用

預防腸癌,飲食要注重「加減法」並用。

1,減法

減少攝入高動物蛋白、高脂肪的食品,減少食用精糧,減少腌制、煙熏類食物,控制煙酒,控制體重。

2,加法

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多食用粗糧,多吃維生素D、鈣,有研究發現維生素D可以提高結直腸癌患者存活率。

運動建議:每周3次30分鐘以上運動

每周進行3次以上的運動,每次運動30分鐘以上,煉有助於促進免疫系統健康、減少腸道炎症,癌症危險自然會大大下降。

註:文中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腸癌學堂 的精彩文章:

禍不單行 糖尿病患結直腸癌風險更高
直腸指檢 莫讓腫瘤漏網

TAG:腸癌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