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漲姿勢:傳說中的「雁翎刀」其實長這樣!

漲姿勢:傳說中的「雁翎刀」其實長這樣!

毛伯溫出征之時,明世宗賜一詩:「大將南征膽氣豪,腰橫秋水雁翎刀,風吹鼉鼓山河動,電閃旌旗日月高。天上麒麟原有種,穴中螻蟻豈能逃,平安待詔歸來日,朕與先生解戰袍。」此詩平仄合轍押韻,氣勢恢弘,頗有幾分掃平天下一曠六合的抱負。這首御制詩也因此被收錄於《千家詩》中流傳甚廣。可是其中所提如秋水一般的「雁翎腰刀」到底為何種型制的兵器,恐怕現代人大多不知就裡,故筆者勉力為文介紹「腰刀」這種中華民族特有之古兵器的來源、型制以及關於它的傳奇。

腰刀的稱謂最早見於《魏書·傅堅眼傳》中的一段記載:「蕭斌遣乾愛誘呼之,以腰刀為信。」但是這裡所敘及的「腰刀」與明清時期流行的「腰刀」還不一樣,指的是整個東漢、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所流行的一種被稱為「環首刀」的佩刀。這種佩刀通常長90~128cm,刀體寬3~4cm,最厚處約1cm,刀身狹長挺直,無血槽,無刀鐔,刀莖末端裝飾有圓形、扁圓形或橢圓形的鐵環,佩帶時以刀鞘上的「彘」或雙吊耳懸掛在腰間。環首刀流行及使用的時間幾乎貫穿了從西漢中期至隋末唐初將近800年的歷史,可謂中華短柄戰刀的鼻祖

當北宋、遼、金之間的戰爭發展到白熱化的時候,一種更為接近明清腰刀的刀類兵器出現了。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中收藏有一把黑龍江肇東八里城出土的鐵戰刀,這把刀刀身上帶有銘文:「大定二十九年大府造」。 「大定」是金世宗完顏雍的年號,大定二十九年為公元1189年。這把鐵刀全長87cm,刀身寬3.7cm,刀鋒近尖處上翹,刀柄為扁平的直形,其上套有橢圓形片狀刀鐔,刀首已經不知去向,裝柄的木材和纏繞刀柄的繩索也已經腐爛不存。

明清時期雁翎腰刀的基本型制特點為,刀身較為平直,刀尖為略上翹的圓弧形,刀尖至刀背15~20cm處多開刃,一般稱為反刃(部分明中早期的雁翎腰刀無反刃,形式上更近於金戰刀的樣式,而清代的部分雁翎腰刀的反刃甚至縱貫整個刀背)。刀身寬為4~5cm,脊厚0.6~0.7cm(最厚處達1cm),刀身斷面為等腰三角形(這種刀身斷面被稱為「平造」),全長多在90cm左右,刃長70~80cm,刀柄長15~20cm,刀全重1~1.5kg。明代雁翎腰刀血槽多為一條,清代雁翎腰刀大部分有血槽數條,而且血槽的形狀多很複雜。

刀身根部為直刃三分之二開始向上彎曲的是雁翎刀,刀身根部開始彎曲的是柳葉刀。雁翎刀身弧度小,刀尖窄且略上翹,柳葉弧度大,刀尖部寬。

傳世的腰刀中雁翎腰刀的數量很多,例如:瀋陽故宮博物院現存有清太宗皇太極的御用寶刀,該刀全長94.5cm,刀身最寬4.5cm,脊厚0.7cm,反刃長約10cm,雙面共4條血槽,平直的木製纏繩刀柄,刀首為雙弧形,刀鐔為橢圓形,鍛造精細,刀刃至今仍很鋒利。

中國刀的眾多類型中.每種刀型都有自己的延伸種雁翎刀型也不例外,這種延伸不但豐富了雁翎刀所屬類別的數量,完善了功能,同時,也為新類型刀的產生打下了基礎。

此刀為雁翎刀型,刀頭開有反刃,反刃起點到刀尖的輪廓線並不像常見雁翎刀刀頭那樣平滑,而是略有凹陷。

大反刃雁翎刀。如其他類型腰刀一樣,雁翎刀刀頭反刃樣式也無固定模式.反刃距離、長短不盡相同,有的刀反刃尺寸會超過刀身的一半或貫穿整個刀身二與今人對刀類型的劃分標準不同,古人制刀時更注重刀型對功能的影響.並不拘泥於名稱或限定於哪種形制。

如為明代腰刀.刀為直型.無血槽.刀頭放大,以外形來分,很難將其歸類。

而的刀頭巨大,外形與雁翎刀的基本形態相差甚遠,應為典型清中晚期的牛尾刀造型,卻也被使用者或製造者冠以「秋水雁翎」的名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下冷兵器 的精彩文章:

古代刀劍身上最神秘的1個部位,有人說它是放血的,其實另有玄機
牛人自製小唐刀,成品驚艷!

TAG:天下冷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