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8分輸給4分,我過不了自己

8分輸給4分,我過不了自己

《不忍心這樣的好片沒人看》。

熟悉毒舌的朋友,應該常常聽到Sir說這句話。

一次,兩次,三次……為什麼Sir還要說,就是因為這樣的「冤案」還在發生。

又有一個個活生生的例子。

正在熱映的《暴裂無聲》。

豆瓣評分從首映的7.7,漲到今天的8.3, 統計顯示,好於93%懸疑片好於92%犯罪片

《毒舌綜合分》稍低,也有7.5

也算好片。

我們欣喜忻鈺坤第二部作品依然維持水準之上,但也遺憾,它的票房和上座率,依然不太理想。

清明節前日(4月4日),《暴裂無聲》票房僅1025萬。

如果說是《頭號玩家》的十分之一可以理解,《起跑線》的三分之一說得過去,但比突然冒出來的俄羅斯動畫續作《冰雪女王3》還差,是怎麼回事。

《冰雪女王3》是什麼電影。

Sir3月底早早排雷,對這種片名人物故事有蹭熱點嫌疑的電影,向來一星預定:這是中俄合拍片,無關迪士尼《冰雪奇緣》,別走眼!

果然,電影上映後,評論區各種血噴:

@洋聰電影

李逵說老子的三板斧才出了第一招,你李鬼就快要上第四板了……

@Smith同學

抄襲就算了,還想訛中國人錢,還不如隔壁看《貓與桃花源》,至少國產精品啊!

但,就是這麼出東施效顰的山寨作,也拿下比《暴裂無聲》多50%的票房。

——是佔了動畫,合家歡的便宜么?

你看《貓與桃花源》票房更慘。

——是佔了「國外的月亮就是圓」么?

可能有一部分原因。

但Sir更傾向認為,不是具體某部電影打敗了《暴裂無聲》,是市場慣性讓國產小眾佳片繼續苦坐冷板凳。

《暴裂無聲》天生一張不討喜的臉。

沒有大IP、大明星、大宣傳。

甚至,連前作《心迷宮》「燒腦」的金字招牌也主動放棄。

既沒有從視覺上帶來享受,也沒有在智力上挑戰震動,那一部電影,還剩下什麼?

其實我們還是小看了電影。

好電影需要好故事,但好電影不止好故事。

或者說,看電影與聽故事最大的差別還在於——聲畫

必須承認,《暴裂無聲》的故事確實不如《心迷宮》精巧,但在影像敘事上,忻鈺坤更穩了。

人物(主角)怎麼出場,是導演功力一大體現。

Sir提過的,《暴裂無聲》的老闆姜武——

首先亮相的是一張大嘴,正往嘴裡塞著一個西紅柿,桌上的電話響起,他不理,繼續吃,西紅柿塞進嘴裡,一大口,又一大口,紅色的液汁滴到西裝。

這不就是茹毛飲血最好的比喻。

校長諂媚地說,學生都準備好了,等著你去講話,謝謝你為學校捐款……姜武拒絕出席,但一確定記者來了,又忙不迭地拉上校長,捧著獎狀合影。

(第二次看,發現姜武換的外套正是從校長身上剝下來的)。

這不就是兩面三刀形象的外化。

如果說《心迷宮》是以荒誕銜接荒誕的蹦極,那《暴裂無聲》從頭到尾,都在克制沉著地貼地飛行

某種程度上,姜武、宋洋、袁文康,這三人就是一個人,這個人,是孕育他,教訓他,塑造他的社會的分身。

深入膏肓的環境污染,在影片中隨處可見。

電影的人物一直都是處於亞健康,甚至病態。

張保民(宋洋 飾)老婆翠霞身體有病,她的桌上,擺滿藥罐。

病不只有她一個人有。

栓子給翠霞送葯,對話得知,栓子他媽也得了相同的病,只是貴葯吃不起,一直吃中草藥維繫生命。

張保民去羊肉店找兒子,發現老闆兒子坐在地上,兩腿亂蹬。

他從頭到尾不發一言,只會用畫畫表達,合理推測也有生理缺陷。

還有這些看似「閑筆」的鏡頭。

磊子放羊時,死在水溝里的小鳥。

村長在家裡一箱箱囤礦泉水。

遠景的城鎮,灰暗的天空,一根根翻滾著廢氣的大煙囪。

更別說這一幕——

栓子喝了口水之後,說「井水的味道越來越大了。」

這話什麼意思。

環境污染了地下水,有錢人喝得起礦泉水,窮人只能這麼將就喝有味道的井水咯。

這些沒有說破但不斷磨刀的細節,正是《暴裂無聲》區別於一般電影的地方,也是忻鈺坤值得肯定之處。

在處女作成功後,他沒有選擇對市場需求亦步亦趨,而堅決地拓展自己的藝術領地。

他對電影的理解,顯然不只一種美感,更不是一門投機的生意。

是的,《暴裂無聲》可能是一部需要影評人稍微翻譯的電影,但當你給予它更多耐心與關注,那當結局揭曉時獲得的解謎快意,不一定比《心迷宮》低。

它慢,是因為它想用耐心鋪陳的細節,讓觀眾獲得更沉浸的代入感。

它悶,是因為它不想迴避作者看見過的真相,黑色幽默聽上去很炫很酷很好玩,但被黑色幽默的人,誰笑得出來。

用導演的話說——

在這部兩小時的電影中,你可以無限地接近黑暗。但當你體驗過極致黑暗的兩小時後,也希望你能夠走出來,並且能在現實生活中再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明白會有怎樣的後果。

這不是裝逼。

恰恰相反,這是尊重觀眾,尊重電影,尊重現實。

去年六月,馮小剛在上海電影節語出驚人:

「垃圾電影多是因為垃圾觀眾多」。

惹來眾怒。

但細細回想,馮小剛說錯了么,或者說,這話有偏激,但邏輯全是狗屎嗎?

不全然吧。

同樣意思的話美劇《我們這一天》不就聽過,並引為美談。

你們為什麼要看這種爛玩意

正是因為你們的要求太低了

所以我們才安於現狀

我感覺自己的臉都快丟盡了

賺這種錢的我真不要臉

把我捧上天的你們也真不要臉

這些年,我們看到了中國電影市場的爆炸性增長。但這種爆炸性增長帶來的混亂與扭曲,同樣顯眼。

一大群對電影毫無敬畏之心的商人,抱著鈔票跟風進場,賭博式地壓著各種流行、IP、明星。

從古裝大片熱到綜藝電影改編熱,從綜藝電影改編熱到國產青春片熱,「賺傻逼的錢」。

這些「熱錢」最後一個個死了,是因為資本良心發現了嗎,不,就是我們的觀眾升級了,讓他們沒錢可賺。

所以說,觀眾和導演(電影)健康的關係應該是什麼樣子呢?應該是依賴但不綁架。

一方面,觀眾的需求等待導演(電影)滿足、激發。

另一方面,導演(電影)也需要觀眾給予更公正、合理的掌聲,回報到下一次更優秀的創作。

還是那句老話——

別老覺得年輕人輸得起。

身處塔頂的導演們就算票房失利口碑撲街,絕大多數情況還有下一次機會。身處「險境」的青年電影人,往往只有一次展示的時機。

這些導演為了一次表達,甚至傾所有之力。

在所有關於《暴裂無聲》的評論中,Sir看到這句被不斷重複——

上層失態,中層失德,底層失語,人間失格。

那Sir要問了——

是上層的失態導致中層失德,中層失德導致底層失語,底層失語導致人間失格嗎?

這不是一組多米諾骨牌吧。

如果真分上、中、下,那它們的關係,也絕不是你推我倒的服從關係。

幹嘛這麼小看自己?

具體到電影。

我們完全可以用手中的電影票對導演、編劇、演員、攝影、美術隔空叫板:

對,我就是要看真正帶勁的。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DO電影 的精彩文章:

可能是新世紀最被低估的華語恐怖片
懟遍娛樂圈的帥哥,我來捧你

TAG:DO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