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明開國,朱元璋如何封賞功臣

大明開國,朱元璋如何封賞功臣

洪武三年(1370年)十一月,隨著李文忠追擊北元,徐達、馮勝、鄧愈西征甘肅兩方面戰事都告一段落,明朝在中原主要地區的正統地位已經基本穩固。於是,朱元璋像以往一樣,進行了一次大封功臣的行動。這次大封功臣,既是論功行賞,也有平衡逐漸激烈的內部矛盾的因素。關於這些問題,從對武臣和文臣的封賞中能夠看出不同的信息。

朱元璋一共封了六個公爵。六位公爵中,除了位居第一的李善長是文臣,剩下五位都是武將,明初重武輕文的特殊背景表露無遺。

首先,在大封功臣前,李善長已經獲得了「銀青榮祿大夫、上柱國、録軍國重事、中書左丞相兼太子少師、宣國公」的極高地位,此時獲封「開國輔運推誠守正文臣、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師、中書左丞相、韓國公,參軍國事」。而且李善長因為是以劉基為代表的浙東集團的對立面——淮西集團的核心人物,朱元璋給予他極高地位就更有一種平衡的味道在裡面。

徐達畫像

武臣方面,健在的武將中,徐達是無可置疑的頭把交椅。在此次封賞前,徐達已經貴為「征虜大將軍、銀青榮祿大夫、上柱國、錄軍國重事、中書右丞相兼太子少傅、信國公」,此時獲封「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傅、中書右丞相、魏國公,參軍國事」。這絕非一個簡單的封號,在朱元璋此次所封的六位公爵中,只有徐達和李善長是「左柱國」,其他四位都是右柱國。明朝以左為尊,徐達在朱元璋出身微末之時就堅定跟隨,一路出生入死;李善長則是朱元璋的首席幕僚之一,朱元璋南下滁州即主動跟隨。給予這兩位「左柱國」的封號,顯示了朱元璋對這兩人的特別尊崇。徐達的封號全稱已經列出來了,剩下四位武將的封號也值得列出來,從這些封號我們能夠明顯地看出因資歷和軍功而劃分的等級。位居徐達之後的是一位特殊的人物,常遇春的兒子常茂。因為常遇春已於洪武二年(1369年)二月病逝,所以由常茂前來領受其父應得的爵位,但他的封號短了很多,僅為「特進榮祿大夫、右柱國、鄭國公」,常遇春在洪武二年(1369年)十月獲得的追封則是「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太保、中書右丞相、開平忠武王」,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由此可以明顯看出,常茂只是襲得了其父應得的爵位,但並不享受開國功臣才能獲得的「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這一尊稱,也沒有「參軍國事」的待遇,朱元璋的封賞可謂非常嚴格。

常茂之後是「榮祿大夫、浙江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政事」李文忠,他此時獲封「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右柱國、大都督府左都督、曹國公,同知軍國事」。其後是「銀青榮祿大夫、大都督府右都督兼太子右詹事」馮勝,此時獲封「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右柱國、宋國公,同參軍國事」。最後一位是「榮祿大夫、御史大夫兼太子諭德」鄧愈,此時獲封「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右柱國、衛國公,同參軍國事」。這六位公爵的食祿,徐達最高,為五千石,李善長次之,為四千石,其他幾位都是三千石。

從這六位國公的封號和食祿,我們能夠看出明顯的等級。首先,李善長雖然位居公爵第一位,體現了朱元璋對曾在中書省中地位高於徐達的李善長的尊重,也體現了他對文臣的尊重,但在具體的食祿上,徐達仍舊是最多的,這無疑是徐達的資歷和功績所應得的。更細緻的區別在附加待遇上,徐達和李善長均為「參軍國事」,徐達為三公之一的太傅,李善長為三公之首太師,常茂沒有這個待遇,李文忠為「同知軍國事」,馮勝、鄧愈為「同參軍國事」,待遇逐級下降。雖然都是公爵,但地位的差異通過這些細節已經充分表現出來了。另外,還有一位追封的公爵,即八月去世於陝州的康茂才,此時獲得追封「推忠翊運宣力懷遠功臣、光祿大夫、湖廣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政事、柱國、蘄國武義公」。

六位公爵,都可謂朱元璋的絕對嫡系或絕對嫡系的後人。往下的封爵,仍以武官為多,但成分就更為複雜了。比如巢湖水軍健在的兩位見證人就都在侯爵里,廖永忠封德慶侯,俞通源封南安侯。而廖永忠的兄長廖永安,在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自立為吳王時,就因為雖被張士誠囚禁但絕不屈服而被遙授為「光祿大夫、柱國、江淮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政事,封楚國公」,賜予「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稱號,很早就獲得了朱元璋給予的開國功臣地位。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七月,廖永安卒於蘇州。從巢湖水軍這三位的待遇能夠看出,朱元璋對已經無法對自己政權產生實際影響的廖永安明顯比對廖永忠、俞通源更為慷慨,隱約顯示出朱元璋的戒備之心。另一方面,隨著江南的統一,水軍在明軍北伐的過程中用武之地較小,廖永忠、俞通源的功績也註定無法比肩六位公爵,得封侯爵,又可以說是朱元璋的有意照顧了。但倘若將廖永忠、俞通源與侯爵中位列他們之前的湯和、陸仲亨等人對比,則又能發現,他們的功績是高於湯和的。之所以排在湯和之後,無疑是與朱元璋關係的親疏之別,這又是朱元璋對巢湖水軍系的刻意壓制了。關於廖永忠被打壓的問題,劉辰在《國初事迹》中有一段精闢的論述,「永忠論功當封公。太祖謂:『其所善儒生,窺朕意向,以邀封爵,止封為侯。』」顯然,朱元璋的理由更多是借口,後來藍玉北征途中犯了私納元主后妃的重大錯誤,但並沒有妨礙他班師回京後由永昌侯進封為涼國公。

在侯爵中,除了巢湖水軍的兩位,還能看到其他人等,比如朱元璋進攻寧國路時被俘歸降的朱亮祖,此時封永嘉侯。洪武中後期崛起的不少名將,此時也在侯爵序列里,比如傅友德封潁川侯;後來成為朱元璋留給朱允炆的老臣之一的耿炳文此時封長興侯。另外,薛顯在十二月封永城侯,沐英在洪武十年(1377年)十月封西平侯,藍玉在洪武十二年(1379年)十一月封永昌侯等等。朱元璋在侯爵這個序列里納入了各色人等,僅洪武三年(1370年)十一月所封侯爵就有二十八人之多,後來還陸續補充了一些人,而這些人不少在後來都迎來了升遷的機會,可謂一個後備人才庫。關於他們升遷後的情況,則又是另一番景象了。

武臣的情況大致如此,下面我們來看看文臣。因為軍功是獲得封賞的最重要依據,因此相比武臣,開國功臣中的文臣數量就少了很多。但數量雖然少,裡面卻包含了兩位極其重要的人物。

首當其衝的是在六位公爵中位居首位的李善長。從前面提及封號可以看出,李善長除了在食祿上比徐達少一千石外,在各個方面都高於或至少等同於徐達。李善長為三公之首的太師,高於徐達的太傅,更為重要的是,李善長自明朝開國以來就擔任的中書左丞相這一職務,使他在政治上成為權力僅次於朱元璋的人物。徐達雖然是中書右丞相,但長期在外作戰,所以李善長才是中書省實際上的最高長官。也正因為此,以李善長為核心,以地域為區分,形成了洪武年間朝廷上兩大黨派之一的淮西集團。

既然是兩大黨派,淮西集團就必定有一個對頭,這就是浙東集團,而浙東集團的核心人物是朱元璋手下另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也就是劉基。在此次大封給予大臣的待遇方面,劉基可以說是遠不如李善長的。在此次大封功臣中,除了六位公爵、二十八位侯爵,還有兩個伯爵。這兩位伯爵,其中一位就是劉基,他以御史中丞兼弘文館學士的身份獲封誠意伯。劉基僅獲封伯爵,實是因為他歸順朱元璋較晚,資歷不足,但他作為朱元璋幕僚的地位實際並不比李善長低。朱元璋重要的北伐計劃,劉基就是重要制定者之一,其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在明初的政治格局中,李善長、劉基並為「三大府」機構中的兩根支柱。

劉基畫像

明朝開國後,朱元璋在中央建立中書省、大都督府和御史台,這三個機構並稱「三大府」。其中中書省為正一品衙門,總理政務;大都督府和御史台均為從一品衙門,分別執掌軍旅和糾察百官。李善長執掌中書省,為中書省最高長官中書左丞相(正一品),中書省中最高為左右丞相(正一品),其下為平章政事(從一品)和左右丞(正二品)。劉基則是御史台位居第二的人物,他所擔任的御史中丞(正二品)僅次於御史大夫(從一品),而湯和的左御史大夫,鄧愈的右御史大夫,都是掛名,所以劉基實際負責御史台。至於大都督府,在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被廢殺後,實際擔任過大都督(從一品)的就只有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了,他是以左都督的身份領大都督府。由此可見,雖然劉基獲得的封賞不如李善長,但在政治地位上,差別並沒有那麼大。

然而事物是發展的,朱元璋建立三大府制度是仿照元朝中書省、樞密院對柄政令、軍令,御史台執掌監察的體制。但是到了明朝建立後,因為朱元璋對中書省的格外強調,加之中書省分理六部,掌握了極大的行政權力,終於形成「中書,法度之本,有司所稟承,朝廷命令政教,皆由斯出」的中書省獨重的局面。李善長在開國後即執掌中書省,這與他在戰爭年代擔任的職務是分不開的。自江南等處行中書省成立以來,李善長都是朱元璋的重要輔佐。朱元璋自立為吳王后,李善長就是中書右相國,後來朱元璋改尚右為尚左,李善長又成了中書左相國,「軍機進退,賞罰章程,多決於善長7」,他在明朝開國後擔任中書左丞相可謂實至名歸。

但事物都有兩面性,皇權與相權是有固有矛盾的,戰爭年代軍事需求佔優勢地位,這種矛盾並不明顯。一旦進入和平時期,這種矛盾就日益凸顯出來了,加之朱元璋是一位雄猜之主,就使得矛盾更加激烈與不可調和了。這種矛盾最初的表現就是朱元璋開國後拒絕設立中書令,從而不讓中書省在事實上與名義上都形成一個絕對核心。但當時也僅限於這一步了,因為當時明朝還未控制中原,戰爭還遠未結束。到了大封功臣時,大規模戰事已經告一段落,而李善長與劉基的矛盾又日趨激烈,朱元璋也對李善長逐漸不放心起來。由這次大封功臣作為發端,終將引發了一系列政局變動。

本文摘自《朱元璋的正面與側面:侍衛親兵眼中的洪武大帝與明初史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戰爭事典 的精彩文章:

殖民越南!法國國旗開始在越南上空傲慢地飄揚
東漢末年群雄並起之袁紹時代

TAG:戰爭事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