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曾幾何時,清新脫俗的比丘尼成了「色尼姑」,封建社會男人劣根性暴露無遺

曾幾何時,清新脫俗的比丘尼成了「色尼姑」,封建社會男人劣根性暴露無遺

「尼姑」是我們對出家女士的通俗叫法,實際上是一種不敬,更專業點應該叫比丘尼。比丘尼給大眾的印象都是六根清凈,清新脫俗的形象,武俠小說中所描繪的峨嵋派尼姑們個個都是單純、美麗又善良。

可是,在歷史上,有一段時期,對待尼姑出現了嚴重的妖魔化現象。尤其是明朝朱元璋到朱棣時期,比丘尼在中國的形象一落千丈。官方對女性出家做出了嚴格的年齡規定,甚至大肆逮捕尼姑。甚至在明朝的稗官野史、筆記小說中,也經常可以看到尼姑勾搭和尚、尼姑哼唱民間色情歌曲、尼姑給婦女偷情牽線搭橋等等有損於當時道德觀的記載。

在明代,還有一個離奇的故事流傳甚廣,說有一個趕考的秀才路過一尼姑庵,被群尼弄得神魂顛倒,最後跳牆而出,瘦的皮包骨頭。清新脫俗、六根清凈的比丘尼被妖魔化為一群妖魅惑眾的狐狸精,我們印象中清心寡欲的女大師形象蕩然無存。

那麼,清新脫俗的比丘尼怎麼就成了「色尼姑」,不可否認,這是對比丘尼群體的嚴重妖魔化,那麼,這妖魔化的過程背後有著怎麼樣的社會動機呢?

一、世俗人的獵奇心理

好奇,獵奇是人類普遍的心理,對於神秘的事物,人類總是懷有莫名的好奇心。對宗教從業人員的詆毀很大程度上也來自人類的好奇心。在西方,修道院里那些終日和上帝為伴的修女們就是極為神秘的女子。男人們本來就對年輕女子有很大的衝動和好奇,你怎麼能讓他們相信穿上了道服就不再懷春。於是,游吟詩人、作家、街頭混混就會編出各種各樣的段子來玷污修女。

在中國也是一樣的情景,由於佛教要求僧侶六根清凈,佛教寺廟一般都建在深山老林。和尚廟如此,尼姑庵也是如此,這就給這些女子更加增添了一份神秘感。神秘的女人總能挑起男人們的好奇心和慾望,如果這些女子們對男人再冷若冰霜,天生受虐狂的男性就更加難以抑制。

對於這些清新脫俗,艷若冰霜的女子,一般男人是很難接近的,更別提得到,既然得不到,那就說她們的壞話,以此獲得一種滿足感,或許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心理使然吧。因為男人們願意看她們不堪的故事來滿足自己的幻想,於是就編造出這些尼姑醜聞的故事來。而那些沒有節操的小說家們為了迎合讀者的需要,滿足讀者變態的心理需求對於編造這些故事也是樂此不疲。明人的筆記小說里煞有其事地捏造尼姑和和尚偷歡的場景概是因此。

二、社會結構的變革

社會結構的變革也是謠言滋生的重要原因。從宋朝晚期開始,女子的社會地位一落千丈,父權社會從明朝起變得令人窒息。無論是待閣閨中的大姑娘還是已經過門的小媳婦,受封建禮教限制,很難外出與外界接觸,更別提與心儀的人約會了。但是,女子們需要一個和外界溝通的橋樑,尼姑作為可以進出民宅的宗教人士,就扮演了這個溝通的角色。和民間女子關係良好的尼姑可以幫她們採買物品、聯繫友人等等。這些都是正當的行為,但難免會有思春的女子,讓尼姑幫忙給情人傳話。這種事情一旦被男人們發現一次,那尼姑們可就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三、尼姑群體本身的構成結構

尼姑這個群體本身的構成結構也惡化了人們對她們的印象,明朝以後,出家的女子一般有三種:與家庭不和的已婚婦女、為了避免騷擾的寡婦、想混口飯吃的窮人。這三種女人本身可能都是自帶故事的,與家庭不睦的婦女,那時候外界總認為是女人的問題,這樣的人傳出緋聞也並非新鮮事。丈夫新喪的寡婦就更不提了,寡婦門前是非多,她們向來都是窮酸佬、光棍漢意淫的對象。傳統社會對她們的偏見也是「心思放蕩」。窮得過不下去的貧苦女子,可以選擇做尼姑,也可以做皮肉生意,男人們的想像力之豐富遠超出我們的想像,他們對此浮想聯翩再正常不過了。

在今天男女平等的社會,女性僧人再也不會受到莫名的歧視。甚至高學歷、高智商成為了她們的標籤,她們在用智慧服務來訪的香客。而現代社會的女性地位上升,出家的女子不像古代出家女子那樣,多為出於自身的信仰。現代女性在社會上具有完全的溝通、交往自由,也不再需要尼姑們充當溝通橋樑的角色,關於他們的謠言也就沒有生存的空間。

/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訊 的精彩文章:

山海經中記載的神秘生物,到底是虛擬的,還是真實存在過
和黃帝,炎帝同為中華始祖,卻被說成魔鬼,他何以被黑的如此慘?

TAG:道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