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Beats Studio3 Wireless 藍牙無線主動降噪頭戴式耳機測評報告 [Soomal]

Beats Studio3 Wireless 藍牙無線主動降噪頭戴式耳機測評報告 [Soomal]

Beats Studio3 Wireless是蘋果推出W1無線藍牙晶元之後最後一款登場的的Beats耳機,它於2017年9月的發布會前上市,也是繼Airpods、BeatsX、Solo3 Wirelss、Powerbeats之後的一款使用蘋果W1無線方案的新款耳機。和以往Beats Studio最高定位一樣,同時加入了新的主動降噪PureANC,國行售價2888元人民幣,而實際一般網購渠道的價格在1800元左右。非常感謝網友的全新送測樣機。

Beats Studio3 Wireless 藍牙無線主動降噪頭戴式耳機測評報告  [Soomal]

Beats Studio3 Wireless 藍牙無線主動降噪頭戴式耳機

Beats Studio3 Wireless 藍牙無線主動降噪頭戴式耳機測評報告  [Soomal]

Beats Studio3 Wireless 藍牙無線主動降噪頭戴式耳機-對比Solo3 Wireless

  • 樣機來源:網友送測
    樣機類型:市售量產版
    是否商業關係:否

外觀與功能

Beats Studio3 Wireless有多種顏色可選,有興趣的可以去蘋果官網查詢。由於我們對過去幾代的Beats Studio不是很熟悉,所以不做對比,但感覺這一次的Beats Studio3 Wireless從表面的用料來看和Solo3很像,重量也要比幾年前的Studio輕了不少。從收納的角度來看,它用了一個比較厚的圓滾滾的小包,這是因為Studio3 Wireless可以向內捲起,但不能90度把揚聲器放平。耳機的佩戴舒適度很好,向內的壓力不算大,耳墊皮質材質的透氣性比索尼的MDR-1000X稍好,同環境佩戴感覺相對不那麼悶熱。

Beats Studio3 Wireless 藍牙無線主動降噪頭戴式耳機測評報告  [Soomal]

Beats Studio3 Wireless 藍牙無線主動降噪頭戴式耳機

Beats Studio3 Wireless 藍牙無線主動降噪頭戴式耳機測評報告  [Soomal]

Beats Studio3 Wireless 藍牙無線主動降噪頭戴式耳機

Beats Studio3 Wireless 藍牙無線主動降噪頭戴式耳機測評報告  [Soomal]

Beats Studio3 Wireless 藍牙無線主動降噪頭戴式耳機

Beats Studio3 Wireless 藍牙無線主動降噪頭戴式耳機測評報告  [Soomal]

Beats Studio3 Wireless 藍牙無線主動降噪頭戴式耳機

Beats Sutdio3 Wireless使用非常簡約的設計,整體除了開關小圓點按鍵外看不到其他突出部分,PureANC主動降噪功能默認打開,開機後雙擊開關鍵可以切換主動降噪開和關。連接Macbook在macOS下有主動降噪開與關按鍵。在打開主動降噪的情況下,耳機標稱工作時間為22小時,而關閉主動降噪時可達到40小時。Beats Studio3 Wireless支持充電10分鐘播放3小時的快充[Solo3是5分鐘充電播放三小時],充滿電忘記測試了。

耳機左聲道外側的b字中間可以向下按動和長按,單擊按動可以啟動和暫停音樂,接聽或掛斷電話,長按可以聯動啟動Siri。b字的上下部分可以向下按動,分別對應加減音量。耳機同時支持3.5mm的有線工作模式,有線工作模式下需要打開耳機電源,無論是否打開PureANC。完全沒電狀態耳機有線模式無法使用。

Beats Studio3 Wireless 藍牙無線主動降噪頭戴式耳機測評報告  [Soomal]

Beats Studio3 Wireless 藍牙無線主動降噪頭戴式耳機

Beats Studio3 Wireless使用了新的主動降噪技術,蘋果稱之為PureANC,官方解釋大概功能是指這套技術具有自適應的主動降噪和對音樂的自動補償,至於說可以根據個人的喜好和音樂類型自動調節輸出聲音表現,這個我們想不出有什麼辦法進行測試驗證。而主動降噪如何自適應的?官方沒有說的很明確,但我們做了一些驗證的工作,但不能100%確認是否真正對應的上PureANC所說的自適應降噪,下面體驗部分會談到。

Beats Studio3 Wireless 藍牙無線主動降噪頭戴式耳機測評報告  [Soomal]

Beats Studio3 Wireless 藍牙無線主動降噪頭戴式耳機

Beats Studio3 Wireless耳機使用揚聲器等相關參數不得而知,估計揚聲器單元尺寸在40mm以內,不過縱觀耳機的布局有兩點比較特別。第一,主動降噪的拾音麥克風開口很不明顯,是看不到的,只能推測是通過某些縫隙或者是b字logo斜上方的一個小開口?這麼隱蔽的主動降噪拾音麥克風的設計還是很少見;第二,注意看如圖標註的揚聲器單元的後側,這部分並不是塑料殼子,這個背面整體是一個薄的橡膠,這樣的設計似曾相識,但又想不起來。這說明,揚聲器單元的後側空間聲學結構做了特殊的設計,和普通的通氣開放式和常見的硬殼封閉式、半封閉式都不太一樣。這部分並不會造成漏音。

降噪效果與音質體驗

下面我們進入體驗和測評部分,參考對象是索尼的MDR-1000X耳機,包括音質對比和主動降噪效果的對比。測試使用iPhone X與Beats Studio3 Wireless配對連接,和vivo Xplay5s與索尼MDR-1000X耳機連接進行,保證了Beats Studio3 Wireless耳機工作在AAC模式和MDR-1000X在apt-X模式。另外也用A35配合MDR-1000X讓它工作在LDAC模式。

Beats Studio3 Wireless 藍牙無線主動降噪頭戴式耳機測評報告  [Soomal]

Beats Studio3 Wireless 藍牙無線主動降噪頭戴式耳機-macOS下竟然是SBC連接

Beats Studio3 Wireless 藍牙無線主動降噪頭戴式耳機測評報告  [Soomal]

Beats Studio3 Wireless 藍牙無線主動降噪頭戴式耳機-macOS下軟體切換降噪開關

這裡要說一個bug,即macOS下,Beats Studio3 Wireless竟然是工作在SBC模式下的。但我們如何確認在iPhone下就是AAC呢?因為Beats Studio3和Solo3一樣,在蘋果AAC模式下耳放輸出的功率是要比SBC下大的多得多,很容易區分。macOS的藍牙連接編碼這一代是經常抽風啊?記得我們最早寫測評時發現它是不支持apt-X的,後來又恢復了[沒有使用beta版]。

主動降噪體驗:從Bose QC20開始,我們熱愛上了這種頂級降噪耳機的純降噪體驗,即不聽音樂,只是帶上耳機,體驗被降噪後的世界的聲音。而MDR-1000X和QC35相比QC20時又有了更強大的降噪能力。那麼Beats Studio3 Wireless的主動降噪是什麼水平呢?開始我們一直在房間里使用,打開窗戶,可以傳來一兩百米外公路上的汽車走過的胎噪風燥,耳機可以把它們濾除的很乾凈。但對比索尼的MDR-1000X,Beats Studio3 Wireless的主動降噪在稍高頻率段的濾除效果不如索尼1000X。如果帶著耳機去煎個雞蛋,開開油煙機,或者簡單對話,發現雖然Beats Studio3 Wireless很好,肯定強於我們前不久測試的Porshe Design的SPACE ONE,但在主動降噪頻率覆蓋範圍方面弱於索尼1000X,主要在中高頻部分,低頻強度如果增大,低頻也稍弱。當然,當一隻貓在木地板上飛奔而來,在耳機里聽到的也是極小一點的指甲摩擦木地板的很輕的敲擊聲。

我們把耳機帶到了大馬路上,地鐵旁,我們似乎體驗到了Beats Studio3 Wireless所謂的PureANC。因為你可以清晰的感受到在不同方向和不同強度的噪音下,它的降噪強度是不同的。最簡單的重現方法是,當與馬路成90度,正面面對馬路的車流時,這時候低頻降噪的能力變得明顯更強,達到了和1000X幾乎一樣的水平,大公交甚至貨車紅燈起步的發動機低頻噪音幾乎可以被濾除乾淨。那什麼叫降噪強度不同呢?當你側身過去,把噪音源大概放在自己身後大概60度以上的側方向位置時,降噪強度會明顯降低,通俗的說,此時聽到的降噪效果就沒那麼好了,甚至路上一些吵雜的人流說話聲都開始可以聽到了。這種強度餓切換大概有3-4秒鐘來完成。我們不能100%確認,這是否就是官方所說的自適應降噪。

以非常大雜訊的地鐵、公路旁的噪音源為參照,那麼Beats Studio3 Wireless的主動降噪水平和索尼MDR-1000X非常接近,只是在低頻的降噪強度方面弱非常少的一點。而在中高頻方面,索尼和Beats的表現稍有不同,索尼在強噪音源環境下還是在高頻部分有一些雜訊,當然中高頻降噪的頻率範圍覆蓋的也廣,聽到的降噪後的高頻似乎有被誇大的感覺,即主動降噪的反相信號被人耳聽到了,聽起來就是很細膩的嗖嗖嗖的車流。而Beats的降噪相當安靜,沒有機器的底噪,但中高頻降噪強度稍弱於索尼。在室內比較普通的噪音源,和側方向噪音源下,Beats會進入比較弱的降噪強度,此時會覺得它的降噪水平明顯不如強降噪模式下。這樣的設計到底是自適應呢?還是Bug呢?還是為了考慮使用安全呢?總體來說,Beats Stuiod3 Wireless的最強降噪能力和MDR-1000X極為接近,高頻端的降噪能力稍弱。

音質表現:Beats Studio3 Wireless大概是使用了和Solo3 Wireless類似的DSP和耳機放大模塊,這套「耳放」的效率很高,輸出功率很大,和Bose QC35、索尼MDR-1000X相比,這套耳放都很給力。但請記住,一定要在AAC模式。不過好在Studio3 Wireless在有線模式也是打開耳放的,所以在有線模式下,也可以啟用這套耳放。

Studio3 Wireless的聲音風格和索尼1000X不同,索尼比較有趣的是在入耳式耳塞上做的非常重口味,但在頭戴式耳機上一直卻比較穩重,1000X和BOSE、Beats等美式味道相比,反而是一個相當內斂穩重的風格。但Studio3 Wireless絕對是一個加強了非常多的Solo3.整體來說,除了它的低頻口味還是太重之外,其他方面表現都不錯。

大家應該記得,我們在前不久的鐵三角MSR-7SE的測評中順帶提到過,它的高頻素質不及Solo3,也可以翻看N年前Beats和Monster剛分家不久時我們測評過的的Monster的一款24k Gold耳機,24k Gold這款耳機的單元素質已經相當好,在解析力方面肯定仍然是目前千元級耳機的佼佼者。所以Beats Studio3 Wireless3有這樣的表現並不令人意外。

整體來說,Beats Studio3 Wireless聲音風格相當柔和,也柔和的有點過分,高頻細膩,解析力出色,而在密度上不夠好,動態上由於振膜和耳放的雙重因素,要比索尼1000X表現的更好,聲音鬆弛不拘謹。在中頻方面,Studio3仍然保持了非常柔和的一面,與傳統中性聽感相比有些松垮偏軟。索尼1000X在中頻方面表現的很正,聲音乾淨紮實,解析力更好,兩者風格有非常大不同,但MDR-1000X的中頻動態厚度不足。Studio3如果使用有線模式或者關閉主動降噪,在中高頻和中頻的結像聲音動態方面會有一定的提升。

而低頻方面,Studio3是典型的Beats風格,從中低頻開始就搞的相當濃郁,量感十足又是非常慢的瞬態,聲音比較綿軟。應該是得益於它的耳機背側結構設計,在低頻的下潛深度方面,Studio3做得非常好,當然由於瞬態速度很慢,所以只適合那種低頻量感很足,但是只是一個象徵性鼓點的低頻,或者是非常爆棚的遊戲和電影的低頻。下潛深度和量感都是非常不錯的,是重口味中的典範。只是在聽一些比較正常的音樂時,低頻對中低頻影響太大,聲音過於松垮,也會導致覺得一些中頻的表現也是比較發散的。

Studio3 Wireless的整體聲音表現,即便對於聽音觀很傳統的人來說,困擾他們的應該也只是低頻的風格,在中頻和高頻的細節、風格、動態方面的表現都對得起一款1000-2000元級別的國外品牌的普通耳機的水平,當然不能和傳統HiFi開放式耳機對比,風格不同。對於喜歡嘻哈音樂、喜歡看電影玩遊戲,或者乾脆聽沒有什麼低頻的內容,Beats Studio3 Wireless反而是一款風格很復古,聲音又老又軟非常柔和的耳機。而索尼MDR-1000X則相對是一款聲音風格比較正,相對比較均衡,瞬態表現穩健、乾淨,更像是一個傳統HiFi定義的均衡風格的耳機。

總結

作為蘋果家族耳機,通過iCloud賬戶多設備切換的優勢在Studio3 Wireless上一樣可以實現,最近買了一台Apple TV 4k,發現它也可以進行這樣的操作,晚上看電影絕對是個好選擇。由於主動降噪的加入,其實Studio3 Wireless在電池續航方面表現只能算正常,並沒有Airpods上那麼亮眼。蘋果仍然對AAC模式做了明顯優化,如果是SBC模式,耳機聲音表現會大打折扣,耳放輸出增益應該降了很多。這其實導致了Solo3 Wireless在有線模式下表現比無線還弱[因為不需要供電,無耳放],但是Studio3 Wireless有線模式耳放也會開啟,所以在有線模式下,它的表現不錯。而在主動降噪方面,在強噪音源下,它的水平稍稍遜於頂級的索尼MDR-1000X,在弱噪音源下,只聽降噪濾除效果會弱於強噪音源。

總體來看,Beats Studio3 Wireless似乎定價要比以往Beats時代Studio更便宜些?但整體表現還是相當不錯,如果都按官方售價,2288元的Solo3和2888元的Studio3,顯然選擇Studio3更划算,而這兩款耳機的實際售價都要比國行報價大概低1000元。和BOSE、索尼的降噪主力型號相比,Beats Studio3 Wireless的降噪和QC35、MDR-1000X比稍弱一點。音質是不是優勢?有強項也有不足。Studio3 Wireless的單元素質和耳放驅動力的組合有不小優勢;而Beats的濃郁口味還是需要適應,不是很適合傳統嚴肅音樂和傳統錄音。而在同類耳機中BOSE把自家的聲音風格相當成熟,中頻表現力好,高頻解析力不足,音樂適應性強於Beats。索尼雖然有LDAC加持,更走向了注重素質的中性風格,只是從MDR-1000X下感覺到它在揚聲器和耳放部分仍沒有拿出完全實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數碼多 的精彩文章:

聊聊手機成像的色彩風格 [夏昆岡]
飛傲 FiiO BTR1 攜帶型藍牙音效卡拆解與體驗報告 [Soomal]

TAG:數碼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