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自強」、「求富」:甲午戰爭前的中國

「自強」、「求富」:甲午戰爭前的中國

「自強」、「求富」:甲午戰爭前的中國

19世紀60年代,清政府的一部分官僚,為了維護封建統治,開始舉辦「自強」、「求富」的洋務運動。70年代前,洋務運動舉辦了一些近代軍事工業。中國陸軍的裝備逐漸得到改進,且採用西式編製,戰鬥力有所提高。1874年,清政府開始加緊籌建海軍。1888年,北洋艦隊建成,同時相繼修建了船塢、港口和海岸炮台及海島炮台。北洋艦隊是當時一支具有一定戰鬥力的近代海軍部隊。然而由於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導致中國甲午戰敗。

「自強」、「求富」:甲午戰爭前的中國

1861年,清政府成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總攬外交、均是、財政、教育、工業、交通等大權。圖為中立衙門官員,左起第三人為總領大臣恭親王奕?。

「自強」、「求富」:甲午戰爭前的中國

19世紀60年代開始,湘、淮系官僚和部分督撫大員,相繼創辦了一些軍事工廠。江南製造局為李鴻章和曾國藩合辦的綜合性軍事工廠。1865年至甲午戰爭時期,江南製造局又先後建立起槍炮、子彈、炮彈和輪船、機器等廠,生產槍炮和艦船。圖為該局炮廠。

「自強」、「求富」:甲午戰爭前的中國

1867年,李鴻章在南京創辦金陵製造局,製造後膛槍、後膛炮、快炮、炮彈以及抬槍、毛瑟槍等。圖為該廠生產的部分武器。

「自強」、「求富」:甲午戰爭前的中國

1870年,李鴻章接辦崇厚創辦的天津軍火機器局,改為天津機器製造局,主要生產火藥、槍炮、子彈、水雷以及軍用器具。圖為天津機器製造局外景。

「自強」、「求富」:甲午戰爭前的中國

左宗棠於1866年創建船政局,製造商輪船、大小兵船。圖為1870年福州船廠。

「自強」、「求富」:甲午戰爭前的中國

1894年,湖廣總督張之洞在湖北漢陽創辦的湖北槍炮廠建成,主要生產槍炮彈藥,1908年改稱湖北兵工廠。圖為該廠大門。

「自強」、「求富」:甲午戰爭前的中國

1891年,張之洞創辦的湖北漢陽鋼鐵廠鍊鋼爐。

「自強」、「求富」:甲午戰爭前的中國

1890年張之洞在湖北大冶創辦鐵礦廠。該廠於1891年投產。

「自強」、「求富」:甲午戰爭前的中國

甲午戰爭期間,清朝的常備軍為八旗軍、綠營軍、湘軍、淮軍,總兵力達100萬人。但是,與當時歐美一些國家的軍隊相比十分落後。圖為甲午戰爭時期的部分八旗兵。

「自強」、「求富」:甲午戰爭前的中國

淮軍是為了對抗太平軍,於1853年由李鴻章在安徽創辦的團練,1865年達6萬人。張樹聲、丁汝昌、葉志超等都是淮軍主要將領。圖為列隊的淮軍。

「自強」、「求富」:甲午戰爭前的中國

為了培養海軍人才,早在1876年冬,沈葆禎向李鴻章奏派洋監督日意格帶同隨員馬建忠及製造、駕駛等專業的學生先後赴英、法兩國學習。圖上中為翻澤羅豐祿,右起黃建勛、林永升、林泰曾、劉步蟾、方伯謙、嚴宗光,左起蔣超英、葉祖硅、薩鎮冰、林穎啟、何心川、江懋社。

「自強」、「求富」:甲午戰爭前的中國

以上圖文選自《日本侵華圖志》第二卷《甲午戰爭至日俄戰爭》,關捷、關偉編著,山東畫報出版社2015年5月出版。《日本侵華圖志》共二十五卷,南京大學資深榮譽教授張憲文主編。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南京大學中華民國史研究中心、山東畫報出版社有限公司合作項目,併入選「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國家新聞出版改革發展項目庫 2014 年度入庫項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日本侵華圖志 的精彩文章:

號稱太平洋戰場最激烈的兩次戰役: 硫磺島戰役與沖繩島戰役圖集
萬人坑、煉人爐、小童工:照片揭示日本如何掠奪煤炭、壓迫勞工

TAG:日本侵華圖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