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能力公認是當世第一,但千年來被說成遠不如李世民

此人能力公認是當世第一,但千年來被說成遠不如李世民

原標題:此人能力公認是當世第一,但千年來被說成遠不如李世民


公元617年,隋煬帝大業十三年,李淵開始起兵反隋。


他首先要解決的是隋煬帝安插在他身邊以作監視的人,這二人就是太原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


隨著李淵暗中積蓄力量、籠絡人心,並不斷招兵買馬,王威、高君雅感覺到李淵必定會謀反,準備伏殺他。


這個消息被李淵方面得知。為了對付他們二人,李淵煞費苦心,他通過裴寂的關係認識了一個叫劉世龍的人。這個劉世龍和高君雅的關係很好,李淵用他作為獲得王威、高君雅動態的情報來源。


正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劉世龍遞交他最重要的一份情報:他們準備在晉祠祈雨的時候動手!


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李淵打算先發制人。


五月十五日,李淵、王威、高君雅按照往常一樣在辦公。


李淵早已提前安排好了一切,這幕大戲只要王、高二人在,就會準時開幕。李淵的兒子李世民暗中調遣軍隊將街道都封鎖了,閑雜人等根本不能靠近,李淵要確保演出完美進行。


很快第一個演員登場,來的是開陽府司馬劉政會。劉政會到了李淵的辦公大廳,手拿訴狀,站在中央,說:我要告發!


李淵讓王威去拿他的訴狀。


結果,劉政會不肯給,他說:不能給他看,因為我要告的就是他!


李淵真是個好演員,他假裝大吃一驚,說:什麼情況?


假模假樣看了訴狀之後,李淵宣布:王威、高君雅暗中勾結突厥。

高君雅大罵:有叛賊想要謀殺我!


當時的情況,他說的肯定不止這麼多,但無論他說什麼都已經不重要了,因為一切都在李淵的掌握之中。


按照既定計劃,劉文靜、劉弘基、長孫順德進來將王威、高君雅逮捕,關進監獄。


李淵殺王、高二人只不過是找了個借口而已,但他卻一定要把這幕戲演得逼真。因為這個借口絕對有必要,他還要向外界不知情的人交代,比如百姓。這樣做,可以穩定人心。


政治需要掩飾,太過直白是缺乏謀略的表現。


李淵是個出色的謀略家。


巧合的是,僅僅過了兩天,突厥大軍就來進攻晉陽。這更加坐實了王、高二人的罪證。李淵順水推舟將他們二人斬首示眾。


內患已除,但外患刻不容緩。突厥大軍有幾萬人,來勢洶洶。


李淵立刻調集所有軍隊備戰,但當時晉陽的兵力非常薄弱,根本不可能擋得住突厥鐵騎的衝擊。


怎麼辦?

突厥人戰鬥力強是公認的,但他們也有好幾個缺點。


第一,他們的目的性往往不強,見到有機可乘就搶掠,對於攻城略地這種事情不感興趣;


第二,他們善於武鬥,但不擅長謀略;


第三,他們長於野戰,不太擅長攻城。



針對突厥人的這些特點,李淵腦洞大開,突發奇想,決定採用「空城計」。他命令士兵將城樓上的旗幟全部拔掉,所有城門全部打開,同時將所有百姓全部清除,街道上一個人都不留,不許向外看,也不許高聲喧嘩。


偌大一個晉陽城安靜得出奇。


突厥軍看到這種景象之後,產生了深深的疑慮,這跟他們想像中的情況完全不同。


一般情況來說,要麼戰,要麼守,態度明確。晉陽的狀況卻令人捉摸不透。


易中天教授在央視講「品三國」的時候曾經對《三國演義》中的空城計進行過評價,他認為諸葛亮的空城計是假的,有三個原因。第一,為什麼不派個神箭手把諸葛亮射下來?第二,為什麼不派一個偵察連進去看下虛實?第三,為什麼不先把城池包圍起來,卻直接掉頭就跑?

易教授的第二個疑點在這場晉陽之戰中有了答案。


突厥人並沒有掉頭就走,他們派了一小股兵進城去看。


結果,什麼都沒有查出來。


為什麼會這樣?


晉陽分內城和外城。突厥的偵察兵從外城的北門進來,又從東門出去,連人影都沒看到。因為所有人要麼埋伏起來了,要麼都集中到了內城。


那麼為什麼他們沒有進內城查看呢?


很明顯,他們不敢!


這種大戰的肅殺氣氛,嚇得偵察兵根本就不敢往前一步。


有人或許會問,如果硬要讓他們進內城去看,會怎麼樣?我想,他們很有可能都死在內城,一個都出不來。李淵早就做好了伏擊的準備。


這樣一來,突厥人的恐懼大大加深。

西漢的名將李廣曾經也有過異曲同工的精彩發揮。他帶領一百多個騎兵遭遇了幾千的匈奴大軍。士兵們都想跑,李廣說不能,一跑就完蛋了,肯定被射成篩子。於是他反而道而行之,命令士兵全部解鞍下馬,原地睡覺。匈奴軍被他的舉動給驚住了——他們肯定是誘敵部隊。但匈奴人也不死心,派了一個人去偵查,李廣立刻上馬衝過去將他射殺,然後迅速回歸原位,繼續睡覺。匈奴人大驚,嚇得連夜逃跑。



我覺得李淵很有可能對這段歷史非常了解。為了模仿成十足十,李淵命令王康達率一千多人去追擊突厥的偵察兵。


結果令人震驚,全軍覆沒。從這個結果能反推出突厥偵察兵的人數至少在一千人。一千多人還是不敢進內城,更加說明戰爭氛圍多麼令人恐懼。


這次小小的交戰,一定會對敵我雙方的形勢產生微妙的影響。晉陽城中軍民變得恐懼萬分。而突厥軍的驚疑之情想必有所緩解。


不過,突厥人仍然不敢大舉進攻,也不甘心撤退,他們在城外逗留、徘徊,猶豫不決。


李淵決定,要用自己的謀略彌補之前的錯誤。他在夜間悄悄派兵出城,第二天大張旗鼓進城。


突厥方面以為是增援部隊來了,本來就處在驚疑中的他們變得更加疑慮重重。


最終,他們得出一個結論:敵人很狡猾,很難佔到便宜!


應該說這個結論基本正確。雖然突厥人摸不清晉陽的虛實,但從晉陽城的種種反饋舉措能看得出,主持防務的人不是等閑之輩。

算了,遇到這種傢伙還是不要冒險了吧!


於是,突厥人在城外掠奪一番,撤兵。


李淵的這種不戰不和、虛張聲勢的空城計可謂空前成功。


李淵的才略從此戰中可見非同凡響,不過後來由於李世民對於史書多有改動,造成了李淵庸碌的假象。這種假象蒙蔽了世人一千多年,《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鑒》三本重要史書都受此影響,認為李淵開創唐朝的主要功勞來自於兒子李世民。


這種情況直到後來才改善,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就認為,李淵的謀略非常出眾,他之所以沒有像李世民那樣明目張胆,是他謀定而後動的深沉老練,並非懦弱。牛致功所寫的《唐高祖傳》和趙克堯所寫的《唐太宗傳》兩書中都一致公認唐高祖李淵才是太原起兵、建立唐朝、統一全國的首要功臣,而並非李世民。


《中國古代戰爭100場》系列之晉陽之戰

劉弘文為您全面解讀中國古代戰爭,歡迎關注公眾號:劉弘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劉弘文 的精彩文章:

此人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值得深度研究的皇帝,每個人都學到太多了
此人用最卑劣手段殺死三位氣節如山的義士,卻成千古名相

TAG:劉弘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