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中日韓會走向東亞同盟么?

中日韓會走向東亞同盟么?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



NO.478-東亞三國同盟




作者:焦叔


 製圖:孫綠 / 校稿:貓斯圖、孫綠 / 編輯:白鷗






地處東亞的三個鄰國:

中國、日本、韓國

、文化相近,人口總量占亞洲的三分之一,世界的五分之一;經濟總量占

亞洲的七成,世界的兩成

,是世界三大經濟重心之一。





然而,一個世紀以來,由於歷史認識、領土爭端、朝核問題等矛盾,三國始終無法正視彼此的存在。日本與中國是政冷經熱,韓國和中國則很難進一步深化友誼,日韓之間更是民族矛盾重重。




作為世界三大經濟重心之一的東亞




近年隨著中國的崛起,東北亞地緣政治格局不斷出現變動,美國多次強調「重返亞太」,中日韓三國在東北亞的地緣政治格局中的重要性也愈加突顯。





今天的文章,就一起來看看東北亞三國是否能像歐盟各國一樣,放下積怨而團結起來。





 




打破封鎖的另一種思路




英國地理學家

麥金德

將全球劃分為若干個島,

亞歐大陸

的世界島則是是全球的「心臟地帶」。美國學者

斯派克曼

進一步提出 「

邊緣地帶論

」,認為如果能控制環繞心臟地帶的歐亞沿海地區,那將足以遏止心臟地帶的國家稱霸世界的企圖。




東亞三國

正好處在這個邊緣地帶上,掌握著主導世界霸權的一半地理要素,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在這一理論中


亞洲的某個邊緣地帶一旦與心臟地帶結合


就具有了稱霸世界島、孤立新大陸的能力




從國土和經濟體量上來看,中國成為這個板塊上最強大的勢力是一種常態,因而中國也是最能夠藉助這塊「

邊緣地帶

」完成

世界性崛起

的國家。但從中國的視角來看,這個邊緣地帶實在是

不友好

到了極點。




種花家面臨著複雜的周邊形勢




首先,呈弓形結構的群島國

日本

,沿著歐亞大陸的東北海岸線延伸下來,是

中國東側島鏈的北段

。日本的北部與俄羅斯隔海相望,向南延伸至琉球群島,與中國台灣為鄰。

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台灣島

如同一條長長的鎖鏈,把東亞與太平洋隔開。






位於鎖鏈中央的琉球群島現歸日本治理,是

東北亞地區東出太平洋的必經之地

。中國要走向太平洋,自然也繞不過此地。但是

島上駐紮著75%的駐日美軍

,地理上距離更遠的美國借著二戰戰勝之利控制著這一地帶。




美軍在沖繩島的眾多基地




之後是

朝鮮半島的複雜局面

。以北緯38度分界的朝韓兩國關係時好時壞,唯獨看不到的是和平統一的機會,也許雙方對此都沒有太多興趣。




朝韓的分裂本是冷戰兩大陣營對峙的遺留,但經濟弱勢的朝鮮政權

有充分的動機將美國留在韓國以延續這一結構

,所以以軍事緊逼韓國並

以美韓同盟換得中國的支持

,就成為可行的辦法。但這無疑使東北亞長期處於緊張狀態,並制約了中韓的深度合作。




中朝兩國友誼地久天長




表面上看起來,中國想要在這一環境下發展東亞經濟共同體,甚至政治同盟,是頗為困難的。但三國交好並非沒有歷史參照,只是因為近代化以來的種種原因,三國民眾都已經漸漸忘了這些故事,而被深刻的

民族積怨

所裹脅。




回到近代東亞歷史的轉折點,日本的「

亞洲同盟

」或者說「

東亞共榮

」理念,其實是一個可參考的對象。


 




種族上的共榮


民族上的奴役




西方海上勢力很早就與日本有諸多往來。伴隨著「

西勢東漸

」 的國際局勢愈發明顯。國小力微的日本需要選擇是繼續堅強地對抗洋人,還是全面向西方學習。




第一次鴉片戰爭

讓亞洲國家看到,曾經的「天朝上國」輕易地就敗給小規模的英國軍隊。這件事給

東亞各國統治階層

所帶來

觀念上的衝擊

不亞於一次「核爆」。




中國第一次鴉片戰爭戰敗時各國表示




再加上

1853年

,美國人東印度艦隊准將佩里率領

黑船叩關

,觸發了日本國內形勢的劇變,幕府政府被推翻,而新生的日本政府決定向西方學習

,即

明治維新。




推翻幕府的諸侯


曾經是最狂熱的反西方派


但在見識到堅船利炮之後


就開始積極學習和仿製


最終用來倒幕...




明治維新給日本帶來天翻地覆的變化,日本人從上層精英到底層民眾都因為

國家實力的增強而產生了優越感

,國民心理也愈發激進。日本開始

自視為亞洲的領袖

,急於渴望改變原有的國際地位。為了確保自己在亞洲的擴張能與歐美列強相抗衡

,「

亞洲同盟論

」就應運而生了。




這個同盟理論的基礎,是希望

亞洲各國

儘快像日本一樣

完成西式轉變

,並服從老前輩日本的指揮

共同抵抗西方入侵

。然而

中國和朝鮮都沒有日本的動作快

,無法完成日本的既定目標,那麼是否需要日本的

「指導和帶領」?




再加上

日本

在工業化過程中

亟需大量資源和市場

,曾經

「同源同根」的盟國

就淪落成了日本的經濟殖民地。「亞洲同盟論」從一個亞洲國家共同的美好願景,

變成了日本殖民主義

的遮羞布,日本無非是取代老殖民國家而已。




然後就是課本上熟悉的歷史了




這個傳統綿延至今,被冷戰以來日本的保守勢力繼承,小泉政府和安倍政府

明面上強調強化東亞安全

問題,實際上藉此

強化軍事力量,謀求政治大國地位。

這都

難免讓中韓人民對「東亞同盟」的名號感到抵觸。再加上在清算歷史問題的進度上,中韓兩國錯過了最好的時機,日本的強硬態度短期內沒有軟化的可能,也讓多方的合作阻礙多多。




這份誠意,你信是不信




更何況,即使是共同反感日本極端勢力的中韓兩國人民也並非鐵板一塊,而是有著很多心理隔閡。




中韓雖說政府在薩德問題前保持了20年的友誼,但民間一直存在小的隔閡。中韓有些無良媒體為了獲得關注度,在歷史認識、領土糾紛、體育報道、乃至國家形象報道方面出現

「扭曲報道」

。為了刺激雙方民眾的民族情感,甚至作秀炒作。




但有些也並非歪曲


(來自冬奧會的一個故事)




兩國糾纏的歷史問題主要有三:高句麗、端午節、長白山,分別對應著

民族歸屬、文化認同和領土完整

三個門類。而在現代民族國家中,這三個問題恰恰都是

攸關國家認同的重大問題

,雙方都很難做出讓步。即使當局冷處理,也很難避免兩國民間在煽動之下尖銳對立。




「被韓國人俘虜」的李世民


(韓國人民忘了大唐救命之恩?)




但其實在歷史上中韓兩國的關係比任何一個東亞國家都親密。

兩國的知識分子

對彼此

文化關心理解程度很高

,並在此基礎上產生了

高度互信




但在近代兩國經歷過一些歷史變遷後關係中斷,而被日本長期奴役的朝鮮民族發展出強烈的民族主義,這與中國人觀念深處的宗藩關係格格不入。但隨著中國人越發熟悉新的國際秩序,並找到自己的發展方向,這一問題得以改善。




朝鮮人關心的問題


為什麼韓國人也相當關心?


可見韓國人看待

朝韓與朝鮮民族的關係


仍相當複雜




韓日之間,則雖有

獨島和慰安婦

問題至今懸而不絕,但這些問題更多是外交面子上的糾纏,

而不涉及太多根本利益

,緩和的空間很大。


 




有人歡喜有人憂




2010年,中國首次在進出口兩個方面同時成為韓國的

第一大貿易夥伴




同年

日本成為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

,貿易額高達2960億美元,僅次於歐盟和美國;

中國也成為日本第一大貿易夥伴國和產品的最大出口國。

(估計沒算上代購?)




與此同時日韓兩國經貿關係發展迅速,

日本已成為韓國第二大貿易國和第一大投資國。




三國之間的航運




在不知不覺中,其實三國

經濟相互依賴程度越來越高

,已經具備了建立經濟共同體的基礎。只可惜由於種種

歷史問題和現實政治

的錯綜複雜,連中日韓自貿區都很難建立。三國之間的雙邊合作協議往往是走走停停,複雜程度遠超歐盟的建立。




韓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最大問題是

本國市場狹小

。這就需要韓國加強與周邊大國的經貿關係。

東亞共同體正好可以讓韓國以自由貿易的形式擴大市場

,中國和日本的市場對於韓國來說至關重要。(日本是韓國海外娛樂消費第一大國。)




冷酷而高效的韓國娛樂產業


(中國當然也正在逆向這一領域)




對於中國來說,東亞共同體有利於中國發展與周邊國家的

多邊關係

,以消除「

中國威脅論

」、減少美日等國對中國的遏制、增強區域範圍內中國話語權。同時還有利於中國在周邊

建立良好的投資環境

,確保穩定的市場。




日本

消極態度

則在於其與中韓截然不同的利益點。




冷戰結束後日本為了解決

政治大國崛起

、向普通國家轉型、擺脫美國控制、提高外交自主權等問題,開始積極拓展自己的外交空間,希望自己能成為

主導亞洲國際秩序的政治大國

。所以日本和中國存在東亞一體化主導權之爭。




日本希望

遏制中國正好與美國的國家利益一致

,這給了美國插手東亞事務、保持西太平洋存在感的實際基礎。由於

美國市場的支持

,日本也大可以在

消極面對東亞聯盟

的情況下維持現有的經濟結構,當然也就沒有推進的動力。




美國以日本和英國兩大盟友


牽制中國和歐洲


仍是很有效的辦法


(還有中東的以色列?)






在全球化的今天,當中東北非成為局部戰爭的中心、歐洲危機重重、北美領導人目光轉向內部時,

東亞仍然是全球經濟增長的發動機。




但東亞穩坐全球經濟之巔仍任重道遠,雖然東亞終究是東亞人的東亞,但內部結構的複雜轉變令未來充滿變數,對於正在走向世界的東亞,

開啟歷史進程的可能性,或許是冒險但必不可少的。






END




擴展閱讀




我局更多觀察文章,戳下面



國家:美國  |  日本  |  英國  |  法國  |  俄國


省區:河南  |  山西  |  甘肅  |  西藏  |  東北


城市:南京  |  徐州  |  長春  |  大連  |  樓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球知識局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有台灣人不認自己是中國人?

TAG:地球知識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