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是如何變成中國鐵哥們的?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
NO.474-中巴戰略夥伴
作者:楚人
製圖:孫綠 / 校稿:貓斯圖 / 編輯:棉花
巴基斯坦是唯一的一個被我國外交部門冠以「
全天候戰略合作夥伴
」關係稱號的國家(只有俄羅斯享有同樣等級的稱呼)。中巴之間的友誼更是在網上傳得神乎其神,各種靠譜的,不靠譜的故事滿天飛。
但很多人在傳播這些中巴友誼的段子的時候,其實並不知道為什麼巴基斯坦跟中國關係這麼鐵。
漆有兩國國旗的戰機展示
考慮到兩國
政治體制
和社會文化
方面
巨大的不一致
,兩者的這種良好關係就更是有些難以想像。僅從意識形態來看,巴基斯坦是一個伊斯蘭主義
國家,禁止無神論宣傳,而中國是一個世俗的社會
主義
國家,執政高層應是堅定的唯物主
義者,兩者能和平共處就算不錯,發展出戰略友誼殊為不易。
今天的文章,就帶你回到中巴建交的早期,一探巴鐵和我們的關係變遷史。
50年代:一般般的中巴關係
中華人民共和國一成立,巴基斯坦就承認了中國的新政府,沒有加入美國帶領下的不承認中國新政府的陣營。但是在50年代,兩國的關係最多也就算是一般,他們在50年代的主要盟友其實是
美國
。
美國在反共產主義的冷戰中,需要在
南亞
有一個支點。印度堅持不結盟,對美國的示意並無表示,反倒是巴基斯坦對此頗感興趣。再加上巴基斯坦是阻擋蘇聯南下
的第一道防線,二者一拍即合。1950年代,美國援助大量的進入巴基斯坦
,兩者進入蜜月期。
此時的孟加拉還沒有被分裂出去
仍然是東巴基斯坦
加入西方陣營後,巴基斯坦卻並不想跟中國的關係鬧得太僵。
在東邊,是與它形同水火的
印度
;在西面,它又與阿富汗
有領土糾紛,一度鬧到斷交;北方的蘇聯
則在背後公開支持阿富汗的訴求。鄰居沒有一個省油的燈
,巴基斯坦高層就不想再樹敵了。
印度隨時都想肢解巴基斯坦
蘇聯也在阿富汗的背後虎視眈眈
因此巴基斯坦雖然加入了美國主導的
東南亞條約組織和中央條約組織
,卻同時不斷向中國領導人解釋
,他們加入這兩個條約組織只是為了對付印度。
中國領導人對此當然並不滿意,
毛澤東主席
在接見巴基斯坦總理的時候就直接的說:「我們之間不一致的地方
,就是那兩個條約
。」但既然巴基斯坦並沒有樹敵於中國,那同樣四面受敵的中國也沒有必要激怒巴基斯坦,所有的批評僅止於私下。
美國主導下的東南亞條約組織(東約)
頗有一種與歐洲的北約
遙相呼應的氣勢
(雖然他並未起到什麼作用並最終解散)
當然這一時期,巴基斯坦的
外交方針並沒有完全確定
,內部依然存在各種政治鬥爭。考慮到中巴兩國政治體制完全不一樣,巴基斯坦內部甚至有人認為應該完全站在美國一邊,與中國劃清界限。因此,巴基斯坦時而有針對中國的行動。
1955年,巴基斯坦反對中國參加
萬隆的亞非會議。
1955萬隆會議會場
1957年,巴基斯坦總理訪美,
大談反共,聲稱不能理解為何有國家容許共產黨存在。
1958年,軍人總統
阿尤布汗
又發表類似言論。
這些都遭到了中國政府的嚴厲駁斥。並且帶來了兩國關係的短暫倒退。
總體來看,作為一個獨立沒多久的國家,50年代巴基斯坦
外交政策還處於調試狀態中
,時有波動。中國則是為了打開外交缺口
,對巴方的言論表示了一定的理解,衝突激烈時則進行鬥爭。這一時期兩國關係最好的情況下,也就是過得去
,稱不上什麼好兄弟。
轉折點:中巴友好靠印度
中巴關係的轉折點其實不在兩國本身,而在於一些外部因素,尤其是
中國和印度關係的惡化。
位於「爭議地區」的喀喇崑崙公路
自從印度獨立之後,
尼赫魯政府
聲稱自己繼承了英印政府在印度的權利,卻在實際上索取更多。
比如中印邊界中對中國不利的麥克馬洪線
,儘管是英印政府炮製,卻並未和中國實際執行過。中印因為此線產生藏南領土糾紛,反而是印度獨立之後尼赫魯政府挑起的。
雙方真的想明白對方的動機了么
這讓
中印關係
在50年代後期急劇惡化
,甚至在1962年爆發了局部戰爭,以中國軍隊成功捍衛領土而告終。
中印產生矛盾的同時,巴基斯坦與美國的關係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
1962的中印戰爭
雖然美國是巴基斯坦的最大盟國,但是兩國的
利益其實並不太一致
。美國對巴基斯坦的主要期待是抵擋蘇聯南下,可巴基斯坦拿著美國的援助卻時時威脅印度
。為了不讓印巴衝突升級,使蘇聯有機可乘,美國經常勸和印巴,並在武器援助上也留了一手
。這讓巴基斯坦有了被拋棄
的感覺。對印度共同的
利益矛盾
,讓中巴有了接近的理由。
再加上同一時期中國和蘇聯關係惡化,
赫魯曉夫
撤走蘇聯專家,讓中國和巴基斯坦一樣成為了腹背受敵的外交孤立國:東面是美國領導下的亞洲反共集團,北面是已經鬧翻的蘇聯,西面是不甘於人下的印度……緊張的中國也需要一個外交盟友來分擔這份負擔。
需要突破口
兩國順理成章地相互接近,關係開始有了實質性的進展。
1962年,巴基斯坦一反過去在聯合國投票中國席位問題時的立場,
投票贊成中華人民共和國獲得聯合國席位。
中國看在眼裡,當年跟巴基斯坦的官方和民間組織往來就大大增加。
同年的中印邊界衝突發生之後,巴基斯坦也頂著美蘇兩大國的壓力,
堅定地站在了中國的一邊
,指責印度的擴張主義。巴基斯坦不僅認為印度要對軍事衝突負責,還批評美國和西方國家在戰後給予印度大量的武器援助(其深意便是破壞印巴之間的平衡)。
巴基斯坦總理蘇拉瓦底訪問中國時
周恩來同蘇拉瓦底簽訂中巴友好條約
為了改善關係,巴基斯坦還
主動向中國提出邊界談判。
歷經2年8個月的談判和大量的勘探邊界工作之後,1965年3月26日,雙方簽訂「邊界議定書
」,中巴之間的邊界問題和平圓滿解決。
在此項談判過程中,
美國和印度都曾經向巴基斯坦施壓。
尤其是美國作為巴基斯坦主要援助國,其意見分量更為重一些。但巴基斯坦頂住了這些壓力,繼續跟中國進行邊界談判。因此更加得到了中國的信任。
第二次印巴戰爭
中巴事實同盟的成立
在雙方互相信任之後,兩國的關係持續加深,並很快發展到了
軍事領域。
1964年,巴基斯坦總統
阿尤布汗
來到北京,跟周恩來
總理會晤洽談軍事合作,並達成了初步共識。此後雙方高層將領頻繁互訪,巴基斯坦坦率地提出了給予支援的請求,而中國方面也給予了高度的配合,甚至將自己的軍工生產的情況透露給了巴方。
周恩來曾表示,給巴基斯坦的援助不要補償,但對外要有合同做幌子。
巴基斯坦要援助,實際上是在為對印度的戰爭做準備。
可以說是歷史性的訪問
1962年的中印戰爭中印軍一瀉千里,給了巴基斯坦印軍不堪一擊的印象。而巴基斯坦則自認在50年代得到了更多美式裝備,戰力強於死敵。據此,巴基斯坦軍方認為,
應當趁印度虛弱時速戰速決,解決克什米爾問題。
這個時間點就在1965年。
可他們沒想到的是,中印戰爭後,
印度
得到了大量的蘇聯援助
,中印衝突的損失迅速得到了彌補。而且在雙方熟悉的恆河和印度河流域作戰不比在藏南山地作戰,印軍即使不佔便宜也絕不吃虧。所以儘管在戰爭開始巴基斯坦佔了一些便宜,
但很快就
被印度反撲
,戰局一瀉千里。
狹長的西巴基斯坦面對印度
還是過於脆弱了
在巴基斯坦冒險失敗之際,
中國又走到台前
,避免新朋友遭受更慘重的損失。
1965年9月4日,途徑巴基斯坦的中國外長陳毅在記者招待會上表示:
完全同情和支持巴基克什米爾人民反抗印度殘暴統治的正義鬥爭
,並認為克什米爾
問題應由克什米爾人民的願望解決。
這完全是站在巴基斯坦一邊,因為巴基斯坦素來主張克什米爾問題由當地公投解決,但印度堅決不準(因為當地多數居民是穆斯林)。
克什米爾地區過於複雜
以後會單出文章來講
9月6日,巴基斯坦連戰皆敗,印軍反殺入本國境內時
,中國外交部門開始頻繁的發布各種聲明
,批評攻擊印度,甚至指責印度對巴基斯坦的進攻是赤裸裸的侵略。
9月8日,
聲明升級為照會
,並提及印度必須撤走在中國-錫金
(當時還是一個獨立國家,但為印度控制)越界的全部非法工事。顯然這是在印度的中印邊界方向給印度以壓力。
同樣的做法
印度不會只用一次
9月16日,中國發布了一個最後通牒式的照會,聲稱如果3日內,印度不拆除錫金邊界的跨界非法工事,
由此產生的嚴重後果,就將全由印度負責。
這個帶有具體時限的照會非常強硬,是印度不能不顧及的。
與此同時,中國也緊急給予巴基斯坦軍事物資援助。
錫金如今去哪了
根據目前解密的資料雖然沒有給出中國支援裝備的具體數目,
但送出的無後坐力炮就有上百門一項
,就能看出端倪。有些巴方看中的武器,比如中國的新型坦克,在當時中國存量不多,周恩來總理甚至特批從現役部隊中直接調撥。
至於
開放軍事基地讓巴軍方參觀
,並詳細回答其詢問,更是不在話下。
1965年3月巴基斯坦總統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
劉少奇、周恩來到機場迎接
終於,在中國的外交壓力和軍事援助之下,9月23日,第二次印巴戰爭實際停火。第二年兩國簽署了
《塔什干條約》
,雙方重新回到了開戰之前的邊界上。
印巴簽訂塔什干宣言
雖然巴基斯坦的軍事冒險遭到了慘敗,
但中巴關係卻經受了考驗,成為真正上的事實盟友。
從此之後一直延續了下去,且經受住了此後數十年兩國政治風雲變化的考驗。
巴基斯坦之所以會成為巴鐵,並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因為
共同的戰略利益
而互相接近的結果。這是考慮中巴關係不可忽略的一點。
中國主導的一帶一路節點
瓜德爾港
而兩國官方層面的友好關係傳遞到了兩國民間,才有了各種中巴友誼的新聞報道。尤其是巴基斯坦,在與印度的競爭中處於弱勢一方,更加需要外界援助,所以各種友好表示更多一些。
但網上的
部分報道仍然過於誇張
,明顯不符合兩國人民交往的實情。中國人訪巴之前,還是要做好確實的功課,不可因為這些誇張的宣傳而過高期待對方的友好程度。
END
擴展閱讀
我局更多觀察文章,戳下面
▼
國家:巴西 | 泰國 | 印度 | 日本 | 越南
省區:安徽 | 廣西 | 河北 | 河南 | 山東
城市:廣州 | 蘇州 | 杭州 | 黃石 | 玉門


※因羅興亞人問題遭國際組織和聯合國的指責,緬甸在修軍事基地?
※為什麼有的國家選擇小城市當首都?
TAG:地球知識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