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當女人脫掉Bra時,她在脫掉什麼?

當女人脫掉Bra時,她在脫掉什麼?

原標題:當女人脫掉Bra時,她在脫掉什麼?



是的,這是標題黨。


但也不是,我們打算


嚴肅認真地和大家討論下這個話題:

「當女人脫掉Bra時,她在脫掉什麼?」



藝術家宋紫卉作品


要討論內衣的意義,


我們似乎要先給它一個社會語境,


於是,我在微信里


以「內衣」為關鍵詞搜了一下,


搜到的內容很精彩,


我簡單做了下閱讀理解:


??


蕾絲內衣 = 性暗示?



??


不穿內衣(也)= 性暗示?



??


內衣不性感 = 沒有愛情


不得不說,從這些標題來看,


在中國當一個女人真難:

在你的少女時代,你要隱藏自己的性魅力


——一旦開始發育就要穿上小背心,


但最好純潔得連蕾絲花邊都不要有。



某品牌的少女內衣


而當你進入婚姻競爭市場後,


你就要充分展示自己的性魅力了


——不能不穿內衣,那和浪蕩不遠,


但也不能隨便買大媽式樣的內衣,


那樣你會被教育差不多放棄自己是個年輕女孩了


某品牌的性感內衣


這些,都是理所應當的嗎?


這些觀念從哪裡來?


又將往哪裡去?


一場回顧內衣發展史的展覽


或許能幫助你回答這些問題


百年摩登的密語


歐美古典內衣臻品展


(具體信息見文末)


?? ● ??


對中國人來說,bra是舶來品


bra是法語Brassière的縮寫



民國時期的胸罩廣告


?


第一件現代化文胸出現在1889年巴黎世博會,


由赫米尼·卡多爾(Herminie Cadolle)發明,


很有趣,第一件bra名為「舒適」


畢竟和它的前身:緊身胸衣(Corset)相比


它已經舒適很多了


?


我們經常能在影視作品裡看到的


歐洲貴族婦女拚命把自己塞進胸衣的場景:




《加勒比海盜》截圖


「告訴你了這是倫敦最流行的款式」

「那麼倫敦的女人一定不用呼吸」


歐洲的緊身胸衣興於文藝復興,最初的用途是修正體型,保持貴族挺直和優美的儀態(區別於其他階級),之後發展為愈演愈烈的縮腰。






原美術館此次展出的緊身胸衣


緊身胸衣絕配各類裙撐,如十八世紀的帕尼耶裙撐,十九世紀的克里諾里裙撐。裙撐可以視覺上讓下裝膨大化,從而更加配襯出女士的「纖纖細腰」,呈現其曲線之美。



原美術館展出的1770年的帕尼耶裙,著名絕代艷后,瑪麗皇后同款。


克里諾里裙撐



畢加索畫的Spanish Lady in Crinoline


1862年左右,克里諾林裙裙撐達到直徑1.80米,在地面上的面積將近2.5平方米,為了美,女性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事故常常發生:每天都有穿克里諾林裙撐的女士們捲入馬車,或者被各種機器傷害的事故,還有火災,是最大的危險。


緊身胸衣也嚴重影響了女性的正常體態:



?


從這個角度來看,


文胸的確可以稱之為「舒適」。

1913年,據說是為了讓


自己面料輕薄的新晚裝在晚宴中更加奪目,


紐約社交名媛瑪麗(Mary Phelps Jacobs)在女僕的幫助下


即興用兩塊綢帕和絲帶打造了一種新式內衣:



這個設計理念被華納內衣公司所購買,


第一批批量化生產的文胸開始廣為營銷。



?


一戰後的時髦是Flappers(輕佻女子),


她們是那個時代的新女性,


不再遵從過去強調女性曲線美的傳統審美,


她們畫濃妝,梳妹妹頭、穿寬鬆剪裁的H裙,


聽爵士樂,性開放,駕駛汽車……


張揚地表達他們對社會舊習俗的蔑視。




Coco Chanel就是那個時代的icon


這時的文胸變成一條綁帶,由很輕薄的面料製成:薄紗,帶花邊的絲綢,為了營造一種胸部扁平的效果。



遺憾的是,


Flappers只限於富裕階層而未走入普通百姓。


值得一提的是,


那個時候的中國正在展開天乳運動——


中國傳統審美中一直以小胸為美,


「蔥綠抹胸,一痕雪脯」


當時的女子習慣用白布束胸,稱之為「束奶帕」


在新思潮的影響下,政府開始提倡放胸,


提倡放開束縛胸部的白布,不穿內衣,


讓乳房自由生長


當年稱為「天乳運動」

1927年,政府倡導「天乳」,反對束胸,對於不執行放乳政策的,要進行罰款。衛清芬女士大著膽子扔了束胸帶子,那個時候還沒有胸罩,要麼束胸,要麼就光著身子穿一件衣裳,搶眼得很。剛好又被公公看到了,立馬將衛清芬的丈夫叫到正房裡又訓了一頓。因為公公的反對,衛清芬女士才放了幾天的天乳,又束了起來,結果上街時被女警察檢查到,屬於違反政府令,罰款50塊大洋。夫妻倆將罰款條拿給公公看,公公嘴還硬,「罰就罰,我還出不起這錢?」同時叫兒子不要讓媳婦上街,惹人眼睛。然而,躲是躲不過去的,某天,一個婦女組織上門來檢查,發現衛女士還束著胸,又罰款50塊大洋。這下老公公心疼起錢來了,嘴上不說,可此後再也不過問衛女士束胸不束胸了。


(文白《追逐的狂潮》)


上海剛創刊的時尚雜誌《良友》刊出了胸罩專題,


介紹歐洲女性胸罩的式樣與使用方法。


這像重磅炸彈在時髦女性中開了花。


滬上百貨紛紛引進這些「舶來品」,


將其擺放在櫥窗最醒目位置。



著胸罩的阮玲玉


?


文胸漸漸流行開來,30年代,


KESTOS 品牌開始商業化推廣


一種以兩個三角形的布料連接作為模版的文胸款式。


之後文胸硬化,罩杯的測量開始規範化,


出現了我們所熟知的由撐骨、襯墊等要素


組成且以A/B/C/D字母劃分的文胸標準。




50年代,文胸開始出現尖頭的樣式。



?


1968年對內衣界來說應該是一個壞消息。


隨著女性地位和女權意識的提升,


美國爆發了反對美國小姐大賽的抗議活動:


當時反對美國小姐選美大賽的女性們


「自由垃圾桶」之中扔了許多東西:


高跟鞋、化妝品、女性雜誌、束腰帶,


還有(本來應該算自由之路上的短暫成果的)文胸。




?


一方面,文胸市場在迅速擴張,



在少女內衣受歡迎之前,


未發育完全的女孩只穿著衣服下面的弔帶衫。


但隨著胸罩越來越流行,


60年代開始,各公司開始向年輕的觀眾推銷胸罩,


為他們的「大女孩」胸罩做準備。


據市場研究公司 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


最新報告,到2024年,


全球內衣市場將從 2015年的 331.8億美元


增長至 558.3億美元。




「維多利亞的秘密」是美國最大的女性內衣品牌,其主辦的維密秀也是全球最熱門的時尚秀場


但另一方面,關於女性


是否必要佩戴文胸的討論和爭議越來越多:


有人質疑,作為哺育嬰兒的器官,


乳房不該視為不雅的標誌或需要遮擋的性器官。


還有人質疑,


不適當的胸罩可能會增加患乳腺癌的幾率,


也有科學研究聲稱,


戴胸罩並不能防止地心引力和衰老帶來的胸部下垂。



事實上,模特們並不需要穿bra就很美吧,美好身材怎麼可能靠穿bra穿出來呢???♀?


在西方文化中有相當一部分女性選擇不穿bra,


其中不乏諸多名人:




從2011年開始,


每年的10月13日被倡導為「No bra day」



當天,許多女性


會在社交網路上曬出自己不穿bra的照片:



所以不穿bra是不是未來的趨勢?


也許你可以邊看展邊思考:



百年摩登的密語


歐美古典內衣臻品展


時間 : 2018年03月24日 ~ 2018年05月24日


周二至周日 10:00am - 21:00pm


地點 : 重慶市南岸區南濱路中段 原·美術館


費用 : 30元


本次展覽由法國內衣博物館「巴黎絲綢之夜(Nuits de Satin Paris)」特別支持,展出了超過百餘件的古董級內衣藏品,上至內衣裙衫、緊身衣、胸衣,下至吊襪帶、泳衣,這些歷經兩個多世紀沉澱的女性陪伴者,講訴了頂級製作工藝與女性的思想變遷史。


購票鏈接:


微店


大麥網


最後,我們問了策展人鄭凌波幾個問題:


象外 X 鄭玲波


象外:在展覽前言里你提到「說這場展覽是生活的藝術,同時亦是兩性社會關係的物化體」,請問你覺得在兩性社會關係里,內衣象徵了什麼?或者說扮演了什麼角色?


鄭玲波:廣義的內衣有內衣裙衫、緊身衣、文胸,褲襪,睡衣等 ; 現當代所謂的內衣,主要指文胸Bra。我們中國女性現在所用的文胸是國際性的,此類文胸從歐美緊身胸衣演變而來。這個知道的人不多。



胸部是區別男女性別特徵之重點,女性的胸部有性吸引力,有育兒的使命,所以對其需要保護並重視;腰部的纖細能呈現出臀部輪廓,細腰圓臀也是女性的曲線美。這些都對男性有著極大的吸引力,是人類自然的本性。物種需要通過繁殖來繼續存在。


內衣里的緊身胸衣最能突出女性特徵,這就是為何現今它經常被視為情趣用品。當代的文胸Bra,以及束腰短褲,也可塑形並增強女性特徵。其實女性對自身性別的強調,其一出於自我認可與愛護,以及對美的追求(許多內衣精美得如藝術品),這是好現象 ; 其二為悅己者容或取悅異性朋友,也是正常並自然的做法。


兩性間,當女性面對異性脫去內衣即最後那道防線之際,是否心理上的變化才是最重要的 ? 是。所以內衣既有外形上的維護與呈現之實用價值,也有精神上的重要意義。


很多事情宏觀地看,便很簡單。兩性關係沒什麼高深,就是基因和需求,自然的演化與規律。然而人作為有思想的高等動物,會將生活物化並升華為藝術。經過時間的沉澱,自然就有了歷史,成了文明。所以內衣當然也有其歷史和文化意義。


歐洲的緊身胸衣興於文藝復興,最初的用途是修正體型,保持貴族挺直和優美的儀態(區別於其他階級),之後發展為愈演愈烈的縮腰。緊身胸衣絕配各類裙撐,如十八世紀的帕尼耶裙撐,十九世紀的克里諾里裙撐。裙撐可以視覺上讓下裝膨大化,從而更加配襯出女士的「纖纖細腰」,呈現其曲線之美。早期這些所謂的內衣,其實更是對外衣輪廓而言的內部構造,所以為什麼我對它們更喜歡用「內里」而非「內衣」這個詞。兩次世界大戰對西方的經濟和文化產生了重大的影響,特別是一戰。內衣也順應著時代而演變,包括上世紀六十年代末的女權運動要用廢棄內衣的方式來作為對男權社會的反抗……幾個世紀以來,內衣的演變不但有形式上的變化,也反映了社會經濟與文化的變化,以及思想的發展。內衣不僅限於Bra,它是廣義的。這些在展覽里都有解說。歡迎大家到美麗的原美術館現場參觀。



象外:覺得女性和內衣之間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在我看來,因為沒經歷過去Bra運動,在中國女性眼中Bra更多像她們不得已維持的女性身份的象徵——一方面會被「要挺拔、要聚攏」的Bra的消費廣告吸引,一方面又喜歡「一回家就脫Bra」。你怎麼看待這一點?同樣作為一名女性,你個人和它的關係是怎樣的?


鄭玲波:現在的女性回家後為了舒適脫下Bra,與當時西方的女權運動通過以廢棄內衣的方式來作為對男權社會的反抗,有相似的表象,但背景與含義不一。女權運動主要是為了爭取更多女性的權益和自由,從早期爭取選舉權,離婚權,要求同工同薪,到後來的合法避孕和墮胎等,有普遍的社會意義。女權運動的不少案例相當激烈甚至有過暴動和流血事件。西方女性長期經受了緊身衣的苦,更能體驗內衣即使是簡潔的Bra對女性束縛的某種潛在涵義,所以才有廢棄內衣之舉。相比之下,中國的女性在內衣上沒有經歷過太多苦(中國的裹小腳與西方的緊身胸衣有一比)。


如前題所言,內衣作為女性最貼身的衣服,猶如外層肌膚,除了實用價值,其實還有重要的思想和精神上的意義。


本人對於Bra的經歷?我出生於七十年代末,那個時候中國剛好改革開放,是新舊文化激烈碰撞的年代。某些傳統文化對女性依然有些許壓抑,而且男尊女卑的思想在還殘留著。我對自己的青春期感到過彷徨甚至恐懼,曾通過束胸的方式希望保持中性體態。除了個人比較叛逆的個性外,也可能是當時社會對性教育的缺乏而產生的感受。之後的轉折就是成年時對於自己女性身份的接納,二十歲開始選擇舒適的Bra,三十歲後選擇精美甚至性感的,現在回歸到舒適實用型的。好像一個輪迴,不同年齡階段有不同的心緒而導致多樣的經歷。


女孩成長為女人關鍵的一步,啟始於對自己性別的認可與欣賞。要懂得繼續愛護自己,無論是外表,抑或心靈。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象外 的精彩文章:

TAG:象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