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用一天的時間,漫步乾隆曾流連過的古鎮

用一天的時間,漫步乾隆曾流連過的古鎮

清代的乾隆皇帝學識淵博,擅長作對子,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但是你知道嗎?在一次南巡中,乾隆途徑江蘇淮安的一處小飯館,一位小姑娘隨口出的上聯,竟然把他給難住了!

而這處把乾隆難住了的小飯館,就位於江蘇淮安的河下古鎮里。

河下古鎮

這是一處走過了2500年歷史的滄桑古鎮,在古時候,河下因運河而興盛,是重要的商埠勝地。

舌尖上品嘗河下古鎮的味道

而文章開頭所說的小飯館,便是位於河下古鎮的「文樓」。文樓建於清朝道光八年,距今已有將近200年的歷史了。

當年的文樓還是一所名不見經傳的小樓,乾隆下江南經過這裡時,聽當地人說這裡的「賭食」文化很有趣,只要賭勝便可免去客人的酒食費用。乾隆叫上大學士紀曉嵐一起,來到了小樓一探究竟。剛一進門,就聽一位小姑娘聲音洪亮地隨口道出了一句上聯:「小大姐 上河下 坐北朝南吃東西」,這一句,人物、地點、上下、東西、南北一一包括,二人苦苦思索而不得下聯,便爽快買單請客,並賞賜小樓「文樓」的雅名。

當年小姑娘的這句對聯,則印在了文樓大門東面的柱子上,而西面的柱子仍然空白。聽當地導遊說,乾隆二人當年其實已經想出了下聯,但是佩服小姑娘十分機靈聰慧,便默契著沒有說出來。

來到文樓,一定要嘗嘗名聲響亮的「蟹黃湯包」。淮安的蟹黃湯包,最有名的,當然要屬古鎮文樓。從製作餡料,到麵皮的考量,再到蒸制出鍋,每一步,都有著嚴謹的要求。其皮薄如蟬翼,吹彈可破,而內餡湯汁濃郁,以蟹黃、肉皮、雞丁、肉塊、蝦米、竹筍、香料,紹興酒組合而成,飽滿香醇,十分誘人。

淮安蟹黃湯包的吃法也有講究: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後喝湯,最後一掃光。來到文樓,你一定不要錯過。

此外,文樓還有大煮乾絲、淮安軟兜、平橋豆腐、文樓卷煎等當地特色菜,值得品嘗,來河下古鎮不妨可以試試。

古鎮上隨處可見淮安當地有名的「茶饊」,古時的河下人有「吃早茶」的習慣,每每要上茶館,沏上蓋碗茶,一份茶饊,或者燒麥、蒸餃之類,可謂享受。

經濟不充裕的時期,茶饊也是難得的美味。家家戶戶視其為珍饈,在值得慶祝的日子才會吃。如今日子越過越富足,當年的美味變成了大街上隨處可見的小吃。

油炸的香味順著風的方向飄向古鎮的街頭巷尾,混雜著人們窸窸窣窣的交談聲,或沉重或輕盈的腳步聲,遠處嬰孩隱約的啼哭聲,將古鎮的煙火氣升華到了極致。

雞絲辣湯,還有長魚面,王興懋醬園,挑擔水糕……古鎮上的特色小吃還有好些,若你還吃得下,不妨都去嘗試一下,於舌尖上品味河下古鎮的味道。

腳步感受河下古鎮的滄桑

吃飽喝足,才開始認真打量這座古老而滄桑的古鎮。街上的建築很古樸,經歷過風雨的木質門上滿是滄桑的痕迹,褪色的對聯已破碎不堪,雖無年代可言,卻仍舊為古鎮增添了一絲古樸的韻味。

明清時期,河下古鎮是淮北鹽運分司所在地,很多鹽商都在這裡經營店鋪。因倚靠運河,河下也是漕船零部件配套加工基地。由此可見當時的繁華盛景。

不同於全面開放的熱門古鎮,河下古鎮的商業氛圍並不濃郁,轉過一條小巷,或許你還能看到當地的居民,搬著一把椅子,沿街而坐,圍棋相樂,愜意得很。

熙熙攘攘的人群、當地居民樸實的笑容、街頭的一排排紅燈籠……漫遊河下古鎮,恍惚間真的有一種夢回古時的錯覺,這裡,似乎恢復了的往日繁華。

路兩旁是一排排古老的建築,磚木結構看起來結實而富有特色,腳下是年代感十足的石板路,光滑圓潤的質感、縱橫的紋路和車轍的印跡無聲地訴說著歷史的存在。

河的對面是吳鞠通中醫紀念館內的踞花樓。河下人吳鞠通,是我國清代著名的中醫溫病學家。靜水假山,雕花木樓,如此美景完全不輸江南的古鎮。

走到河下古鎮打銅巷的尾端,便是吳承恩的紀念館了。這是一組具有明代建築風格的園林,亭台樓閣、假山細水,靜謐雅緻。

門房、客房、軒廳、舫橋一一遊覽,看著慈祥而莊嚴的吳承恩雕像,不禁感慨,一部流傳千古的魔幻大作《西遊記》,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被完成的呀。

河下是一個人傑地靈的福地。光是明清時期,這裡出過67名進士、123名舉人、12名翰林,有「進士之鄉」之稱。

這樣想著,心中便不自覺多了幾分敬畏。在河下古鎮閑逛著,感受著處處可以覓得的古樸和滄桑,不知不覺日落西山,一天的河下之旅就這樣划上了圓滿的句號。

兩千多年的歷史積澱,文豪輩出的文化底蘊,商賈林立的運河街景,熙熙攘攘的人間煙火氣……

這裡,可能不是那麼熱鬧,可能不是那麼精緻,可能還多了些許破敗,但這裡,就是一直古樸而溫柔的河下古鎮。

Tips:

河下古鎮門票價格:免費

景區開放時間:全天

乘車路線:

淮安出發:淮安市中心乘坐8路、69路可直達河下,楚州區、楚州汽車站、周恩來紀念館乘坐60路、63路,到河下或府前路車。

自駕路線:長深高速公路 → 寧連公路/京滬高速公路 → 迎賓大道 → 城西北路,最終轉入翔宇大道即可。

本文為江蘇微旅遊原創內容,圖片來自:@陸建華攝影,@阿健ZJIAN,@liusu7,@luna路漫漫,@在別處的完美生活,@啃泥亞平臉人,@鄧歡。僅作分享之用,文章及圖片版權屬於原作者。如需轉載請聯絡江蘇微旅遊授權,並在文章頭部完整標註以下信息,否則視為抄襲。若微信內容發現錯誤,請第一時間私信「江蘇微旅遊」或聯繫小編電話:025-84600921-8155,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來源:江蘇微旅遊(微信號:jiangsutour)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乾隆 的精彩文章:

乾隆讓位時想反悔,此人為討好嘉慶竟進宮索要玉璽
乾隆寫了四萬多首詩,為何鮮為人知?網友:哪是寫詩,完全是垃圾

TAG:乾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