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依止師友勤修學,共享法喜真安樂

依止師友勤修學,共享法喜真安樂

皈依後,我們要依止師友,如理勤行,才能真正得到皈依的利益,真正得到殊勝的安樂。

寺廟是僧俗二眾的修行場所,是很好的學習環境,所以我們需要常來寺廟接受佛法的熏陶。大家在寺院得到的喜悅跟在社會上和家裡得到的快樂是不一樣的。比如很多人都靜靜地坐在佛堂里,雖然氣候非常炎熱,又沒有空調,但大家的內心非常寧靜、清凈,對佛法充滿了渴求和虔誠,心情非常輕鬆自在、舒暢、愉悅,充滿了法喜。如果換到社會中的一個場所,或者在家裡,同樣的條件,大家就很難保持寧靜、愉悅,反而會很躁動、吵鬧。寺院具有佛法的力量,能讓我們真正地面對自己,能讓我們內心寧靜,能讓狂妄的、散亂的、迷失的心靈寂靜下來,找到真正的自己,找到生命原有的狀態。

佛教是一種信仰,寺廟和居士之間是信仰的關係,不是社會組織的關係,寺廟給大家的是生命上的輔助、幫助和提升。作為一名皈依三寶的佛教徒,為了得到佛法真實的利益,應該經常來參加寺廟的活動和課程。即使世俗事務繁忙,不能常來,但是至少應該每月一次,或一年中至少要有一段時間到寺廟進修。如《優婆塞戒經》說:「若優婆塞(居士)常能出至寺廟僧坊,到已親近諸比丘等。既親近已,諮問法味。既問法已,當至心聽。聽已受持憶念不忘,能分別義。分別義已,轉化眾生。是名優婆塞自利利他。」(卷第六)

學佛法不是為了了解一些概念、懂一些佛教常識而已,更不是燒一炷香、磕幾個頭,就能得到利益。只有我們按照菩薩的教導去做,菩薩才會保佑我們。菩薩教導我們應該怎樣對待父母,應該怎樣對待家人,應該怎樣為人處事,我們做好了,自然就會得到好處,這是必然的。如果我們不按菩薩的教導做,乃至違背菩薩的教導,那麼菩薩也是保佑不了我們的。如《優婆塞戒經》說:「受三歸已,造作痴業,受外道法、自在天語。以是因緣,失於三歸。若人質直,心無慳貪,常修慚愧,少欲知足,是人不久得寂靜身。若有造作種種雜業,為受樂故修於善事,如市易法,其心不能憐愍眾生。如是之人不得三歸。……因修善業,得大自在。得自在已,眾生親近。復為宣說善業因緣,善業因緣故得自在。一切眾生皆由修善業因緣故,得受安樂。」(卷第五)

大家皈依之後都是三寶弟子,都是佛法上的兄弟,彼此住得比較近的居士,可以在一起交流佛法。自己解決不了的種種問題,無論是學習上的、生活上的、工作上的、單位上的、家庭上的、學校上的、社會上的,大家都可以一起交流,互相勉勵、互相體諒、互相關懷、互相幫助。慢慢地就會感受到佛教大家庭的溫暖,遇到問題也會容易得到別人的幫助。這樣,自己的生命品質就能夠越來越得到提升,家庭也會越來越和睦,社會也就越來越和諧。這就是我們受皈依的目的,也是佛法的本意。

若能如理皈依三寶、依法修行,我們的生命一定會越來越增上、越來越殊勝,我們的人生一定會越來越美好、越來越快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五台山文殊道場 的精彩文章:

經常念佛,你會得到這些果報……
居士如何如律如法護持三寶?

TAG:五台山文殊道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