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丁玲與馮雪峰:世界上只有一個人是我所愛的

丁玲與馮雪峰:世界上只有一個人是我所愛的

1976年1月31日,馮雪峰在北京去世。他去世時,丁玲在山西鄉下,接到友人的來信時,丁玲「墮入了深深的迷惘,感到無限的悲愴」。

(馮雪峰(左)丁玲(右))

在丁玲與胡也頻相愛的時候,馮雪峰闖入他們的生活。丁玲寫小說,又想學日語,這時朋友推薦馮雪峰作為丁玲的日語老師。

馮雪峰,1903 年出生於浙江義烏,認識丁玲時,他已經是小有名氣的「湖畔詩人」,當時在北京大學自修日語。在丁玲眼中,馮雪峰很醜,也很窮,是一個典型的鄉下人,但是丁玲也認為馮雪峰是她所有朋友之中特別有文學天才的一個。

馮雪峰當時已是共產黨員,他幫助丁玲補習日語,也向丁玲傳播著革命文學的相關理論。丁玲虔誠地聽著,內心也萌發著革命的信念與理想。丁玲剛剛寫完小說《莎菲女士的日記》,就拿來讓雪峰評論這篇新作的優缺點。雪峰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讓丁玲感到雪峰確是自己的知音。

丁玲對馮雪峰感情,也給敏感的詩人胡也頻帶來極大的痛苦。他曾在《自禱》中傾訴:

呵,被打擊的心,我願你常為歡樂之家,不受苦惱之光的芒刺,倘若發現了不幸之事實,亦願你如聖者不計較其惡意之分量。

1927年底馮雪峰離開北京到達上海,不久丁玲與胡也頻也到達上海。丁玲與馮雪峰的感情日益膠著,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他們三人在杭州西子湖畔租房共同生活。這種難堪的局面維持不到一個禮拜,胡也頻便堅持不住了,跑回上海向沈從文「訴苦」,經沈從文勸導後回杭州。這時,馮雪峰接受組織安排,回故鄉浙江義烏從事地下工作。他們之間的感情風波才暫告平息。

(丁玲與胡也頻1926年6月在北平的合影)

胡也頻犧牲之後,馮雪峰前來安慰丁玲。丁玲與馮雪峰的愛情有再度燃起之勢,只是這時馮雪峰表現很理智。

馮雪峰此時已是有婦之夫,而且還有一個一歲多的女兒。他的妻子是他的學生,他們之間有一定的感情基礎。他告訴丁玲他不能丟棄她們母女而只圖自己的幸福。

這時,丁玲的失落之情可以想像。據說她經常夜晚跑到馮雪峰的住所樓下張望,盼望著馮雪峰能走到樓下見上一面,直到看到馮家關上燈,她才獨自離開。

關於這段情感,丁玲曾經給馮雪峰寫過一首詩——《給我愛的》,發表在《北斗》創刊號上:

沒有機會好讓我向你傾吐

一百回話溜到口邊又停住

你是那麼不介意的

不管是我的眼睛或是我的心。

馮雪峰的「不介意」讓丁玲痛苦萬分,但是她只能通過詩歌傾訴自己內心的衷曲。

1933 年5 月,丁玲被國民黨中統特務秘密綁架。在她失蹤之後的幾個月里,馮雪峰與樓適夷等人在她的遺稿中找到一封丁玲寫給馮雪峰的信。為了紀念當時傳說已經遇害的丁玲,馮雪峰把這封信以《不算情書》為題,發表在當年9 月出版的《文學》雜誌上。這封寫於1931年8月的信,是丁玲在特殊的歲月、特殊的環境下對雪峰情感的記錄。

然而我自己知道,從我的心上,在過去的歷史中,我真正地只追求過一個男人,只有這個男人燃燒過我的心,使我起過一些狂熾的(注意:並不是那麼機械的可怕的說法)慾念,我曾把許多大的生活的幻想放在這裡過,也把極小的極平凡的俗念放在這裡過,我痛苦了好幾年,我總是壓制我。

我用夢幻做過安慰,夢幻也使我熱血沸騰,使我只想跳,只想捶打什麼。我不扯謊,我應該告訴你,我現在可以告訴你了(可憐我在過去幾年中,我是多麼只想告訴你而不能),這個男人是你,是叫「××」的男人……

我常常想你,我常常感到不夠,在和也頻的許多接吻中,我常常想著要有一個是你的就好了。我常常想能再睡在你懷裡一次,你的手放在我心上。尤其當著有月亮的夜晚,我在那些大樹林中走著,我睡在石欄上,從樹葉子中去望著星星。我的心跑到很遠很遠,一種完全空的境界,那裡只有你的幻影。……

一夜來,人總不能睡好,時時從夢中醒來,醒來也還是像在夢中,充滿了的甜蜜,不知有多少東西在心中洶湧,只想能夠告訴人一些什麼,只想能夠大聲地笑!只想做一點什麼天真、愚蠢的動作,然而又都不願意,只願意永遠停留在沉思中,因為這裡是滿佔據著你的影子,你的聲音和一切形態,還有和你的愛。

我們的愛情,這隻有我們兩人能夠深深體會的,沒有俗氣的愛情!

我望著牆,白的;我望著天空,藍的,我望著冥冥中,浮動著塵埃;然而這些東西都因為你,因為我們的愛而變得多麼親切於我了呵!……可是文章寫不下去,心遠遠飛走了,飛到那些有亮光的白雲上,和你緊緊抱在一起,身子也為幸福浮著……

這篇熱情奔放、大膽潑辣的情書,被後來香港學者司馬長風稱為「這可能是中國女性最赤裸的自白。但沒有一點肉麻和卑污的感覺,被她純潔的虔誠的情思所牽引」。

丁玲對馮雪峰愛的傾訴只能到此為止,最終馮雪峰的理智還是讓這段感情沒有繼續下去。在風雨如晦的歲月里,有情人最終未成眷屬,對後人來說,不知是幸還是不幸。

這段似乎很隱秘的戀情,丁玲沒打算把它隱藏起來,1936 年10 月,丁玲脫離國民黨的囚禁,從南京來到上海。當時良友出版公司的老闆趙家璧正在為她出版《意外集》,丁玲也把《不算情書》收了進去,這是她與馮雪峰戀情的見證。後來在陝北,丁玲更加坦蕩,她在接受美國記者斯諾夫人採訪時談起過這段感情:

我從未和胡也頻結過婚,雖然我們住在一起。一天,有個朋友來到我們家裡,他也是詩人,他生得很醜,甚至比胡也頻還要窮。他是一個鄉下人的典型,但在我們許多朋友之中我認為這個人特別有文學天才,我們一同談了許多話。

在我一生中,這是我第一次看上的人。這人本來打算到上海去的,但他現在決定留在北京。我不同意這個,而要他離開,於是,他離開了。兩星期後我追了去——胡也頻也追了來。

我們一同在上海只不過兩天時間,我們三個決定一同到杭州那美麗的西湖去,這在我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局面。雖然我是深深地愛著另外那個人,但我和胡也頻同居了許多時候,我們彼此有一種堅固的感情的聯繫。如果我離開他,他會自殺的。

我決定不能和我所愛的人在一起,對他說:雖然我們不能共同生活,我們的心是分不開的;又說,世界上只有一個人是我所愛的,無論他會離開多麼遠,這個事實可永遠不會改變。所以我們的愛只能是「柏拉圖式」的了。

這決定使他非常悲哀,所以我終於不得不拒絕和他見面,把關係完全切斷。我仍然和以前一樣愛他,但把這個連他都保守了秘密,退回了他的全部的信。關於這個人我不再多說了,雖然這故事現在已是一個公開的秘密。

「皖南事變」之後,馮雪峰在家鄉浙江義烏被捕,後來被關進上饒集中營。馮雪峰在獄中受盡虐待與折磨,幾次差點死去,卻奇蹟般生還。

在獄中,他曾向他的獄友也是畫家賴少其袒露心跡:他總是夢見一雙美麗的大眼睛,是那雙美麗的大眼睛支撐著他、激勵著他渡過難關。後來賴少其根據他的描述,畫出了這雙美麗的眼睛。1949年7月,第一次全國文代會在北京召開。賴少其在文代會上第一次見到丁玲,他馬上領悟到:呵!這不是雪峰心中的那雙大眼睛嗎?

(馮雪峰)

馮雪峰被捕時,丁玲已在陝北延安。在延安,曾有人問丁玲:你最懷念什麼人?丁玲回答:我最紀念的是也頻,而最懷念的是雪峰。

1957年的反右運動,丁玲與馮雪峰一起被打成「右派」,共同經歷人生的逆境。在一次作協批判兩人的黨組擴大會議上,馮雪峰發言,丁玲忽然插話:「我知道,你那樣講,是為了維護我!」本來殺氣騰騰的會場,瞬時沉默一片。後來丁玲的秘書張鳳珠回憶道:「我心裡真難過,都什麼時候了,還互相惦記著呢!」

1976年1月31日,馮雪峰在北京去世。他去世時,丁玲在山西鄉下,接到友人的來信時,丁玲「墮入了深深的迷惘,感到無限的悲愴」。

(丁玲)

丁玲復出以後,在回憶錄《魍魎世界》、《悼雪峰》等文章中,表達了對馮雪峰深深的懷念之情。

1986年春節,大年三十除夕夜,在協和醫院的病房裡,當她聽到王府井大街上陣陣鞭炮聲,深情地對她身邊的親人說:雪峰就是這個時候死的。

本文摘自《何處相守 何來相安》

作者:謝一葦

出版:九州出版社

——END——

文學的力量!

葉聖陶、魯迅、胡適、沈從文、余光中

泰戈爾、雨果、歌德、高爾基、海明威....

大師遠去,再無大師

時代需要他們的聲音

蝸牛簡介:愛閱讀,推廣著名作家們經典的文章,書籍,打開你我的心扉

喜歡閱讀的朋友,歡迎一起走進閱讀的世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毛筆書法愛好者 的精彩文章:

臧克家:說夢
冰心《童年的春節》

TAG:毛筆書法愛好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