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這一禪門宗派誕生最晚,認為人的佛性是「現成」的

這一禪門宗派誕生最晚,認為人的佛性是「現成」的

法眼宗,為五代清涼文益禪師所創,屬南宗禪青原行思法系,是中國禪門「五家」中成立最晚的一家。因五代南唐中主李璟賜謚為「大法眼禪師」而得名。

該宗提出「理事不二,貴在圓融」和「不著他求,盡由心造」的主張,其宗風特點是「對病施藥,相身裁縫,隨其器量,掃除情解」。

法眼宗祖庭——南京清涼寺

文益(885-958),俗姓魯,餘杭(今屬浙江)人。7歲出家,20歲受具足戒。初在鄮山(今浙江鄞縣東)育王寺學律,後南遊參長慶慧棱禪師,未悟。爾後參漳州(今福建漳浦)羅漢寺桂琛禪師,受心印。晚年住金陵(今江蘇南京)清涼院傳法,世稱清涼文益。著有《宗門十規論》傳世。

法眼宗以「一切現成」說為宗綱,有一則公案記述了這一宗綱:

有一天,文益約了兩位師兄弟結伴去參見羅漢桂琛禪師。桂琛問文益:「你準備到什麼地方去?」文益回答:「雲遊。」桂琛又問:「雲遊做什麼?」文益回答:「不知道。」桂琛讚許說:「不知道最為親切。」第二天,文益準備辭行,桂琛欲挽留但又不便明說,於是指著門前的一塊石頭對文益說:「我看你是懂得『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義理的,現在我問你,這塊石頭是在你的心外還是心中?」文益回答說:「在我的心中。」桂琛提醒他:「你出外遠遊應該輕裝才是,為何要放塊沉重的石頭在心中去雲遊呢?」文益無言以對,便留下來住了一個多月,可仍然未能契悟。此時,桂琛才對他說:「若論佛法,一切現成。」文益於言下大悟。

法眼宗傳人——純一法師

此後,文益著《宗門十規論》,批評了當時禪宗的10種流弊,對那些不懂裝懂,徒張聲勢,鼓唇搖舌,臆斷古今,妄測聖意,不通教典,亂加引證,棒喝亂施,真偽不分等加以指摘。同時,以「一切現成」為宗旨,提出了「理事不二,貴在圓融」,「不著他求,盡由心造」的禪法主張。

文益認為「理」和「事」的關係是:「理」和「事」是不可分割的,「理」離開了「事」,「理」則不能顯現;「事」離開了「理」,「事」就不能存在,兩者是統一的。

這是繼承了華嚴宗的「理事不二」說。他認為理事圓融不是人為的,本來就是如此,所以「一切現成」。這也是華嚴宗的思想之一。

禪宗法鼓海潮音

正因為「一切現成」,所以他反對在參禪證道過程中向外去尋求,因為言語文字和外在名相都是不真實的,只有內證本體心性,才能獲得真實的佛性。

總體看,在華嚴宗思想的影響下衍生出的法眼宗,逐漸地走向禪教兼重、互相融合,這也是五代之際佛教/佛學發展的大勢所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依他起 的精彩文章:

一文讀懂:世間的修行為何如此強調「忍」字
六祖慧能拜謁高僧,受到侮辱卻因此了悟禪機

TAG:依他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