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永不停止的顫抖?多一點了解,讓您從此不「帕」

永不停止的顫抖?多一點了解,讓您從此不「帕」

拳王阿里、希特勒、陳景潤、奧黛麗·赫本……

這一連串蜚聲世界的名字均折戟於一種疾病的麾下,它就是「帕金森病」。

對普通大眾而言,「帕金森病」像是個熟悉的陌生人,在當今網路興盛、自媒體活躍的時代,要聽聞「帕金森病」的名字並不是一件難事,但卻鮮有人深入了解它的「來龍去脈」、它的「隱匿多變」、它的「典型模樣」、它的「遷延不愈」以及它的「攻克法寶」,這些映射出一系列的疑問:

到底什麼是帕金森病?

那麼,什麼是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一種中老年人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疾病,主要影響中老年人,多在50歲以後發病。其運動癥狀表現為靜止時肢體不自主地震顫,肌強直、運動遲緩以及姿勢平衡障礙等,晚期會導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與此同時,病人的非運動癥狀, 如心理方面的問題如抑鬱、焦慮等也給病人及家屬帶來較大負擔。

最早是由英國內科醫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報道,歐洲帕金森病聯合會為了紀念他對帕金森病的貢獻,從1997年起,把每年的4月11日定為「世界帕金森病日」。

永不停止的顫抖?多一點了解,讓您從此不「帕」

據統計,全球有大約450萬帕金森病患者,近一半在中國。

目前,我國65歲以上人群總體患病率為1700/10萬,並隨年齡增長而升高,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

帕金森病主要有哪些癥狀?

運動癥狀:

震顫、肌強直、動作遲緩、姿勢平衡障礙

永不停止的顫抖?多一點了解,讓您從此不「帕」

非運動癥狀:

嗅覺減退、便秘、睡眠行為異常和抑鬱等

永不停止的顫抖?多一點了解,讓您從此不「帕」

什麼因素會導致帕金森病?

帕金森的具體病因不明,主要與年齡老化、遺傳和環境等因素有關,發病表面原因為多巴胺分泌不足所導致的。

永不停止的顫抖?多一點了解,讓您從此不「帕」

年齡老化:帕金森患者主要見於50歲以上的中老年中,年齡越大發病率越高。

家族遺傳性:有家族性發病的帕金森病患者家族,其親屬的發病率較正常人群高一些。

環境因素:環境中潛在的有毒物質,損傷了大腦的多巴胺神經元。

嗜酒、外傷、過度勞累及某些精神因素等也是致病的危險因素。一位平時愛笑的人突然總板著臉不笑了,平時很穩健的人突然出現手抖頭搖等癥狀的話,就一定要留意是否患上帕金森了。

得了帕金森病怎麼辦?

帕金森病能治癒嗎?

帕金森病目前還沒有辦法治癒,但可以通過合理的綜合治療,完全可以控制癥狀,延緩病情發展,多數病人至少在起病的最初幾年能夠正常地生活和工作,甚至幾十年都能生活自理。

帕金森病隱匿複雜,治療方案也要遵循「個體化」原則,且伴隨癥狀波動需要時間適時調整,因此早期就醫,定期複查,不適隨診就顯得尤為重要。帕金森病本身不致命,一般不影響壽命,通過採取內科治療、外科手術及其他中醫中藥、針灸、理療、康復相結合的治療方法,可大大緩解癥狀,讓帕金森病患者能夠獨立生活病保持較好的生活質量。但不管藥物、手術治療,均不能徹底根治,隨著疾病的進展,逐漸出現癥狀波動、異動症等併發症,故相關治療不僅要立足於當前,還要兼顧未來,儘可能讓「帕金森病」的黑暗來的更晚一些。

運動治療

① 呼吸訓練

患者仰卧體位,雙下肢膝關節屈曲,用鼻子緩慢的盡最大能力深吸一口氣使肚子慢慢的鼓起來,再用口緩慢的呼出氣體,肚子慢慢的凹下去,此時,可在腹部上放1KG的沙袋,體會吸氣、呼氣時腹部起伏的變化。

②面部訓練

帕金森患者多是面部肌肉僵硬,做一些面部動作的鍛煉是必要的。平時可對著鏡子做皺眉、緊閉雙眼、撅嘴、抿嘴、伸舌和鼓腮等動作。

③手部訓練

每天做手指抓飯、手指對手指等訓練,如果覺得這些較為簡單,可做些精細動作訓練,比如撿花生米等。

④步態訓練

大多數帕金森病患者都有步態障礙。步態訓練時要求患者雙眼直視前方,起步時先足跟著地,接著足尖著地,跨步要盡量慢,嘴裡輕念「一二一」的口號,兩上肢在行走時盡量前後擺動。

永不停止的顫抖?多一點了解,讓您從此不「帕」

⑤平衡運動訓練

雙腳分開25~30厘米,向左右、前後移動重心,並保持平衡。軀幹和骨盆左右旋轉,並使上肢隨之進行大的擺動,對平衡姿勢、緩解肌張力有良好的作用。

⑥語言障礙的訓練

患者常常因為語言障礙而變得越來越不願意講話,而越不講話,又會導致語言功能更加退化。因此,要堅持練習舌頭重複地伸出、縮回、左右移動。此外,唱歌可以鍛煉肺活量,改善說話底氣不足的感覺。

綜合:西安交大二院、蘭溪瑞康醫院、醫學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亦健康 的精彩文章:

李敖走了,奪走他的腦瘤該如何預防
春季養生,做到這5點就夠啦!

TAG:亦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