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為什麼部隊裡面老鄉這麼少?為了讓老鄉少點 我們奮鬥了幾千年

為什麼部隊裡面老鄉這麼少?為了讓老鄉少點 我們奮鬥了幾千年

講到中國軍隊近代以來為什麼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時,往往迴避不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高效完善的徵兵體制。經常也會有一些人問,部隊里的士兵為何都是來自五湖四海,每年徵兵結束後還要大老遠的分配到不同部隊,各省之間招兵不就行了嗎!

其實這個真不行,大家知道部隊是要共同去執行任務,如果各唱各調、各吹各號,顯然是行不通的。徵兵需要的強制力和募兵需要的社會信任,都依附於社會秩序,所以在中央政權還不夠強大的古代和近代,權力集中力度不夠,組織能力低下,皇權不下鄉,底層社會秩序很大程度是地方豪強控制的,國家徵兵必須藉助他們的力量,所以必須有當地豪強參與才能迅速徵兵。

再加上交通不便、信息不暢通,各地的風俗習慣方言也不相同,老百姓對外界很缺乏了解,如果國家派人想繞過地方世家豪族徵兵,就根本沒人搭理!三國時期,曹操起家的部隊就是他回自己老家招募的,部隊很多將領就是自家人,曹姓、夏侯姓都是如此。明治維新後,日軍也把某地徵召的兵員編入同一個聯隊,甚至一個師團從軍官到士兵都來自一個地方。

根源是從16世紀開始的。當時招募軍隊的辦法是任命一個貴族或者僱傭兵頭子做上校,然後讓這個上校去自己的家鄉招募人,招滿一個團的人就算組建一個團,這樣士兵自然就都來自同一個地方。不僅是日本,很多國家都是如此,美國南北戰爭時期著名的緬因州20團,就是由著名的北方軍將領,緬因州20團團長張伯倫組建的,他自己本身就是緬因大學的教授,戰後還擔任過幾屆緬因州州長,像這種社會地位極高的鄉賢才能募集到足夠的兵員。

英國有英軍蘇格蘭團、格洛斯特郡團等等這些部隊名字都是這麼來的,這個格洛斯特郡團名氣比較大,是一支王牌部隊,參加過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歷經數百次戰役戰鬥,戰鬥力頗強,該團在1951年臨津江戰役被中國志願軍以優勢兵力團滅。當然現在很多已經不再是一個地方徵招的士兵都編進一支部隊,不過部隊的名稱保留了下來。

打破鄉土觀念這種社會秩序,要麼有社會結構完全不同的現代社會,要麼有其他強有力的秩序構建。在中國歷史上,統一與分裂,中央與地方,政府與軍閥,向來是難以調和的矛盾。民國時國民革命軍除具有名義上統一的統帥外,實則內部派系林立、軍閥層出不窮,即便是規模十分弱小的民國海軍都有著閩、粵、北洋、東北等派系。

這樣的軍隊並沒有什麼政治理想,國家意識和政治意識都非常淡薄,其團體的組織和凝聚力,更多地依靠鄉土關係進行維繫,自然就不要提什麼團結作戰了,所以國軍打仗總會出現需要支援的時候,友軍巋然不動的情況。這首「孟良崮上虎賁垮, 千里馳援有天霞。

不是見死不相救, 奈何共軍有高達」的打油詩,就是網友們嘲諷國軍毫無組織性,根本算不上一支合格的近代軍隊。民國的統一隻是形式上的統一,並沒有完全消滅地方軍閥,割據一方的軍閥既有軍隊,還控制著一方的財稅物資,有槍有糧為啥還聽中央的指手畫腳,日益膨脹的野心也使得軍閥之間,地方和中央之間陷入長期內鬥內耗。

相比之下,真正打破這種地域軍制的還要算工農紅軍,從建軍開始就打破傳統的秩序,建立儘可能統一的、標準化的現代軍隊,有強大的中央統一指揮和強有力的共同理想信念,並擁有相對完整的後勤體系和成熟完善的徵兵體系,軍隊不再是個人謀取權力的工具。

兵者,以武為植,以文為種。所以中國軍隊為什麼會發生巨變,從落後挨打被迫割地賠款,到軍閥會戰處處任人欺凌,我們承受了太多軍力不如人的磨難,今天這支具有崇高理想信念的人民軍隊必將帶著民族復興的目標繼續著他們未竟的責任與擔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迷彩虎 的精彩文章:

美元石油壟斷被中國打破 美國最揪心的事發生了 泰山也壓頂了
令美歐聞風喪膽的俄軍最強洲際導彈 最後還是敗給了中國東風41

TAG:迷彩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