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擁有140萬兵力,手握核武,卻總被人看不起

擁有140萬兵力,手握核武,卻總被人看不起

如果一個國家擁有140餘萬兵力,還手握核武器、洲際導彈、航空母艦、核潛艇等,想必沒人敢對其有半點輕視。不過,如果明說這個國家是印度呢?不許笑,嚴肅點!

一、印軍曾兩次擊敗中國

說起印軍,也許有人會首先想到摩托車疊羅漢跑得嗖嗖的,戰機摔得啪啪的,潛艇灌得咕咕的,航母趴得呼呼的……雖然總兵力排名世界第三,但仍是一副「阿三」樣兒。

不過呢,千萬不要忘記印軍也有著「光輝」歷史,早期作為英屬印度軍團先後參加過英緬戰爭、英錫克戰爭、英阿戰爭、鴉片戰爭、阿比西尼亞戰爭、八國聯軍。從某種意義上講,印軍曾兩次擊敗中國。

此後,印度軍團又隨著英國參加了一戰,先後出兵130萬,被部署在東非以及西線對抗德軍。

據稱,每當有緊急任務或任務區環境惡劣時,英軍總會想到印度軍團。不過,在付出74187人死亡或失蹤的慘重代價後,英國仍然背棄了讓印度自治的承諾。

此後,印度軍團又隨著英國參加了二戰。不僅如此,它甚至比任何國家的軍隊都忙,作戰面更廣,乃至既代表同盟國,又代表協約國。

在德軍和日軍中的印軍並非全是由俘虜改編,還有一部分是為了尋求印度獨立,而自願加入協約國並單獨成軍。

對於印軍在二戰中的表現,眾網友往往戲稱為打醬油的。其實,主要原因應該是印軍沒有解決好「為誰而戰」的問題。要知道,日軍在切斷中緬公路後,意欲乘勝西進印度,於1944年3月發起英帕爾戰役,印軍在英軍的帶領下奮起反擊,鏖戰5個月,致使日軍傷亡5.5萬人,成為當時日本歷史上最慘烈一敗。

總之,對於印軍的表現不應小覷。

二、印度敗於「為誰而戰」

二戰後,印度雖然以損失相對較小以及不結盟國家形象,一時成為亞洲的領頭羊,甚至咱家參加萬隆會議都要借用他家的飛機,但是,其內部也是風波不斷,先是巴基斯坦於1947年獨立出去,後是聖雄甘地於1948年被刺殺……似乎,印度失去了方向

印度號稱是聯邦國家,其實更像是邦聯制,由於民族、種族、種姓、宗教等諸多問題,各邦幾乎就是一個個獨立的小國家,尤其是靠近中印邊境的「東北七姐妹邦」,一直在尋求獨立或自治。1962年的那一戰,雖然被雙方找出諸多經驗教訓,不過,歸根結底恐怕還是印度一直沒有解決好「為誰而戰」的問題。至於咱家,即便在世界範圍也屬於解決得最好。

在面對死敵巴基斯坦時,印度的表現就不一樣了,尤其是在1971年第三次印巴戰爭中,印軍堪稱大獲全勝,不僅搶佔西巴3600平方公里土地,還促使東巴獨立出去,也就是現在孟加拉國。

不可否認,在面對巴基斯坦包括在南亞及東南亞地區,印度不僅擁有兵力優勢,而且佔據心理優勢,唯一令其鬧心的應該就是咱家了,因此,時不時地找咱家鬧些小性子也情有可原。

說歸說,鬧歸鬧,對於印度的雄心還是不應小覷。

三、印軍並非僅是萬國牌

印度的雄心一向很大,尤其是在軍事裝備國產化方面,一直是屢敗屢戰。知所周知,屢敗是事實,目前裝備萬國牌也是事實,據新加坡《聯合早報》4月9日報道,印度國防採購局宣布,將採購7.2萬支突擊步槍、9.3萬支短近戰步槍、4萬支輕機槍,總價值5.5億美元。

不過呢,還要想到一個事實,那就是咱家也是從萬國牌發展過來的,而且在國產化道路上曾經走得很辛苦,近十年才有了揚眉吐氣的感覺。

可以說,印度一直在亦步亦趨地緊隨著咱家在走,雖然腦筋差了許多,最多只是靈光乍現一下,但在具體行動中,也堪稱表現得頗有韌勁了,而且取得了一些成績,在去年居然創下「一彈104星」的紀錄,由此也能看出,印軍至少在發展大殺器上已經具備一定實力。

事實上,印軍已經擁有自主研發的「烈火」系列陸基戰略導彈,「烈火-5」洲際導彈的射程可達5000公里,而研製中的「烈火-6」射程達6000公里以上,據稱可以配備多個核彈頭。

除此之外,印軍的國產化武器並非一無是處,據印媒稱,越南對「阿卡什」地對空導彈系統頗感興趣,已經磋商多次了。

總之,印度肯定不想一直被當作「阿三」,雖然在具體行動中往往表現得很「二哈」,但是,對其勢必會日積月累起來的成績絕對不應小覷。

作者:朱小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鐵血軍事 的精彩文章:

唐如松:難以名狀的局勢

TAG:鐵血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