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南朝書法著名碑刻:大字之祖《瘞鶴銘》,正書第一《爨龍顏碑》

南朝書法著名碑刻:大字之祖《瘞鶴銘》,正書第一《爨龍顏碑》

南朝的書法遺存主要是帖札,但也出現了兩塊極有名的碑刻:一塊是與北朝《鄭文公碑》雙星輝映的《瘞鶴銘》,一塊是被康有為列為「神品」的《爨(cuàn)龍顏碑》。《爨龍顏碑》與東晉時代的《爨寶子碑》都問世於雲南,書法史上稱為「雙爨」。

《瘞(yi)鶴銘》南梁天監十三年(514年)刻于丹徒(今江蘇鎮江市)焦山西麓摩崖上,碑高8尺,寬7.4尺,原楷書12行,行25字左右。後因山崩,石墮入江中,裂為五塊。北宋年間找到一塊,南宋時找到其餘四塊,原璧再現,現存焦山寶墨軒,殘存88字。

千百年來,關於此銘的年代之考、作者之謎及拓本的真偽、優劣之爭,一直眾說紛紜,聚訟不休。有一種說法認為,書丹者傳為陶弘景,齊梁間思想家、醫學家、書法家。

《瘞鶴銘》局部

《瘞鶴銘》書體風格「舉止歷落,氣體宏逸」(清劉熙載語),沉鬱之中見俊逸,雄強之處顯蒼茫,向為歷代書家所推重。黃庭堅詩云:「大字無過《瘞鶴銘》」,評其為「大字之祖」,名傳天下,雄視書史。

《瘞鶴銘》原為摩崖刻石,因石書字,大小疏密均較自由活潑。其用筆撐挺勁健,圓筆藏鋒,筆筆中鋒,全從篆隸中來。其結體由中官向四面八方作輻射狀,寬博舒展,神采外露,如仙鶴低舞,儀態大方。這是玄家佛者的風度,也與「瘞鶴」事件本身相諧和。

《瘞鶴銘》被歷代書家推為「大字之祖」,享譽極高。黃庭堅詩云:「大字無過瘞鶴銘,小字無過遺教經。」其《松風閣》的用筆、體勢、意趣全從《瘞鶴銘》中脫出。

清趙之謙楷書節臨瘞鶴銘

《瘞鶴銘》的作者之謎,千載以來論爭不斷,紛鬧如沸。近代學者柳詒徵在《焦山瘞鶴銘》中留句:「真逸由來隱姓名,莫將字體辨分明。滄州好事出諸水,小儒聚訟空紛爭。」慨嘆這一爭論千年的書史疑團。

《爨龍顏碑》刻於劉宋大明二年(458年)九月。爨道慶撰文。碑原立於雲南陸涼州蔡家堡爨君墓前,全稱《宋故龍驤將軍護鎮蠻校尉寧州刺史邛都縣侯爨使君之碑》。碑文24行,行45字。

清道光六年(1816),阮元出任雲南總督時訪得此碑,即為之築碑亭保護。並記下跋語:「此碑文體書法,皆漢晉正傳,求之北地亦不可多得,乃雲南第一古石。」

《爨龍顏碑》局部

《爨龍顏碑》基本捨棄了《爨寶子碑》中似隸非隸、欲楷不楷的羞怯狀態,大膽地走出_『隸書的氛圍。碑中各種尖圓、方平的「點」,有如高峰墜石,千姿百態;鉤趯含蓄飽滿;橫豎中截堅實如鐵,兩端方圓恣肆;撇捺在末端忍著出鋒後又急收,峻利爽快。轉彎抹角,方圓互成,正欹相濟,既有天馬行空之飛動,也有老僧補衲之沉靜。

康有為《廣藝舟雙楫》說:「宋碑則有《爨龍顏碑》,下畫如昆刀刻玉,但見深美;布勢如精工畫人,各有意度,當為隸楷極則」,「神品第一」,「正書第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元迪谷 的精彩文章:

收藏也可分三層境界:借古詩詞分享經驗和樂趣

TAG:元迪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