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知青憶海南插隊:1968年了當地人還在刀耕火種

知青憶海南插隊:1968年了當地人還在刀耕火種

原標題:知青憶海南插隊:1968年了當地人還在刀耕火種


原創投稿請至:historymook@sina.com


1968年11月,6萬知識青年由廣州乘船一路高歌來到海南。他們上山下鄉,墾荒致富,抗擊颱風,助力瓊島人民建設家園,十數年如一日耕耘這片他們原本並不熟悉的土地,將青春、熱血甚至生命播撒於此。

這是一張舊船票,它靜靜地躺在海南農墾博物館第四展廳「知青情」的展櫃中。



海南農墾博物館


說它破舊,是因為它有長達45年的歷史,也因為它是利用其它航線剩下的船票背面印就的。然而,這樣一張紙質極差、毫不起眼的舊船票卻被海南農墾博物館視作珍寶。

1968年,這樣的一張張船票為海南送來了6萬知青,也送來了千萬畝鬱鬱蔥蔥的膠林,送來了海南建設發展的新航程。


一定要把這裡建設好


「戰士們高舉紅旗,珠江奔騰來戰喜。今天,我們廣州首批奔赴農村、邊疆落戶的紅衛兵戰士,向你們——英雄的廣州三百萬革命人民告別了!」這是刊登於1968年11月6日《南方日報》的《給廣州市三百萬革命人民的告別書》。


告別書念完,6萬多名剛剛從高中畢業的廣州知青便身戴紅花,手拿毛主席語錄,乘坐「紅衛三號」輪船奔赴海南,開始了他們的異鄉墾荒之旅。


現居廣州的國內著名數據修復專家胡向東便是這份告別書的起草者。作為廣州市第一中學的優秀高中畢業生,在前往海南之前,胡向東完成了這個特殊而光榮的任務。


「臨走那天,廣州城裡一派歡騰景象,成千上萬的革命群眾從四面八方聚集在街道兩旁,歡送我們到廣闊天地去鍛煉成長。」胡向東回憶,歡送會後,知青們剛剛登船,家屬們便衝過圍欄開始哭喊著揮手,頓時船上船下哭聲一片,「但更多的人沒有流淚,大家壯志滿懷,立志要在海南干出一番事業。」


「我們走在大路上,意氣風發鬥志昂揚……」不知是誰帶頭唱起了歌。漸漸地,歌聲越來越響,淹沒了哭聲,在茫茫的海面上向著海南的方向蔓延開去。


但很快,歌聲不再繼續,剛剛還豪情滿懷的知青們逐個出現了暈船的跡象,在長達兩天的航程中,不少人嘔吐、失眠,甚至在極度不適中感到絕望。


「太遠了,大海無邊無際,不知還要走多久。」胡向東說,更沒想到的是,剛下船,還沒來得及休息,他便被送到了最邊遠艱苦的白沙縣。望著一座座破敗的茅草房和衣衫破舊的當地群眾,他震驚了——怎麼還有這麼窮的地方!

「我們一定要把這裡建設好!」胡向東等人暗下決心,開始學干農活,「為了開荒種地,致富農家,原來只知埋頭苦讀聖賢書的我們第一次拿起了鋤頭鐮刀,儘管幾乎每天都會磨出一手血泡,但從沒有人打過退堂鼓。人人鬥志昂揚,充滿信心。這便是知識青年的時代標籤。」


在艱苦中尋求歡愉


胡向東猶記,某次隨路線教育工作隊下鄉時,熱情的村民們留工作隊吃飯,說要好好招待他們。這讓每日靠蘿蔔乾、醬油水下飯的他們很是期待。到了飯點,他們圍坐一桌,沒想到端上桌的竟是一盤半生不熟的芭蕉芯。


「當時的少數民族不會種菜,仍然過著刀耕火種、獵殺野獸的生活。」胡向東說,那一頓飯,他吃得很不是滋味。為了改變這種境況,他立刻跟連隊要了2元錢,徒步走了80公里去買回了菜種。

原三亞市國營南田農場知青蔡漢聰回憶,種菜是起早貪黑的活計。由於連隊的菜地是旱地,知青們每天每人都要用兩隻大桶挑上一百多擔水,並趕在太陽升起前給菜地澆好水。中午和下午太陽猛烈的時候,要挖地、碎土、平地,傍晚太陽下山後還要再種菜苗。為新種下的菜苗澆好水後,就到了晚上八九點,這時,知青們才能打著手電筒回連隊簡單地吃一餐飯。


當時蔡漢聰被安排在夜裡留守菜地。白天還能與知青們有說有笑,夜裡卻感到分外孤獨。「唱,沒人應,說,沒人答,嘴巴好像是多餘的。」蔡漢聰說,「好幾次都想向連隊提出搬回,但要強的性格和責任感讓我最終打消了這個念頭。」


最驚險的是一次深夜他被門外的異響驚醒。「怪異的聲音一會兒在茅草屋外,像有人要撬門,一會兒又在茅草屋泥壁外,像有人要挖洞。」蔡漢聰害怕了,屋外是人是鬼?


無論如何都要應對,他悄悄起床,套上鞋子,一手拿起手電筒,一手抓著木棒,悄無聲息地靠到了門邊,豎起耳朵監聽門外的動靜。在門外異響聲起時,他迅速拉開屋門——原來是三頭大水牛!


墾荒種菜的日子艱苦難當,但記者注意到,在海南農墾博物館中展出的知青舊照中,幾乎每個人臉上都帶著發自內心的笑容。尤其是身別腰鼓、手持嗩吶的宣傳工作隊員更是神采飛揚。



在每日的工作中,最令知青們歡愉的就是「戰地廣播」。當時每個山頭都安裝了一個大喇叭,好些時候還會有宣傳工作隊來現場為他們演出打氣。


「山地上時不時傳來的《我向黨來唱支歌》、《咱們工人有力量》等歌曲和『生產進度』、『戰地消息』,激勵著我們奮勇前進。」原五指山暢好農場知青邱永德如是說。


將生命獻給這片熱土


1970年代末,轟轟烈烈的知青運動告一段落,大部分知青選擇回城。可是,有的知青卻再也沒能回去。他們將青春與生命交付於此,再也沒有人能將他們與這片為之拼搏奮鬥的熱土分開。


1970年10月16日,颱風即將來襲。前一天,為長期解決職工「食無肉」難題而被晨星農場抽調過來組成畜牧連的26位女知青,用了一整天時間頂風冒雨加固了房子和豬舍。在極度的疲勞中,她們沉沉入睡。


17日凌晨三點,狂風驟雨中,宿舍的泥牆再頂不住暴雨侵襲,融化一般,一塊一塊向下滑落,風聲呼嘯著夾帶泥水衝破了撕裂的牆體。


房屋轟然倒地,山洪的奔涌迅不及防。黑夜中,她們被浸在齊胸的洪水中分不清方向,幾次突圍都被洶湧的洪水阻斷,只能手拉手,臂挽臂,在絕望中高聲唱起《國際歌》。


然而,堅定的信念沒能護住脆弱的人牆,體力透支的她們最終被洪水衝散。這首鬥志昂揚的《國際歌》成了她們在風雨中最後的合唱。


天災過後,萬物復甦,山崗上卻堆起了22座新墳。畜牧連的28人,僅有6人倖存。遇難的22名知青中,年齡最大的不過23歲,最小的僅有15歲,正是風華正茂之年。她們在洪水中攜手高唱國際歌的光輝形象被鐫刻在海南農墾博物館的浮雕牆上,也鐫刻在經歷過知青歲月的人們心中。


與他們在天堂相伴的,還有為搶救落水少女英勇獻身的革命烈士李小曼,為保護農場水電站大壩不幸犧牲的革命烈士胡志紅、程明蓉、謝紅軍,為幫助老工人種植膠苗遭雷擊身亡的湛江知青陳敏……


「和帝修反搶時間、爭速度,結束洋膠進口。為著這個唐吉坷德式的夢想,他浪漫地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從此長眠大霧嶺,與自己親手栽種的橡膠林長相廝守。他的勇氣和精神值得我們永久懷念。」這是2012年4月,原紅明農場知青庄凱苓回場為陳敏掃墓後寫下的文章。海南農墾博物館中也陳列著陳敏的父親親手為兒子寫下的悼詞。


時光匆匆流去,流金歲月再難重現。但歷史和人民,永遠給這些在知青運動中,為保護集體財產、人民利益獻出寶貴生命的英雄烈士留下了專屬的位置。海南農墾博物館中展示的每一個物件,海南膠林中的每一棵橡膠樹,無一不在懷念、訴說著,那些久遠的故事。


【來源:《海南日報》2013年10月14日B11版 文/陳蔚林 原題為:熱血青春獻寶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客兒 的精彩文章:

一件會試舞弊案直接攻擊了隋唐以來中華帝國上千年的政治根基
老照片∣1870年代,英國人拍攝的晚清江南(二)

TAG:史客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