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被「殺死」的計程車

被「殺死」的計程車

鈦媒體 TMTPost.com

|科技引領新經濟|

七八家主流網約車平台正在南京鏖戰,不斷蠶食與解構著計程車行業,從2017年至今,已經有佔總運營車數量四分之一的計程車退租。

鈦媒體註:從2014年底,網約車平台快的和滴滴在南京掀起價格戰之後,戰鬥從未停歇。現在主打專車的曹操、易到、神州,和主打全平台的美團和滴滴等累計共七八家平台正在南京對擂。隨著網約車的侵蝕,也讓開計程車賺不到錢。迫於生存的壓力,越來越多的計程車司機選擇了離開。下文作者柯曉斌,來源界面(ID:wowjiemian)。鈦媒體已獲取授權,略經鈦媒體編輯。

朱明今年50歲,他已經開了近20年計程車。

就在昨天,他和「計程車司機」這個身份徹底說了拜拜。

2018年4月9日,朱明開著陪了他三年的這輛大眾朗逸退還給了公司。停車、關門、交鑰匙,這輛車和近一年南京停運的3000多輛計程車一樣,成為了一輛「殭屍車」。而後被停在南京市諸多停車場中的某一個,寧願賠錢,也沒有司機願意開著它們上路了。

朱明們如此決絕的原因只有一個,因為網約車的侵蝕,開計程車已賺不到錢。

不限號也不限外地車牌,加上政策相對寬鬆,南京可以說是全中國網約車最活躍的城市。

從2014年底,網約車平台快的和滴滴在南京掀起價格戰之後,戰鬥從未停歇。現在主打專車的曹操、易到、神州,和主打全平台的美團和滴滴等等累計共七八家平台正在南京對擂。

特別是2017年,美團打車率先在南京試點,和滴滴再度挑起網約車戰火之後,南京計程車行業訂單量銳減,計程車司機收入也銳減。大量計程車司機棄車轉行,哪怕要損失兩萬塊的保證金。

雖然計程車公司在幾年間不斷下調「份子錢」,從8400元一路降到現在的4900元,依然無濟於事。

「原來每次開會都是黑壓壓的一片,現在來開會的不到三分之一。」朱明告訴界面新聞記者,「現在每天都有車子來停車場,再也不開走。」

據南京市客管處相關人士的介紹,從2017年至今,已經有3000多輛計程車退租,佔總運營車數量的四分之一。

南京並非孤例,而是觀察中國出行市場變化的一個典型樣本。城市交通研究專家徐康明在接受界面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成都、廣州等地區也出現了計程車空置的現象,情況不容樂觀。

無奈的出租司機

成立六年的滴滴,在南京市場上,主動或被動地挑起了兩次價格戰。

快的和滴滴還沒合併前,2014年10月剛拿到老虎基金和泰和資本1億美元融資的快的,和同年12月拿到騰訊等多家VC共同投資的7億美元融資的滴滴,正在供給和需求兩端價格戰。

而最近一次,則是眾所周知的美團戰滴滴。

大部分用戶知道美團打車是在今年,它向北上廣深等主要市場發起召集令,並正式在上海上線,吸引了大量關注。其實在此之前,美團打車已經在南京試點了一年。

南京本地媒體《現代快報》援引南京市客管處相關人士消息稱,2017年開始計程車退租率明顯提高,截至2018年3月中旬,因無人駕駛而閑置的車輛已經超過3000輛,退車比例佔總運營數的四分之一。這其中絕大多數車輛都沒到7年的更新期,有些甚至是2017年的新車。

界面記者攝:位於南京市安德門附近的一處停車場

這些車輛被分散停留在南京市的浦口、堯化門、銅井、周崗以及各計程車公司大院內。在安德門大街東中吳停車場一角,界面新聞記者看到,有約400輛黃色計程車停放在此,這個被圍牆圍住的停車場,依然不斷有人來辦理停車事宜。「這些車都是被交警扣下然後停在這裡的。」門口處一保安告訴記者。

「交警查的?如果是事故,怎麼可能會大規模的把事故車輛停放在一起呢?顯然是退車的。」對於保安的說辭,已經開了近20年計程車的司機朱明表示質疑。而據在附近上班的公司員工介紹,每天都有車子停進去,整體規模估摸有1000輛左右。

2015年1月,面對網約車衝擊,南京大量計程車司機上街罷工。如今,這些收入銳減的司機已趨於理性,也更加決然。「和公司提交退租申請後,公司只要求把車子退回,依據合同,司機違約在先,兩萬的服務保證金不予以退還。」

「公司也很無奈。」朱明說,現在每天都有去退車的人。

朱明原本再過五六年就要退休了,但現在他也加入了退車大軍的行列,轉型去開網約車。

做這個決定並不容易,兩萬塊錢的服務質量保證金對於現在每個月收入4000元左右的他來說無疑是一筆巨大的損失,儘管如此,他仍然做出選擇。

「沒希望了,開了20年計程車,現在每個月收入還不到4000元,你說能怎麼辦?」言語有些激動的他同時把當日的流水展示給界面新聞記者看,和往常一樣,早上六點半出門的他,截止到晚上8點多,總營收額是469元,載客里程為139.9公里,空車接近100公里。

這469元的營收中,按每月6400元(4900元份子錢,公司代繳五險一金1500元)的成本攤平折算每天210元後,他拿到手的只有260元,再刨去平均每天130元的油錢,真正到手的只有130元。「500元算是比較好的情況,哪怕在滿勤的情況下,每個月收入也就4000塊錢。」

網約車的競爭已經打亂形勢,像朱明這樣「本分」的司機在浪潮席捲之下,堅守崗位數年,最後也只能無奈轉型,而有遠見的計程車司機在浪潮開始時就看到了機會,屹立潮頭。

補貼留下了什麼

2015年6月,開了近20年計程車並參與撰寫南京市「保證金」相關方案的殷浩便從公司離職,和朋友一起出資成立了南京卓訊汽車租賃有限公司(下稱南京卓訊),作為滴滴的供應商之一,承擔滴滴在南京市場租車、司機招募的部分工作。

「2017年1月、2月,在滴滴平台上,我們的數據是華東區第一,是滴滴的十大合作商之一。」目前,南京卓訊在南京市場上輔助滴滴投放了700輛車,在全國範圍內有1500輛。

2016年5月,他參與滴滴總部研究院的發布會。「當時,滴滴官方發布了長江三角洲地區快車訂單,南京和杭州並列第一。日均訂單已經突破20萬單。」2017年7、8月期間,滴滴平台旗下在南京日均訂單已經突破70萬單。

雪上加霜,原已趨於平靜的網約車戰局再起波瀾。2017年2月,美團進入南京市場,兩個同等量級的玩家掀起新一輪價格戰。

美團進入南京後,大力補貼司機端,先後將司機分為普通、萌芽、猛龍三個級別,並針對每個階段司機給予不同的補貼力度。

「萌芽司機要求每周流水達到2200元,達標後每周可獲得800元的額外獎勵,如達到3200元,可獲得1500的補貼,若達到4000元,可獲得2100元補貼。」美團打車一屬於萌芽期的司機給界面新聞記者算了一筆賬,加上補貼,每月他將拿到16000元,扣除美團的8%的傭金,到手接近15000元。

「隨著美團在南京市場的份額逐漸擴大,美團對司機的補貼已下滑,但和原來的也相差不大。」他說。但據多位美團司機告訴界面記者,一天10個小時左右,收入可以超過1萬。

為了應戰,滴滴針鋒相對的在司機端推出雛鷹和飛鷹計劃,每周跑滿170單,獎勵1800元,跑滿250單,獎勵2600元,再加上200元加油卡,若司機雙周拿滿滿勤獎,還可拿到額外800元。若是A類司機,每天營業額度至少在500元。「一個普通的A類司機,每月收入可達23000元,扣除滴滴從中抽取的五分之一傭金,到手依然可以達到17000元左右。」殷浩說。

「現在都去叫網約車了,便宜又方便,誰還願意打計程車?」朱明已經成為退車潮中的一員,渴望在網約車戰場上獲得「新生」。

「我還在開計程車時,日均訂單量能達到26單到28單。到了2017年,每台計程車日均訂單只有15到18單之間。」對於急劇萎縮的計程車行業,殷浩甚是無奈,「若按南京市場現存有8000輛計程車,每輛日均訂單在15單,那現在每天的總訂單量應該是12萬單,整體訂單數量相較於2015年,已流失近一半。「

面對網約車的蠶食,計程車公司也被迫壓縮成本。

2014年,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南京舉辦,南京市政府向市場擴容投放三千輛計程車。徐斌所供職於傳統計程車公司拿下其中的1500台。

「按南京市要求,計程車每五年就要更新一次,企業可以申請延期2年,當一輛計程車運營到7年時,必須報廢。」徐斌說,這也就意味著,南京市場上,最新投放的一批計程車的年限已接近期滿。

2011年前,很多企業都會在第五年時,將車子折價出售,投放新車,當時依然可以賣到11000元左右,但到了2015年時,價格直線下降,僅僅只能作價2000元左右出售。徐斌說,隨著網約車的衝擊,司機外流,大部分計程車公司基本都選擇不再更新車輛,直接到第7年下線。「這次空置的3000多台車子,也有是因為期滿7年,直接下線的。」

「接下來兩年,將有很多計程車公司歇業。」徐斌認為。

網約車混戰

計程車市場不斷被蠶食,司機收入下降,而相反,網約車的數量卻有增無減,各個玩家高歌猛進。

「美團在上海上線三天後搶佔了三分之一的網約車市場份額。」對於滴滴而言這是個噩耗,據知情人士透露,近期,滴滴出行創始人兼CEO程維親自到上海督戰。

「休戰」許久的滴滴,此刻正面臨著嚴峻考驗。這個成立了6年,護城河不低不高的公司,在上半場已經通過資本快速形成壟斷。與Uber結束苦鬥之後的滴滴,沒料到在自己的主戰場又會迎來美團這個新敵人。

去年3月,熊貓資本合伙人李論曾公開表示,滴滴模式不科學,靠資本燒來的壟斷,易攻難守。儘管此前滴滴的市場份額較大,但挑戰者一直存在。

特別是最近美團扛起了挑戰滴滴的大旗之後,又有更多的新玩家陸續入場。

比如近期攜程也高調宣布拿到天津網約車牌照,預計在本月上線;3月27日,高德地圖宣布推出順風車業務,成都、武漢兩地率先上線,同時開啟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等城市的車主招募。

「巨大出行市場,意味著會有很多挑戰者不斷出現。」余目認為。

網約車業務的老牌軍神州也迎來轉機,據去年其發布2017年財報顯示,其專車業務量繼續保持穩增態勢。經營業績持續改善,年度凈利潤已實現轉正。專車服務收入56.7億元,在營收中佔比57.5%。

不過,最能刺激程維神經的還是美團這個重量級挑戰者。美團擁有大量用戶地理位置數據,相較於滴滴,因其業務線更多元化,出行成為美團鏈接場景的有效路徑和必爭之地。

美團來勢洶洶,今年宣布在國內七座城市開啟了第二輪打車業務的擴張,通過燒錢補貼搶奪市場份額。與此同時,美團還調整了內部組織架構,成立單獨的出行事業部,與到店、到家、旅行三大事業部平行。

網約車戰場,硝煙瀰漫。補貼不停,意味著計程車行業受到的衝擊將持續不斷,敏感並且焦慮。

「在南京市有52家計程車公司。」殷浩說,但隨著網約車的興起,各種第三方的租賃公司卻越來越多。

目前,和滴滴合作的網約車租賃公司有45家,美團接近120家。「今年2月11日,南京市政府給美團和滴滴開出罰單,要求其在兩個月不能在增加新的車輛,4月11日,網約車的增量市場將再度釋放。」殷浩說,目前,南京已擁有9000輛合規合法的網約車,4月11日,又將有9000輛車上線。

你還需要一輛計程車嗎?

「手上抱著一大堆早上沒賣出去的燒餅油條,誰還敢去做麵包和蛋糕?」徐斌用一個比喻道出目前計程車公司所面臨的困境。

計程車公司其實可以去做網約車業務,只要公司有租賃資質,車輛達到網約車的技術標準,擁有十輛非計程車以上便可以經營「網約車」。事實上,在網約車浪潮下,計程車公司大都採取雙向並軌的經營模式,嘗試通過網約車來平衡計程車的虧損狀態進行自救。

徐斌所在的公司,尚且在運營的計程車單台依然是處於盈利狀態,但加上空置車導致計程車業務大盤整體虧損。「按地方法規,計程車無法轉換為網約車,這是癥結。」徐斌說,「通過授權第三方輔助運營,可以一定程度上盤活存量車子,現在我們和其他租賃公司有一些合作。」

另外,美團和滴滴等平台其實也都有計程車入口,並推行了「惠州模式」,為出租司機派單增加單量,並給予一定獎勵。

「但計程車司機的獎勵比網約車司機獎勵要少,一樣的單數,網約車司機所獲得獎勵比計程車司機高200元左右,派單也相對較少。」徐斌說。

去年10月,主打拚車的網約車平台嘀嗒接入計程車業務,並將其定位為「一個沒有專車、快車的計程車平台」,4月2日進入南京,這也是其開通的第17個城市。「短時間內,計程車業務我們不考慮營收,希望能提高全國150萬計程車司機的收入。」嘀嗒拼車副總裁李金龍向界面新聞記者透露,市場成熟後,會考慮每單收取1到2元的信息服務費。

但這並不一定是福音。「份子錢已經夠受了,還要收1到2元的信息服務費,不是雪上加霜么。」朱明不能理解其中邏輯,儘管如此,嘀嗒出行登陸南京首日,在司機的朋友圈中依然被刷了屏,渴望痛過「福音」來緩解收入降低的焦慮。

「事實上,計程車公司還沒到山窮水盡的地步。」徐斌說,一定會找到轉型的方向,雞蛋從內部打破才會有新生命。我們也在慢慢嘗試,和資本對接,做金融產品,也許會是一種有效途徑。

不過,計程車行業的自救手段,在來勢洶洶的網約車平台面前依然顯得被動且無奈。

據第三方數據研究機構易觀出行領域分析師余目分析,按移動端數據估算,網約車平台單日交易量達到2000萬以上,每年的流水超過2000億元,同時市場依然處於增長期,未來五年內,市場份額有可能突破5000億元。

龐大的出行市場永遠不會和平,現在依然不斷有人離場和入局。如今,隨著美團、高德、攜程等新玩家的入場攪局,這個場面又變得異常膠著,這意味著,短期內,從供給和需求兩端的價格戰不會結束,計程車所面臨的蠶食和解構也將持續不斷。

對於計程車業務萎縮,徐康明憂心忡忡,在他看來,網約車前期打市場的確能給乘客帶來一定的優惠,但形成壟斷之後,如果計程車公司大量歇業,那定價權將掌控在網約車平台上,此時,用戶打車將會變得更貴甚至更難。

在界面新聞採訪的多位乘客中,他們概莫能外地對此情況流露出擔憂。如果計程車都歇業了,可能新一輪的打車難也就開始了。

他們普遍認為,需要有實力的計程車公司存在,繼續和網約車平台抗衡,計程車數量可以減少,但需要能和網約車形成互補。這樣,價格才能不是完全由網約車所控制。而且,回憶過往的經歷,你總有偶爾需要在街上招手打車的時候。

「網約車和計程車,誰是主,誰為輔,並不重要,但計程車一定不能消失。」徐康明說。

在網約車和計程車這場對壘中,不管結局如何,對於朱明而言都不重要了。4月9日,這是他在計程車公司站的最後一天崗。作為一個開了20年計程車的司機,無奈代替了此刻的不舍。眼下,賺錢,覆蓋一家人每月近8000元的生活成本是當務之急。(應受訪者要求,朱明、徐斌為化名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

發現鈦媒體,72問新生機;碎片時間,系統學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鈦媒體APP 的精彩文章:

對不起,您拜訪的墓地已欠費
法定數字貨幣,將如何重塑全球跨境支付體系?

TAG:鈦媒體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