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趙匡胤怎麼死的?趙匡胤猝死的真相

趙匡胤怎麼死的?趙匡胤猝死的真相

宋太祖趙匡胤可以說是位英雄。他出身軍人家庭,從小習得一身好武藝,成年後 參軍屢立戰功,通過自身雄厚的實力,一路上過關斬將,混到了禁軍總將領的頭銜。在「陳橋兵變」發動後,他黃袍加身,登基建立了北宋王朝。提到宋太祖趙匡 胤,很自然的就會想到「杯酒釋兵權」,他此舉還不是為了保護趙家的統治地位不受侵犯嗎?幾乎歷朝歷代都會出現這樣的事。

總的來說:宋 太祖趙匡胤是一位躊躇滿志、英明仁慈的皇帝。他南征北戰,苦心經營,眼瞅著自己的地盤越來越大,天下一統的局面馬上就要形成,卻在自己事業最鼎盛的時候莫 名其妙地駕崩了。他的猝死早逝,變成了北宋的一大疑案,其死因亦是眾說紛紜。但趙匡胤的死因一般也都基於推斷猜測,並無確鑿證據。

死因揭秘   建立宋朝並不能滿足趙匡胤的佔有慾,統一全國才是他的真正目的。在滅掉南唐之後,趙匡胤想著能夠借著北征的機會,一舉消滅北漢,實現統一全國的願望。公 元976年8月,他封党進、潘美、楊光義為先鋒大將軍,兵分三路北上。這年的十月底,趙匡胤的部隊就已經攻到了北漢都城太原城北。只要接下來攻下北漢,統 一全國的大業便能在瞬息間實現,可就在成功近在咫尺時,趙匡胤卻突然暴斃身亡。關於他死亡的原因,在史冊上並沒有留下太多記載,只是簡描淡寫了一下,他死 時五十歲,於萬歲殿逝去。  北宋開國皇帝的猝死本身就充滿了各種疑點,再加上死因的記載如此的含糊不明,無一不知人以巨大的問號。正值 盛年的趙匡胤,耳聰目明,身體強健,怎麼會一夜之間暴斃而亡?他到底是怎樣死去的?是什麼原因致使他突然死亡?眾人也動用自己的智慧,胡猜亂蒙使趙匡胤的 死更具神秘色彩。在眾多說法中,「斧聲燭影」的傳說算是公認度最高的,到底「斧聲燭影」是怎麼回事呢?

據《宋史·本紀》中記載,趙匡 胤與弟弟趙光義兩人兄弟情深而且肝膽相照。趙匡胤還常對身邊的人誇讚自己的弟弟趙光義,說趙光義龍行虎步,威風凜凜,將來必定是太平天子,甚至還謙虛地表 示:「福德無所不及。」但是據《湘山野錄》中記載,在趙匡胤死的那一天晚上,天氣不錯,而且滿天星斗,不過極其寒冷。於是,趙匡胤便找來自己的弟弟趙光義 在一起喝酒談心。誰也沒想到,酒沒喝到一半,突然之間狂風四起,下起了冰雹。趙匡胤和趙光義便命人將酒席搬進屋子裡面繼續喝酒。當時趙匡胤的侍從都在門外 等候,屋子裡一直亮著燭光,後來侍從們看到燭光下有閃爍的身影,還聽到斧頭砸在地板上的聲音,卻不知道裡面發生了什麼事情。過了沒多長時間,又聽到了趙匡 胤的呼喊聲,等到了五更時分,屋子裡面便沒了聲音,就在此時趙光義走了出來,宣布趙匡胤去世了。這就是傳說的「斧聲燭影」。

不過在 《燼餘錄》中記載的「斧聲燭影」說法與此不同。《燼餘錄》說的是趙光義對趙匡胤喜愛的妃子花蕊夫人垂涎已久。有一天,趙匡胤生病了,趙光義晚上去探望的時 候,趙匡胤正昏睡不醒,趙光義便對花蕊夫人起了色心,並且還調戲了花蕊夫人,結果驚醒了趙匡胤,盛怒之下的趙匡胤隨手拿起斧頭就要去殺趙光義,不過由於自 己力不從心,反而被趙光義殺死。而在趙光義登上皇位後,親自主持編修《太祖實錄》,並三次修改了其中的內容。他花費大量精力為一位死去的皇帝編修「起居 注」,真是欲蓋彌彰,自導自演。  在眾多說法中,有種說法即趙匡胤被趙光義下毒殺害比較貼近現實。而最為貼近現實的是,雖然史料中記載 兄弟二人之間的感情很好,從陳橋兵變開始,到創立北宋,一直都是互相幫助。可是作為趙匡胤的得力助手,趙光義一直希望在趙匡胤死後,自己能夠繼承皇位。但 趙匡胤並無此打算,在他看來子承父業才是理所當然,這讓一直輔佐趙匡胤的趙光義心有不滿。雖然表面上還是表現出哥倆好的樣子,可是私下卻在尋找機會對趙匡 胤下手。最後,終於讓他等來了機會,趙匡胤出兵北漢,這是一個好的時機,於是趙光義下毒將其殺害,奪位成功。

把趙匡胤的猝死完全歸於 趙光義的謀權篡位也僅僅是推測而已,另一種說法與此截然相反,反倒是為趙光義開脫罪名。說是當時趙匡胤在世時,看到宋朝剛剛建立,自己的弟弟跟著自己南征北戰,能夠穩住大局,於是就已經按照母親的吩咐,決定將皇位傳給自己的弟弟趙光義了,而且在他生前還將詔書放在密室里,這就是所謂的「金匱之盟」。如果是 這樣,那趙光義根本沒必要殺死趙匡胤,而且還應該好好輔助趙匡胤治理國家,為以後自己登基打好基礎。  但是這種說法很可能是史官按照趙 光義的意思編寫的,因為趙光義登基以後曾三次改寫過趙匡胤的起居注。如果沒什麼貓膩,老是改寫它幹什麼?並且,趙匡胤去世的時候就已經有了自己的兒子,按 照中國傳統的皇位繼承習慣,都是父終子繼。而且趙匡胤死時年齡不過五十歲,還能親自指揮北征北漢,並且身體很強健,沒有絲毫不舒服的徵兆,所以猝死一說難 以讓人信服。

趙匡胤的各種死因都無實據考證,「斧聲燭影」的傳說也有很多疑點。趙光義雖然是趙匡胤的弟弟,但自古君臣有別,趙匡胤是 否願意將他留在宮中過夜,他人並不知情。故事中談及的「斧」,其實就是一柄杖頭飾有玉片的金權杖,這個東西難以殺人,最大的可能還是趙匡胤被打算篡位的趙 光義毒殺了。  歷史永遠被定格在過去,迷霧重重,讓你百思不得其解。關於趙匡胤猝死的真相,至今仍是史學界的一大謎團。真相到底如何, 我們還需要大量的史實根據才能確定。一個具有創造性的開國皇帝就這樣英年早逝,多少人為之嘆息,但誰又能阻擋歷史的車輪向前推進?留給我們的僅僅是無盡的 遐想:如果他沒有死,歷史又會怎樣演繹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五代十國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的八賢王是怎麼樣的一個人?
五代十國中的無賴君主!靠搶劫貢品為生,為了賞賜,到處稱臣!

TAG:五代十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