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專家談區塊鏈:用來「造幣」沒前途 須為實體經濟服務

專家談區塊鏈:用來「造幣」沒前途 須為實體經濟服務

4月10日,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再談區塊鏈」分論壇在海南博鰲舉行。

過去一年多時間裡,多種虛擬貨幣漲幅驚人,區塊鏈作為虛擬貨幣核心技術引發人們熱烈討論。對財富渴望、對新概念陌生,使得區塊鏈技術既神秘又充滿誘惑。

在以「再談區塊鏈」為主題的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分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參事盛松成表示,區塊鏈是一種技術,把這項技術全部應用於「造幣」上是沒有前途的。

他認為,人類社會歷史中,貨幣分兩個階段:一是實物階段。從遠古時代的貝殼到黃金、白銀等;二是信用階段。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後,美元與黃金脫鉤,貨幣就完全脫離了金屬價值,成為一種觀念上的計量單位,同時國家信用成為貨幣發行權的基礎。

當前,世界各國貨幣政策的基礎就是國家控制貨幣發行權,是一個中心化色彩強烈的治理體系。而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特點與當前的貨幣體系相悖。盛松成直言,從一開始虛擬貨幣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貨幣。

「區塊鏈技術只用在虛擬貨幣方面是沒有前途的,最好也不要應用在金融領域,但現在用到最多的卻恰恰是金融。」盛松成表示,作為一種技術,應用場景其實可以非常廣泛。

2017年6月,京東與農業部、國家質檢總局、工信部等部門,運用區塊鏈技術搭建區塊鏈防偽追溯平台;今年4月份,騰訊雲發布區塊鏈TBaas白皮書,闡述區塊鏈在物聯網領域應用的設想;目前,雄安新區已建成區塊鏈租房應用平台,這是國內首例把區塊鏈技術運用到租房領域——儘管炒幣造富的「神話」頻頻出現在社交網路,但真正的應用卻與「幣」無關。

分論壇上,Visa副董事長Ellen Richey表示,區塊鏈只是一種工具,需要開發更多樣的應用場景,以繼續提高其在系統效率方面可以發揮的重要作用。

迅雷集團首席執行官陳磊也認為,最好不要把區塊鏈「放在實驗室」里。「當技術投入實際應用中時,市場會逼著企業去提升自身的技術水平。提升不了,用戶就會罵你,這才是最有效的技術進步方式。」

盛松成坦言,大多數人認識區塊鏈是通過虛擬貨幣,但如今已經開始把區塊鏈和比特幣等虛擬貨幣視作不同的事物區分看待。「現行的法律法規、技術水平都不是未來發展的障礙……大家已經逐漸用區塊鏈為真正的實體經濟服務了,這才是區塊鏈真正的前途。」

( 作者:黃博陽編輯:張晗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網 的精彩文章:

江蘇「河長」查獲污染環境案 查扣危險廢物214噸
墨西哥政界學界盛讚中國兩會

TAG: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