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演義——赤壁之戰,曹操敗走華容道,最大的獲益當屬劉備

三國演義——赤壁之戰,曹操敗走華容道,最大的獲益當屬劉備

雙方結盟之後,劉備還真的把關羽、劉琦等零散部隊都組織起來了。一支不足2萬人的隊伍,這些零散部隊是劉備方企圖翻盤所僅有的最後的本錢。總之,進攻曹操的5萬兵力,基本上勉強到了位。周瑜帶3萬主攻,劉備帶2萬配合夾擊,預計制曹操於死地。周瑜還是比較滿意的。從理論上講,雙方5萬「夾攻」,比周瑜單方面帶5萬「獨攻」更有優勢,何況孫權給不了他5萬,用劉備的2萬總是比不要好。

曹操面臨的問題是:怎樣渡過長江天險?可以過,則可能勝。他的兵力占絕對優勢,如果不能過江,他就打擊不到敵人,再強大的執行力,也等於沒有去執行。你不能狠狠地去執行,你就差一個贏的必要條件。差一個贏的必要條件,就絕不可能贏。北方人不習水戰,你一上船就吐,哪還有力氣去殺敵呢?為了能夠過江,曹操將戰船全部用鐵索連起來,使戰船不顛簸,如平地。按小說是龐統獻的計,按正史是他自己連的。反正他沒有好的辦法,只能先這麼著。

戰船一連,黃蓋就施苦肉計詐降,一把火燒了曹操的戰船,因為船都是連著的,這把火一直燒到曹操岸上的營地里去了。曹操軍大亂,周瑜乘勢發起總攻,大破曹操。劉備也趕來助戰,赤壁這一仗,聯軍殺死操兵過半。曹操只得退回北方去了。赤壁之戰的實際搏鬥過程,其實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局面。周瑜贏的很輕鬆。戰爭的局勢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1. 開局階段。雙方布陣對峙,互相尋找戰機,多數都是在做試探性攻擊。

2. 中局階段。雙方反覆較量、爭奪,其過程異常艱苦。

3. 殘局階段。雙方博命,生死存亡都在一線之間,極為殘酷。

而在赤壁之戰中,雙方剛開始交鋒,曹操還沒有動手,尚處於開局階段,就被周瑜殺的一敗塗地。還沒有演變到中局階段去,就被敵人殺敗了,所以說,這就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戰局。凡是在開局階段就被敵人打的大敗的(這種情況其實是很少見的)。只有以下兩種情況:

1. 失敗方的實力太弱小了,懸殊太大,不堪一擊。

2. 失敗方走錯了棋,犯下了致命的錯誤。

這就和我們平時下棋是一個道理,還沒走幾步就贏了,對手肯定就是上述兩種情況。曹操很顯然不是第一種情況,那就是第二種。前面講過,博弈取勝之道,就是尋找對手錯漏之道。對手沒有錯漏,你就沒有勝機。曹操方的錯漏,主要出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曹操的騎兵在江上沒有作戰優勢,站都站不穩,還怎麼打呢?這是先天性的,一時沒法改變。

2. 嚴冬的季節,曹操的戰馬沒有草料,吃都吃不飽,還怎麼打呢?

3. 此時曹軍發生了大規模的病疫,人都病趴下了,還怎麼打呢?

這3個方面的弱點,曹操是知道的,所以他決定現在先不打,只是做好準備工作,這是正確的。而周瑜牢牢地抓住曹操的這三個弱點狠揍,機不可失,失不再來。一戰功成名就。在這一回合的較量中,周瑜進攻的時機把握的非常好。因為此時的曹操方又餓又病又不習水戰,戰鬥力已經接近於最小值了。這是最好的一個機會。此時的曹操雖然人多,卻只是個「強大的病人」,相對周瑜來說,曹操就是個軟的。

要是錯過了這個機會,等曹操恢復了元氣,那還真不好說是個什麼結果。而在黃蓋詐降的時候,真不知道曹操這麼奸詐的人怎麼就相信了黃蓋。如果他有所防範,妥善處理的話,黃蓋不一定就燒得了。前幾個方面的原因,是自然形成的,這不能怪曹操。而輕信黃蓋詐降,則是曹操的決策錯誤,致命的錯誤。這個是他該負的責任。所以說,勝利方的勝利,都是對手提供的機會。你占那麼大的優勢,若不犯錯誤,又怎麼會輸呢?

曹操自己錯了,他心裡是知道的,但是他嘴上不認賬,怪別人,推卸自己的責任。所以他說:「若郭嘉在,決不至於使我敗到這個地步。」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候說這個話呢?難道真的有郭嘉在,曹操就是必勝的?這是不確定的,無論你是誰,戰爭的不確定性總是存在的。並不會因為有郭嘉在,曹操就會贏。這個沒有必然邏輯。郭嘉雖然早死了,可是賈詡還在啊,賈詡勸他的話,他怎麼不聽呢?

所以,曹操說:「郭嘉在,不使孤至此」,指的意思就是:你們都是一群大笨蛋!你們沒一個比得上郭嘉,都是你們把孤害到這個地步的!黃蓋詐降,周瑜總攻,劉備見這邊火光衝天,也趕來助戰。殺的曹操丟盔棄甲,大敗而逃。這一局,《三國演義》對諸葛亮的妙計有重點刻畫。曹操僅帶親隨27騎逃命,諸葛亮算定曹操必走小路,關羽不服:「假如他走大路呢?」二人為此還立了軍令狀。結果曹操走的是小路,被諸葛亮算準了。

諸葛亮是以什麼依據算準曹操必走小路的呢?是以曹操狡詐多疑的性格為依據的。那麼,這一依據究竟可不可靠呢?邏輯上並不可靠。曹操有走大路、小路兩選,各佔50%,諸葛亮有守大路、小路兩選,各佔50%,均勢,都沒有100%的依據猜到對手的選擇。這種情況下,就會陷入到「我猜你猜我猜你...」無限困境中,只能憑運氣蒙一個。諸葛亮運氣好蒙對了,該曹操倒霉。羅貫中這樣寫的目的是,諸葛亮的小謀都是不可取的。卻被後人誤以為是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按文中的意思,諸葛亮既可以守大路,又可以守小路,就是不便於分兵守兩路。

那麼,他的最佳選擇就應該是守在兩路交匯的岔口處。這樣,既不用分兵,又同時守住了兩條路。無論曹操選擇走哪邊,都是一定要從兩路的岔口處經過的。守住了岔口,就是必勝之法。否則,大路、小路無論你猜哪邊,都是偶勝之法。諸葛亮棄必勝之法,卻去賭偶勝之法,不應該的。(按演義的描述,諸葛亮有條件守岔口。)但在「放走曹操」這個問題上,是正確的。

劉備、諸葛亮都要故意放走曹操,正招!必須的。在三方博弈中,丙方助乙攻甲, 開始是認真的, 但如果一舉將甲方全部殲滅, 則乙方存在對丙方下手的可能, 丙方為了自保, 就會私自悔約, 放過甲方一馬, 使甲方喘過氣來反撲乙方, 丙方再開始認真履行合同對付甲。丙方此一時彼一時, 必須見風使舵, 方能佔據最有利的位置。所以,當劉備方將曹兵殺個差不多了,就要有意提供甲方曹操跑路的機會。曹操就算真的跑不脫了,劉備還得想辦法幫他逃脫。諸葛亮說「我夜觀星象,操賊命不該絕。」是完全正確的。

小說寫曹操由烏林向華容道敗退,在途中三次大笑諸葛亮智謀不足,未在險處暗設伏兵。然而,一笑笑出趙雲,二笑笑出張飛,三笑笑出關羽,至此,已經是束手就擒了。但還是被放走了。也就是說,劉備方有三次殺掉曹操的機會,都主動放棄了,只是在嚇唬曹操:你快點跑!真正的歷史上,曹操從赤壁敗退時走的確實是華容道,但沒有關羽。曹操在途中確曾大笑,笑的是劉備雖有計謀卻遲緩。為什麼遲緩?仍然是故意放他走。《三國志·武帝紀》裴松之注引《山陽公載記》說:華容道一片泥濘,根本無法通行,曹操下令,將割來的草和受傷的、害病的士兵們一起墊在泥坑中,才得以通過,傷病員們被人馬踐踏,深陷泥中,死亡無數。

曹操此時哈哈大笑:「劉備的計謀總要晚我一步,假使他早派快馬至華容道放火,我等必全軍覆沒了。」話音剛落,劉備的兵就在後面放火。曹操急逃而去。無論小說,還是正史,劉備在追殺曹操的問題上都是不賣力的。儘管劉備一直都非常仇視曹操,但大局決定了此時丙方私放甲方是最佳選擇。這個很好向盟友交代:「我已經拼盡了全力呀,但還是沒有追上他呀!」這是說得通的。在赤壁之戰中,劉備方的行動其實只有三個目的,閉著眼睛就能猜到:

第1步. 積極消滅曹操的攻擊力量,使其喪失反擊能力。

第2步. 乘機故意放跑曹操,使其再回去組織人馬來反撲。

第3步. 迅速聚集能量,盡全力與乙方(合作夥伴)展開激烈地利益爭奪。

這是丙方行為的定式。只有這樣狠狠地去執行了,才能保證自己的利益達到最大值,尤其是第三步,絕不能心慈手軟講信用,否則,都是自取滅亡。荊州的地盤總共有8個郡。曹操被殺敗後,只有向北回撤,最後還剩下靠北邊的2個郡沒有丟失。其餘的6個地盤都被孫劉聯軍搶佔去了,這6個地盤就是孫劉聯軍兩家合夥投資後所產生的利潤總值。聯軍兩家一共搶得6個地盤,其中,乙方周瑜只搶到了一個半,而丙方劉備卻搶到了四個半!獲得了總利潤高達75%的份額。

赤壁之戰的結果,是使劉備這個本已垂死絕望了的人,再一次成功地翻了盤。作為最弱小的一方勢力,卻從中撈到了最大的收益,成為這一回合較量中的最大贏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赤壁之戰 的精彩文章:

曹操赤壁之戰就是為了得到她,為救諸葛亮得罪周瑜,被流放
湖北除了恩施之美,這個三國赤壁之戰的發生地也不錯

TAG:赤壁之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