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對政治漠不關心,其後果便是我們最終被惡人管制

對政治漠不關心,其後果便是我們最終被惡人管制

人生的態度是,抱最大的希望,

盡最大的努力,做最壞的打算。

任何一個東西都有一種特有的功能,

某個工作或許只有它能做,

或者它做得比其他更好。

那些做正義事的人並不是出於心甘情願,

而僅僅是因為沒有本事作惡。

國家如果由哲學家治理,

或者這些國家的治理人有機會學習哲學,

則這些國家是幸運的。

若要衡量一個人,

就看在擁有權力時的所作所為。

對政治漠不關心,

其後果便是我們最終被惡人管制。

柏拉圖

當靈魂自我反省的時候,

它穿越多樣性而進入純粹、永久、不朽、不變的領域,

這些事物與靈魂的本性是相近的,

靈魂一旦獲得了獨立,

擺脫了障礙,

它就不再迷路。

柏拉圖(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生於雅典貴族家庭,早年受過良好的教育,他十分喜愛文學,寫過詩歌和悲劇。在20歲的時候他成為蘇格拉底的弟子,由於受老師的影響,他開始傾心研究哲學。而他的學生是大名鼎鼎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師徒三人也被公認為是全部西方哲學乃至整個西方文化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

理想國

18、然而,醫術本身也有欠缺。因為任何技藝都不夠完美,好比眼睛看不清,耳朵聽不到。我們戴眼鏡、助聽器以補充視力和聽力的功能,但眼鏡和助聽器這種補充性的技藝也可能有缺陷,又需要別的技藝來補其不足,就這樣延展下去,技藝變得無窮無盡?或許恰恰相反,每種技藝各求其利,並不需要其他技藝來補救?實際上,技藝只是讓對象受益,不應該去尋求讓其他方面、別的事物受益的辦法。醫術所尋求的,不是醫術本身得到好處,而是對人體有好處。技藝是為它的對象服務的。技藝是用來支配、規範它的對象的。

19、真正的醫生是為人體健康服務的,而不是為了賺錢。醫生既為醫生,他謀求的不該是醫生的利益,而是病人的利益。舵手不是普通的水手,而是水手們的支配者,他要關心的不是自己得了什麼好處,而是他手下所有水手的利益。同理,在任何政府里,統治者不能只顧自己的利益而不顧屬下百姓的利益,恰恰相反,他的一言一行都該為了老百姓的利益。

20、有一些現象司空見慣,似乎很難駁倒。比如,正義的人跟不正義的人相比,總是處處吃虧。正義者和不正義者合夥經營,正義的人分到的紅利總是少。再看交稅,假設兩個人收入相等,正義者總會比不正義者交得多。假設有錢可拿,正義者會分文不得,眼看著錢被不義之人一掃而空。要是擔任公職,且不說別的損失,正義者首先會無暇顧及私人事業,其次,因為正義,他不肯損公肥私,也就會得罪親朋好友,不肯為他們徇私枉法。而不正義的人恰好相反,有本事到處撈油水。但這只是表面現象罷了,不能說明正義的真諦。

21、有人覺得,最不正義的人最快樂,不願意為非作歹的人反而最吃虧、最苦惱。竊鉤者誅,竊國者諸侯,極端的不正義就是竊國者的暴政。平常人犯了錯,被查出來就要受罰,名譽掃地,背上強盜、拐子、詐騙犯、扒手等種種惡名。而那些不僅掠奪錢財、還剝奪人權和自由的人,不但沒有惡名,反而被認為有福有權——受他們統治的人這麼說,知道他們行不義之事的人也這麼說。難怪有人說:不正義的事只要幹得大,就會比正義更有用,得的好處也更多,因而,行不義之事也可以是明智的。但是,如果你這麼想,就等於把不正義歸入美德和智慧,把正義歸入相反的類別,就徹底顛覆了是非黑白!

22、每一事物,凡有一種功能,必有一種特定的品德。眼睛有其功能(看),就有一種德性(看得到)。如果眼睛沒有德性,只有它特有的缺陷(看不到),就不能發揮它的功能。事物有功能,恰是因為有其特定的德性,不能發揮功能則是由於特有的缺陷。心靈也有德性。正義就是心靈的善德,不正義是心靈的邪惡。心靈失去了特有的德性,就不能很好地發揮心靈的功能。所以,由壞心靈指揮、管理的事一定是壞的,由好心靈指揮的一定好。

23、再來說掙錢這件事。各種技藝彼此不同,是因為各有獨特的功能。醫術給我們健康,航海術使我們航程安全。二者都能掙錢,但不能說醫術和航海術是同樣的技術。舵手由於航海而身體健康,他是在賺錢的過程中變健康的,但你不能把他的航海術叫做醫術。醫者行醫得到報酬,你也不會把他的醫術稱為掙錢術。如果有一種利益是所有人都能享受的,那顯然是因為大家用了同樣的、而不是各自特有的技藝,比如說,醫術帶來病人的健康,但如果醫生得不到報酬,他就不能從本職技術中得益。換言之,因為我們用上了獨門技術、又用上了掙錢術,所以得到了報酬。是掙錢術產生了報酬,這在各行各業都一樣,每種技藝盡其本職,勞有所得,並使技藝的對象受益。

24、沒有哪種技藝或統治手段是局限於謀求自身利益的,這是毋庸置疑的。他們駕馭對象,是為了謀求對象(也就是弱者)的利益,而非為了強求強者的利益。所以,如果沒有回報,世間沒有誰甘願去當統治者,去攬人家的是非,去訂正他人的惡行惡狀。做了統治者,他就要報酬,因為他拿出自己在治理方面的才能努力工作,都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他們要治理的對象。想要誰心甘情願扛下這種統領性的工作,你只能動用三種方式:給名,給利,如果他不願意干,就加以懲罰。

25、懲罰也是一種報酬?當然是!這種報酬可以使最優秀的人來當領導。你肯定知道:貪圖名利被視為可恥,事實上也的確可恥。因此,好人不肯為名為利來當官,不肯因為任公職而公開拿錢因而被人當傭人看待;更不肯假公濟私,暗中舞弊,被人當做小偷。名譽也不能讓好人動心,因為他們沒有野心。所以,只能用懲罰這招,強制他們當官。最大的懲罰莫過於:你不去管人,卻讓比你壞的人來管你。好人怕被這樣懲罰,所以勉強挺身而出。他們不是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而是迫不得已,因為實在找不到能和他們相提並論的好人來擔當重責。

26、這就怨不得大家看不起那些沒有受到強迫,自己非要當官的人了。假如全國都是好人,大家勢必會爭著不當官,和現在大家爭著要當官一樣踴躍。那時候才能看出來:一個真正的治國者追求的不是私人利益,而是老百姓的利益。所以,有識之士寧可受人之惠,也不願多管閑事。

27、必須承認,世界上有不正義的城邦,用不正義的手段去征服別的城邦,居然也能把那些城邦置於自己的奴役之下。要問的是,這個國家既然能征服別的國家,必然有強大的勢力,這種力量究竟是靠不正義來維持呢,還是必須倚仗正義才能得到?大到城邦、軍隊,小到盜賊團伙,乃至任何集團,想要共同做違背正義的事,如果彼此相處時毫無正義可言,一定很難達成目的。不管自由人還是奴隸,不正義總會使人彼此仇恨,互相傾軋,乃至無法一致行動,令其分裂、仇恨、爭鬥不休。而正義使人們友好、和諧。

28、不正義似乎有這麼一種力量:不論在國家、家庭、軍隊或者任何團體裡面,不正義首先會讓他們產生分歧,因而不能一致行動;其次,使他們彼此為敵,不僅內訌,也跟正義的人們為敵。同樣,一個人若是不正義,不義的能力不會輕易喪失,而會累積起來,漸漸的,不正義積少成多,早晚會爆發出它的全部本領:首先,使這個人自我矛盾,自相衝突,拿不出主見,不能行動;其次使他與自己為敵,並視正義者為敵人。

29、正義的人更聰明,更能幹,更好相處,而不正義的人呢?你簡直無法與之合作。所以,說不正義者可以一致行動,實在有點不合邏輯——因為,他們如果徹底違反正義,結果必然是內訌。他們殘害敵人,而不至於自相殘殺,正是因為他們之間多少還有點正義感。哪怕就憑這麼一點兒正義,他們做事才好歹有點成果;而他們之間的不正義,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妨礙他們自己的惡行。不如這麼說,絕對不正義的、真正的壞人,絕對做不成任何事情!

【延伸閱讀】:

《理想國》

作者:柏拉圖

編譯:於是

出版: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如果不知道讀什麼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現實以上主義 的精彩文章:

托馬斯·潘恩 | 常識告訴我們,竭力征服我們的力量是最不適合保護我們的力量
肉體是時光的河流,我們不過是每一個孤獨的瞬息

TAG:現實以上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