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品味並非唯一標準,個性才是房間的靈魂,Apartamento 十年回述

品味並非唯一標準,個性才是房間的靈魂,Apartamento 十年回述

GI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世 界 設 計 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partamento

十年回述

與其謂之設計雜誌,不如將《Apartamento》比作人物期刊。創刊十周年之際,主編 Marco Velardi 為 Wallpaper*卷宗講述這本刊物不凡的歷程。

早在2008年,熱衷旅行的西班牙藝術家 Nacho Alegre 觀察到現實生活中妙趣橫生的居住場景竟被某種單一、冰冷、商業化的話術所統轄,報道視角無一例外來自在該領域已然佔據話語權的品牌、機構、藝術家,而真正與設計此消彼長、互動溝通的鮮活的個人立場卻無從發聲。以西班牙語中表達公寓居所之意的「Apartamento」為名,Nacho Alegre 與他的編輯團隊瞄準人與空間的互動關係,展開一場由好奇心主導的全球 「私人根據地」走訪調查:一段段在傳統織毯上的對話、一張張投向凌亂書櫃的攝影;諸多人物,或頗負盛名,或平凡得終生未曾離開小鎮;諸多居所,或處處考究,或與主人的公眾印象大相徑庭……

《Apartamento》 向來不過分編輯、不刻意引導。在他們看來,如果不走進那些印刻著主人真實生活痕迹的居住場景,對家居設計的討論便不夠完整

在未曾謀面的情況下,來自西班牙的 Nacho Alegre(右)、Omar Sosa(中)和來自義大利的 Marco Velardi(左)因興趣相投而共同創辦雜誌《Apartamento》

為了忠誠服務於某種意義上反權威、反傳統的目標,《Apartamento》的編輯思路是將雜誌本身看作承載互動關係的有機空間。正如雜誌現任主編 Marco Velardi 所言,「只有主動地推動』匿名性』,真正的『社區性』才會從中誕生。」

除去編者前言、雜誌目錄兩大例行板塊,《Apartamento》採取全平行的組織思路。即使盯著目錄,若非真正熟悉其中的名字,讀者也無從得知誰更出名、誰是主打、誰的居所更具設計感。雜誌團隊向來將封面選擇放在最後一刻,也從來沒有封面專題的製作,面對不同的美學風格和個性表達不做任何誘導。Velardi 表示:「《Apartamento》從多種角度接近不同的人,雜誌中其他部分也與之呼應。你之所以能在雜誌中看到奢侈、時尚、旅遊和科技等方面的廣告,是因為我們的讀者並非只有消費設計產品的單一目的,他們能全情投入地理解品牌靈感,信任關係更容易實現」。

《Apartamento》第20期暨10周年紀念刊封面圖中是藝術家 Maria Pratts 的卧室隔間

製作 Maria Pratts 的《Apartamento》報導時,幫助她出版第一本藝術書籍《Atalaia》的好友兼合作夥伴 Luis Cervero? 負責了專訪,攝影師則 Nacho Alegre 如實記錄下她的居所。Pratts 對街頭流浪漢的生活狀態頗感興趣,回收紙板做成的隔牆和牆角的床墊正是藝術家的個人寫照:「我並不會風餐露宿,或是靠收破爛為生,但我關注這些社會邊緣的景象和人物,並認為他們具有真正的美感。我也會思考誰才是瘋狂的人——銀行家不是比流浪漢更加瘋狂嗎?」

這本雜誌像是間偌大的客廳,收集著賓客帶來的饋贈,協調中,也就成就了更廣闊的意義十年來,《Apartamento》逐漸超越媒體傳播的單向渠道,從更多意義上進入設計語境。眼下,雜誌團隊一方面為品牌、機構提供諮詢服務,一方面也熱衷在全球各城市短暫駐留。無論在東京、米蘭,還是紐約,他們都曾通過開設 Pop-Up 餐廳及咖啡館,與本地讀者互動,將紙張上及網站中有限的對話形式變得立體鮮活起來。

儘管如此,需要留意的是,作為一本可以在超過40個國家直接購入的刊物、一個全球設計愛好者能夠共同識別的符號,《Apartamento》面前的議題已經擴展開來。需要面對、挑戰並納入體系的,已非十年前的傳統媒體格局。

左滑查看《Apartamento》第十二期拜訪了建築師 Trix 及 Robert Haussmann 位於蘇黎世的家

在 Daniel Morgenthaler 開始採訪之前,Haussmann 夫婦邀請他玩了一個名為「loi du hasard」的即興創作遊戲

「我們都在與屏幕對話,或者說,我們在自言自語,這種無對象的溝通正變得愈發普遍。生長在這樣的文化里,人們注重效率,使用便捷且相對統一的工業設計產品,傳統實體空間的模樣則不再被留意。人們不在意椅子舒適與否,反而更關心他們坐在椅子上完成的其他事情——抱著電腦,和身處遠方的同事、朋友線上溝通。」 Marco Velardi 坦言。對此趨勢作出回應,也是雜誌十年歷程的一種側寫。「在 Spike Jones 執導的電影《她》(2013)中,空間用於滿足基本功能需求,不再提供可觸摸、可體驗的愉悅。在 Velardi 看來,這還是相對遙遠的未來。在這一天到達之前,這本雜誌還有足夠的時間去儘力展示人們的家可以有多麼不同,以及個性究竟有多少種不同的表達方式。

「我們的生活不應是一部展覽式的電影。」同樣是面對科技入侵,你可以在近年來的《Apartamento》中看到某些被訪人物全情擁抱美式工業設計風格,也有人因此對黑膠唱片和實體書重燃興趣。以設計為媒介、生活為終端,《Apartamento》重申,世界之所以變換不停,創造力是其中的部分原因,但更有趣的且更具主導力的,是人們面對變化作出反應的方式。

自2016年底起,雜誌推出了兩刊40頁的《APARTAMENTO COOKBOOK》,手冊分別邀請16位廚師和烹飪愛好者分享他們的私人食譜與故事。在插畫師 Clay Hickson 和 Oscar Gr?nner 的描繪下,食譜以漫畫形式呈現了冬季熱湯與糕點兩個主題。

GIF

GIF

《Apartamento》也推出了饒有趣味的塗色書

左滑查看除了食譜和塗色書,《Apartamento》還出版了攝影師 Dominique Nabokov 的攝影集《Berlin Living rooms》。1995年,《紐約客》邀請 Nabokov 拍攝一系列紐約文人的客廳,接下來的20年間,她四處遊歷,並延續了這個拍攝項目,以柏林客廳為主題的影集應運而生。

Marco Velardi 本人對推動設計產品量產的 IKEA 等大型集團抱有同樣開放的想法。「如果沒有它們,很多房子會看起來面貌陳舊。IKEA 首先推動了家居審美、家居打造的民主化,其次,讓一切向明朗、當代的方向發展,提供了體面的生活方式。」 接著,Velardi 用椅子為例闡述了此處「民主化」的含義——「從前,人們提到椅子,印象是相對固定的,而 IKEA 向大眾展示了設計的可能,現在擁有了更為廣闊的關於產品的想像和選擇空間。」

IKEA 的媒體特質與《Apartamento》注重家中個性的線索相輔相成,理念和產品的擴展在新的時代同步展開。正如 IKEA 的 Billy 書櫃,每個人使用、擺放、使之與家進行互動的方式是各異的,《Apartamento》挖掘的正是此類信息。

《Apartamento》每一刊的書脊

再次看向十年來的20本《Apartamento》,想為他們作出足夠完善的概括並不簡單。若要搜尋其中的線索, Velardi 對於優秀設計的判定標準或許頗具參考作用:「好設計的一個重要品質是『良制 (Well-Made)』。它不一定價格高昂,但其創作者一定為它投入了很多精力。好設計背後有著銷售額之外的更高目標,可能是某個待解決的問題或是某種功能。好設計也不是一個固定的判斷,隨著年齡增長,我們會有不同的需求和體會。」

與時代的創作和人群彼此困擾互動著,《Apartamento》一年兩度帶來自己的答案。雜誌封面上總有藝術畫作的出現——有些是拍賣所得,有些是家族珍藏,有些則無非是信手速寫和孩童塗鴉。它們共享的,是在既定時空中,我們對於個人視角、自我價值和親密時刻的信念。

唐曉嵐 Nirokita撰文

saltypink編輯

談及當代中國建築

必有張軻與他的標準營造

Olafur Eliasson

在三種環境中的獨白

XU ZHI工作室三周見聞

以手繪面料尋找繆斯

莞草編織何以運用於當下

他們給出了答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Wallpaper卷宗 的精彩文章:

極繁之美,倫敦 Annabel』s 奢華俱樂部的演變
Olafur Eliasson 在三種環境中的獨白

TAG:Wallpaper卷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