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六種方法使你身體更加柔韌

六種方法使你身體更加柔韌

01 探索未知

對舞者而言,身體就是探索不盡的奇妙花園。Bella Lewitzky訓練舞者時常常強調要通過動作來認識自我,挖掘潛能。她會孤立身體的某一部分,逼迫它做出常態下不會有的動作,她又時時保持開放,新道具新音樂信手拈來。相信自己,卻又不斷感知身體極限,即是舞者心態。

02 循序漸進的熱身

身體只有熱起來,才會足夠柔軟。舞者劉岩說昔日練功時,她會層層疊疊穿上四五層練功服來熱身,每完成一個步驟,就脫掉一層練功服,到大汗淋漓時方才是最輕薄的衣服,這樣一則為了保護還沒有完全打開的關節,二則為了儘快讓身體熱起來,三則雕塑形體的效果最好。

03 正確的呼吸

呼吸有多重要?舞者亞琳與鵬翔,異口同聲回答,非常重要。舞蹈的延展不僅是肢體的延展,更多是氣息的延展;舞蹈時需要更多的氧氣滋養每一個細胞,卻萬萬不可呼吸急促,胸腹起伏。真正的舞者,會把呼吸引入丹田——腹部在吸氣膨脹呼氣回縮時,四周的力向內壓縮的集中點。

04 快容易,慢更難

林懷民在《高處眼亮》一書中說何惠楨跳躍飛馳如魚得水,慢板卻舉步維艱,為在《秋思》中扮演一位婦人,她躺在地板上攤開雙手用兩分鐘時間緩緩握拳,再用兩分鐘時間慢慢攤開。整整八天沒有學會一個動作,她卻成功地松解雙眉,收斂個性。打開身體,有時需放慢體會。

05 有思想的身體

Merce Cunningham稱「舞蹈即動作」,他採用「機緣」的方法編舞,以抓鬮的方法來決定身體的運動走向,所謂情節便不復存在,身體自身成為和觀眾對話的主體。是的,身體本身有思想,如果你聽不到自己身體所想,不必沮喪,在打開身體的過程中,身體與你的對話終會浮現。

06 收與放

有放,必有收。Martha Graham利用腹部運動創出 Graham技巧,吐氣時急劇縮腹,吸氣時拉平腹部,以此出發產生無數跌倒與站立的動作,以緊張的肢體語言表達戲劇效果。Martha堅持10分鐘內若無法做140次小跳便不宜登台,這是對舞者的考量,一般人在打開身體的習練時每一次回收都跟隨呼吸,儘可能輕盈緩慢,便已受益匪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跟我學舞蹈 的精彩文章:

古典舞的身法和步法大全,愛舞蹈的趕快收藏哦!
親子照要這樣拍!爸爸+媽媽=我們。收藏好下個假期備用

TAG:跟我學舞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