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司馬懿耗死諸葛亮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司馬懿耗死諸葛亮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原標題:司馬懿耗死諸葛亮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曲折狹窄的蜀道是聯通川陝兩地唯一的通道,是南北雙方共享的天險。


由於北側的秦嶺比南側的大巴山高,關中佔據了地勢較高的地利,不管是俯衝四川還是迎接來自四川的攻擊都更有利一些。

從謀略來看,司馬懿無論比戰略角度還是戰術角度都是不亞於諸葛亮的。戰略角度來,司馬懿在劉備剛剛平定益州時曾經建議過曹操一鼓作氣直下益州,當時有此謀略見解的只有司馬懿與劉曄兩人。如果曹操果然能依其計,劉備、孫權兩家只有荊州與揚州,斷然不是曹操的對手,天下統一指日可待。


正是意識到了蜀道在武都地震之後的變化,司馬懿才會選擇使用拖延戰術。與其說他是在等待諸葛亮肉身的消亡,不如說是在等待蜀道消耗蜀軍的補給和銳氣。即使孔明活到第六次、第七次北伐,蜀軍照樣還得斷糧敗退。我下不過你但是我可以耗死你,蜀道可抵十萬大軍。


諸葛亮與司馬懿可謂棋逢對手。在彼此實力相當的情況下想要有勝算,就只能看誰占的資源多了——而在這一層,諸葛亮毫無疑問佔了下峰。蜀漢無論是將、相、兵,其質量與數量均不如曹魏,農業、經濟、土地、人口也較魏有較大的差距,所以諸葛亮與司馬懿的戰爭從一開始就不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司馬懿遙遙領先,而諸葛亮一直強撐著想要破局,其中的難度可想而知。不過兩者相比,諸葛亮「軟體」上的優勢比起司馬懿「硬體」上的優勢還是相差太遠了,諸葛亮怕司馬懿,怕的其實是司馬懿有一手好牌,如果換成司馬懿治蜀北伐,諸葛亮坐守隴西,司馬懿想要破局也是非常難的。


諸葛亮不怕司馬懿,司馬懿只有讓蜀國活著自己才能活。

本文轉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幸福的勝子 的精彩文章:

幽靈囚籠 西柏林施潘道戰犯監獄史話
航母殺手?轟六K並不合格。

TAG:幸福的勝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