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靜禪、動禪中發現更好的自己

從靜禪、動禪中發現更好的自己

一日禪修

若人靜坐一須臾,

勝造恆沙七寶塔。

寶塔畢竟化為塵,

一念淨心成正覺。

有人說,禪,

是華夏鍛煉思維出智慧的生活方式。

隨著現代人生活節奏越來越快,

各種累積的負面情緒引發的身心問題也越來越多。

禪,

這一門傳統的修心學問

因此被廣泛應用在了各行各業中,

禪修,禪茶,禪詩……

有的人說,禪是一種智慧;

有的人說,禪是一種人生態度;

有的人說,禪是一種哲學;

還有人說,禪其實什麼都不是!

您有個機會來親身體驗何為禪!

你是否感受工作壓力大,

感情不順,生活不美滿,讓你疲憊不堪呢?

玄凈老師來一場身心愉悅內禪悟道吧,

走進自己內在,探索真實的自己。

我們常常聽人說,一動不如一靜。

若人靜坐一須臾,勝造恆沙七寶塔。

寶塔畢竟化為塵,一念淨心成正覺。

如果一個人,可以真正的放下外面的事物,

以正確的方式靜坐一會,

那他,就可以體會到一念的清凈。

這個清凈,很珍貴。

因為它就是體驗到了,就知道了。

這一念,

就會自然的融入到這個人以後的生活中。

一念迷,一念覺,

很多事的轉變,只在一念之間。

通過靜禪,你可以自凈其意。

洗凈鉛華,你是誰呢?

忙碌的生活和巨大的生活壓力,把我們的目光聚集到了錢財,我們把自己的經歷分散到了每日的生計,空閑的時候就交給電腦,更多的資訊反撲進來,越來越少的時間,給到自己,以至於我們,忘記了自己原本的聲音。不知道內在的韻動。

於是,當我們枉然回頭時,靜心這個詞就悄悄進入了人們的生活。可能,換一個地方去旅遊,是靜心。可能,喝一杯茶,是靜心。可能深入山林訪道,是靜心。可能,在禪堂打坐是靜心。也可能,你會發現,你做的每件事,都可以是靜心。

靜心的意義是什麼呢?

這是一個內斂的過程。當我們把自己的注意力分散到無窮無盡的外部時,我們是散亂的。氣也是分散的。人的氣散,精力就會不夠用,就會覺得力不從心。但是,當我們把氣聚集在這個當下的時候,做同樣一件事,我們的氣是聚集的,不散漫的。我們是知道自己的。這就是一個內斂的過程,在做著的事,就是在靜心。

在初期的時候,我們一直在繁華的夢裡穿梭,現在,要試著清清楚楚的做事,清清楚楚的做人,那麼,就會有一些法門,來讓我們完成這樣的事情。藉由法門,讓我們能更快的靜心,更快的內斂。

GIF

講師介紹

玄凈老師大學畢業之後,隱居深山古廟,拜師潛心修行三年,積累了豐富的禪修經驗,深受臨濟家風熏陶。因緣際會,返回塵世歷練,與大家結緣。

曾經因為對死亡後的恐懼和對生命意義的不解而學佛,禪修。但是在學佛的過程中,確發現了自己的渺小和分裂。在禪堂,也見過很多例因為無法過自己這一關,被自己的心魔給逼破而放棄的人,有嚴重的,也有輕微的。

回歸到這個社會後,不知為何的因緣,接觸到元辰宮,心理學。在這個過程中,其實,我發現,這個社會,和我的禪堂沒有分別。

禪堂里,有和尚逼迫,往死里整,不是你活就是被自己心魔逼死。這個社會,被現實逼迫,現實的壓力,迷茫,和墮落的價值觀,使得很多人,也被自己逼迫,被其他的覺受逼破。只不過,現在社會的這種普遍的逼迫,被稱為心理疾病,或者很多稱呼。

社會與禪堂的逼迫,某種意義來說,是一樣的。只是,禪堂,那個逼死你的,是善知識,他逼死你,但是。他也一直在你身旁。

社會上逼死你的,更多的,是沒有出頭的逼迫。很多人,沒有被正確的引導,也沒有挨到那個自己打破自己限制的一天。

真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直面淋漓的獻血。

以前覺得,這只是熱血沸騰的革命誓言,和自己毫無關係。

可老和尚說:「修行人,你走的,是一條不歸路。」什麼意思呢?這註定,是一條向內的道路,痛苦的道路,扒皮的道路。這條路上,現實也好,佛教徒里也罷,很多人,在裡面沉浮。有的是清醒的走,有的是,昏沉的走。

很羨慕那些自在的成就者。什麼是自在呢?

至少,從我接觸的自在的人來看,他們最大的自在,就是可以對自己承擔。

他們有打破自己的豪情,承擔自己的勇氣。

所以,他們,做到了自在。真實的活出了自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樂懷心語 的精彩文章:

玄淨說:《岡仁波齊》—走上你的朝聖路,朝聖的是什麼?
探索歐洲最早文明腹地的神秘能量

TAG:樂懷心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