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190斤男孩一晚上呼吸停止1000多次——中國式餵養的悲劇

190斤男孩一晚上呼吸停止1000多次——中國式餵養的悲劇

責編|XiaoXiong

最近,廣西一家醫院收治了一個很特別的病例。10歲男孩,95公斤。

經過醫生初步診斷,該男孩患有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醫生髮現他一個晚上呼吸就停止了1201次。呼吸時間短,呼吸暫停時間多,會導致缺氧,不僅造成其新陳代謝遠慢於常人,而且白天還容易打瞌睡。

由於患病時間長,他的病情已經威脅到了生命。

據悉,該男孩的父母都是正常體重,而男孩十分喜歡喝甜飲料吃速食快餐。

不得不說,最近這種新聞越來越多,也讓我們陷入沉思。只有當孩子暴飲暴食最終導致有生命危險的時候,家長才會幡然醒悟,原來對孩子的小小放縱都會造成惡劣的後果

幼時,大家夸人的方式都是樸素的一句「這孩子長得好」。把孩子養得白白胖胖,既是自家生活富庶的一個表現,也是自己養兒手法細緻高超的體現,是值得炫耀和自豪的事情。

十幾二十年後,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極大的提高,把孩子養得白胖已然不是難題,相反,兒童肥胖的問題卻讓大家不得不開始重視了。走進幼兒園,都總能看到一兩個小胖墩。

2017年《中國兒童肥胖報告》顯示,最近30年來,我國的胖孩子越來越多。如果不加控制,2030年,我國0至7歲兒童肥胖檢出率將達到6.0%,肥胖兒童數將增至664萬人;7歲及以上學齡兒童超重及肥胖檢出率將達到28.0%,超重肥胖的兒童數將增至4948萬人。

這個數字非常可怕吧,到了2030年,7歲以上的兒童,每4個裡面就會有一個肥胖孩子,幸好這是不加控制的情況下,也但願這種情況只存在「如果」之中。

NO.1

兒童肥胖的深遠影響

兒童肥胖的發生受遺傳環境社會文化等多種因素的共同影響。遺傳因素固然可怕,但是肥胖基因要想發揮作用,也要高脂高熱量食物攝入的增加,運動量的減少以及其他不健康飲食行為加以誘發。

對於一個孩子來說,肥胖的影響是深遠的。

研究調查發現,兒童超重、肥胖一般會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除此之外,肥胖還會引發呼吸道疾病,並且使孩子的心肺功能降低

如果孩子的身體健康問題聽著比較抽象和遙遠的話,我們再來說說肥胖對孩子智力和認知的影響。新聞中的男孩就是患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也是肥胖孩子的常見病,容易呼吸暫停,導致缺氧,孩子會表現為嗜睡反應遲鈍,甚至是記憶力減退,久而久之,自然就會造成智力水平偏低

更嚴重一點的是對孩子心理上的危害。「每個故事裡都會有一個胖子」,但是胖子卻經常是大家取笑捉弄的對象,容易被孤立,導致其慢慢形成敏感脆弱極度自卑的心理,這對孩子的成長發育是極其不利的。

NO.2

「有一種餓,叫你姥姥/奶奶覺得你餓」

生活中,不是總能看到這樣的場景,一個姥姥或者奶奶端著一碗飯追著孩子吃,孩子覺得自己飽了不吃,老人就各種哄,「多一點,才能長身體,就一口」,於是,孩子吃了一口又一口。

典型的中國式餵養,就是怕孩子沒吃飽。

不管你是初為人母,擔憂緊張孩子;還是老一輩的「孩子多吃才能長好」的頑固觀念作祟,都一定要清楚,孩子不吃是真的已經吃飽了。孩子雖然很小,但他有本能,餓了自然要吃,實在不用擔心孩子沒吃飽。而且,長久地讓孩子吃過量的食物,會慢慢地把孩子的胃撐大,一旦幼兒時期的胃口變大,再想變回去就很難了

這就是孩子越長越胖惡性循環的源頭,在孩子的幼兒時期就不加節制地餵養孩子,孩子對於大量進食習以為常,漸漸地也會變得難以控制自己。更可怕的一點是,家長們往往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我就是讓孩子多吃點,哪錯了?

哪錯了?過猶不及。任何事情,過了一個度就會出現問題。

NO.3

養兒也是育兒

我們常會說,幾十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開啟了從養兒到育兒的一大轉變,但是,養兒又何嘗不是一種育兒。

研究發現,在發達國家,高收入階層的肥胖率反而低於低收入階層。這是一個極有趣的現象,也很好理解。

發達國家的人們應該是生活無憂了吧,很顯然,這部分高收入階層應該社會精英,高學歷知識分子階層,他們的養兒方式會更科學、理性,並且更負責任,簡單點說就是,孩子的一日三餐都非常精細,豐富富有營養,父母也會多帶孩子外出鍛煉身體強身健體,這其實是一個費心費力的過程;而不像有些爸媽,所謂的「愛孩子」就是給孩子買大量高熱量零食,周末放任孩子整天在家看自己喜歡的動畫片,恕我直言,這是一種極度懶惰、自私而且不負責任的做法

那又為什麼說,養兒也是育兒呢?

在蒙氏的理念中,孩子便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要培養他的獨立意識,就要開始讓他自己來做決定,自己決定自己吃不吃飯,而不是由成人哄勸被迫吃了一口又一口。

但這並不意味著給孩子無限的自由,蒙台梭利還有一句名言「建立在規則上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作為一個思想成熟的成人,你必須要知道,不能給孩子無節制的自由,成人是需要幫助孩子去建立一個更好的自己。在養兒中,成人放縱孩子讓孩子吃過量的食物,就是在無節制地滿足孩子的要求,後果可想而知。孩子需要的其實是「延遲滿足」不是單純地讓孩子等待,也不是僅僅逼著孩子壓抑自己的慾望,而是讓孩子學會克服眼前的困境而獲得長遠利益的能力,這種能力也並不是孩子一出生就會有的,而是需要父母們幫助孩子獲得。

養育,養和育其實是一體的,兩者之間互相滲透,希望各位家長不要將兩者分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博苑兒童之家 的精彩文章:

千古難題:我到底該不該給孩子吃零食?

TAG:博苑兒童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