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個人的道德、智慧和健康,根源就在一個字!

一個人的道德、智慧和健康,根源就在一個字!

曾子在《大學》提出「定、靜、安、慮、得」的思想。

理學開山鼻祖周敦頤在《太極圖說》提出「聖人主靜」的思想。

清代大儒曾國藩,把靜坐當成修身的日常安排,達到「每日不拘何時,靜坐半小時」,並且提出「內而專靜統一,外而整齊嚴肅」的修身要求。

靜的本意是不爭,不爭則能知足常樂,這是內心的一種狀態。

不爭就意味著不貪求名利,順守自然,無欲無求,結果就會導致心態的平和與寧靜。這種靜是一種安詳滿足的心境,是一份怡然自得的氣質。靜,又是一種悠遠的境界。

古人說寧靜可以致遠,可以獲得智慧靈感。

有利於完善道德

「誠」只有在靜中求得,在靜中體驗,只有保持「誠」的寂然狀態,才能進入「誠」的最高道德境界。

具體言之,「誠」的道德本性便是至寂的。誠是一種自我身心修養的方法。「誠」是要身心收斂,精神專一,寧靜澄澈,達於極點。

「主靜」思想是道德修養的立足點和根源處,而「誠」則是道德修養追求的最高標準,這兩者有著相通的意思。

靜坐修習是「主靜」思想落到實處的具體表現。道德由「靜」入「誠」,至靜則是至誠。周敦頤說:「寂然不動,誠也。」

「誠」只能在靜中求得,在靜中體驗,只有保持「誠」的寂然狀態,才能進入「誠」的最高道德境界。只有從「寂然不動」處,才能把握處「誠」的本質,才能體驗天道的本來面目,才能了解道德的實質,而「寂然不動」其實就是「靜」的代名詞,可見「誠」與「靜」有著密切的本質關聯。

有助於開顯智慧

明代呂坤在《呻吟語》說:「造化之精,性天之妙,唯靜者觀者知之,唯靜養者契之,難與紛擾者道。」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宇宙最精深的道理,只有靜心才能體悟,紛擾的心緒,只會渾渾噩噩。

真正的安靜,是指靈魂深處得到根本上的安寧,這樣方可對生命本質作出思考,領悟其中真諦,通達人情事理,對人生清醒的認識。

靜坐的真諦在於思,思的目的在於一個悟字,悟的境界是追求對人生宇宙的價值和意義的把握。

悟,能給人留下最廣闊的心靈空間。一個人靜靜的獨坐、沉思,在寂靜中聆聽寂寞,聆聽心靈最真實的迴音,人世間一切庸俗、淺薄、虛偽、喧鬧都被濾掉,在靜思中品味幸福,在靜思中潔凈心靈。

內心清明虛靜,道理自明,智慧自現。

人只有排除各種慾念,才能保持心靈的寧靜,才能用一顆清明之心認識外界的事物,了解事物的真相和本質。

因而,我們不難發現,靜坐修習是開啟智慧的一個特殊方式。

有益於體泰安康

現代社會生活中,人們終日忙忙碌碌,煞費苦心。或圖名利、或謀祿位,或為生存、或求溫飽,一身難得清靜之時,更枉論精神上的虛無清靜。

隨著歲月的流逝,身體要不斷地遭受風、寒、暑、濕等外邪侵擾,病痛在所難免;內心又倍嘗憂、思、恐、慮等情緒的糾纏,片刻難得安寧。

《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云:「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

人體的調養,要按照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日月運行時間規律進行。

因為人體是一個動態的平衡系統,它的內在節律與整個宇宙的節律是步調一致的。

擅於養生的人,必須使自身人體的陰陽平衡不致失調,保持人體的運動節律適應日月運轉的自然節律。

孟子說:「存其心,養其性。」

人的性格、體質等生來就有差別,在「存心養性」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節制和調和,不使其過之,亦不讓其不及,處於不偏不倚的中庸狀態是最好的。

無論是健身還是養心,「和」的作用都是至關重要的。

漢代董仲舒說:「君子閑欲止惡以平意,平意以靜神,靜神以養氣,氣多而治,則養生之大者得矣。」

養生的要訣就在於「平意靜神」,這正是五腑六臟安和諧調的表現。和於內,安於外,身心的健康安舒離不開「和」的狀態,而「和」的狀態又是從靜心過程中得來的。

靜中有和,和諧致靜,靜與和是修養過程中具有同等意義的兩個境界。

往期經典回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心正舉 的精彩文章:

什麼是中國人的信仰?

TAG:正心正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