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榮縣歷史考究-前篇

榮縣歷史考究-前篇

本來打算一篇寫完的,但在資料整理的過程中,發現了幾點關於榮縣歷史記載的問題,而對於歷史,應該要嚴謹的對待,所以考慮再三,將分為了幾篇文章分開書寫。

前言

關於榮縣的古籍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時期,而所有關於榮縣歷史的描述,都是以周朝為開始。網路上存在的榮縣歷史文獻,多以《榮縣誌》為參考,而這樣的歷史,在小林看來,並不完整,待我向你一一道來。

· 正· 文· 來· 啦·

恐龍篇

「1915年夏天,受中央地質調查所之邀,美國地質學家勞德伯克帶領著一個地質調查組,長途跋涉來到中國的西南腹地——自貢。他在距離榮縣東南3公里處的一個砂岩崖壁上,發現了一個類似牙齒化石的東西。小心翼翼地用鎯頭敲打化石周圍的岩石後,很快,一段直徑約20厘米,長約30多厘米的大腿骨化石就出現在了他的面前。同時,在周圍,他又發現了一顆匕首狀的、邊緣具有小鋸齒的殘破不全的牙齒。於是,他判斷這是一個巨型恐龍的骨骼化石。」

沒錯,榮縣最初的原住民是已經滅絕的恐龍——榮縣的恐龍發現比大山鋪早了半個世紀。且榮縣青龍山恐龍化石遺迹群比大山鋪範圍更廣,骸骨數量更多。金花鄉現存的桫欏是侏羅紀時代的古孑遺植物,是食草類恐龍的食物,還是植物界的活化石。

榮縣峨眉龍是以榮縣命名的恐龍,是蜥腳形亞目(Sauropodomorpha),蜥腳次亞目(Sauropoda),馬門溪龍亞科(Mamenchisaurinae),峨嵋龍屬(Omeisaurus)的一種。生活在中生代的侏羅紀中期。化石發現於榮縣。是四川盆地中最早發現的蜥腳類恐龍,由楊鍾健與Camp於1936年共同描述命名的。

恐龍時代,榮縣這片土地生活著許許多多的恐龍,他們奔跑於河溪之間,在榮縣的每一寸土地上都留下了它們的腳印,幾億年過去了,他們以化石的形式長眠於榮縣這片土地岩層之下。

人類起源篇

四川地域發現的原始人化石最早可以追溯到200萬年前的巫山人。中法專家認為,中國最早的人類就是生活在三峽的巫山人。

史前人類地域一覽

巫山人,距今200萬年,離榮縣500公里左右。其次是元謀人,距今170萬年,也離榮縣500公里左右。

從地理條件推斷,距今300萬年前,喜馬拉雅山強烈隆起, 長江流域西部進一步抬高。從湖北伸向四川盆地的古長江溯源浸蝕作用加快, 切穿巫山,使東西古長江貫通一氣,江水浩浩蕩蕩,注人東海,今日之長江形成。

我們都知道,古文明都是伴水而生,幾百萬年前的榮縣地域,處於長江上游,且在巫山人與元謀人這大範圍內,氣候環境適宜動物生存,所有可以斷定榮縣史前也是有人類棲息的。

三皇五帝時期

三皇五帝時期,是古中國文明的開端,從「帝摯(青陽)」時期開始,史料上有了關於榮縣的記載。

先來看一下歷史進程

▼▼▼

燧人氏,為有巢之子、華胥之夫、伏羲女媧之父

華胥氏為燧人氏之妻,伏羲氏與女媧氏之母。

伏羲氏為燧人氏與華胥氏之子、女媧氏的妹妻。

女媧氏是燧人氏與華胥氏之女、伏羲氏的妹妻。

神農氏,氏族首領為炎帝,又名烈山氏

傳說神農氏部落後期,有熊部落、九黎部落相繼崛起,與原氏族酋長炎帝後裔三足鼎力;

有熊氏軒轅黃帝先後經歷阪泉之戰(與炎帝)、逐鹿之戰(與九黎),最終統一華夏。

高陽氏,陵墓位於河南省安陽市內黃縣梁庄鎮。

青陽氏——帝摯(玄囂)時期

三皇五帝 「帝摯(玄囂)」 時期,史料上開始有了關於榮縣的記載(榮縣開始納入大氏族版圖)——據《史記·黃帝本紀》載:黃帝娶西陵之女嫘祖生二子,其一(少昊)玄囂是為青陽,降居江水」。

網路上眾多文章都說榮縣是玄囂封國-青陽國中心,這一點還有待考量,地理位置上,榮縣地域處於版圖邊緣,而身為太子的玄囂不可能只得到處於邊緣且是彈丸之地的榮縣吧?

少昊(約公元前2598年—約公元前2525年),姬姓,名己摯。三皇五帝之一,中國神話中的五方上帝之一,又稱白帝,又作少皞、少皓、少顥,史稱青陽氏、金天氏、窮桑、雲陽氏或朱宣,一說其為玄囂,是黃帝長子。少昊是遠古時代華夏部落聯盟首領,同時也是早期東夷族的首領,定都窮桑

《史記·五帝本紀》:「少昊青陽氏降居江水。」《屍子·仁意》:「少昊金天氏,邑於窮桑。」青陽氏即黃帝之子玄囂,江水即古瀆之一的沂水;(這裡江水常以地理考究被解讀為榮縣地域)窮桑在魯北泗水之陽,是黃帝氏族的發祥地,是當時泰山周圍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這裡就有一個問題:「青陽國當真是在榮縣嗎?」

西周篇

歷代的《榮縣誌》都有記載:「榮是禹貢梁州之域,梁當夏殷之間為夷國,後周榮公佐武王有天下,名在十臣列。相傳公盛德,此其封國」。榮縣因榮公封國得榮名。

首先由「榮是禹貢梁州之域,梁當夏殷之間為夷國」。在由《禹貢》華陽黑水惟梁州應劭曰:梁州者,言西方金剛,其氣強梁也。夏殷之間,梁州為蠻夷國,所謂巴、賨、彭、濮之人也。」可以看出,梁為蠻夷國。榮縣在這個蠻夷國地域之內。

榮公是誰?

《論語·泰伯》雲,「武王曰:予有亂臣十人」。馬融註:「治官者十人,謂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畢公、榮公、太顛、閎夭、散宜生、南宮适,其一人謂文母」,是十個輔佐周武王治國平亂的大臣。「榮公為武王十亂之一。」

《國語·晉語》云:「文王諏於蔡原,訪於辛尹,重之以周召畢。」此句亦即「文王諏訪於蔡原辛尹,重之以周召畢榮」。意思是說文王「諮詢蔡公、原公、辛公、尹公等史官,重用周公、召公、畢公、榮公等大臣」。將周公、召公、畢公、榮公置於近乎相等的地位。

西周時:爵稱可大致分為王、公、侯、伯、子、男六級,在周王朝轄區內,王是指周天子而言,公是指身居高位的天子重臣。據《左傳》及其他佐證資料。另《左傳》又有記載:「畢、國名,入為天子公卿」。所以,榮公為國姓,部分史學家認為榮公名為「姬霞」。

對於榮公封國的歷史考究,基本都是說明其封國約在今陝西戶縣西(或說在今河南省鞏縣一帶),正處於王都附近,從地理位置和人物關係可以看出這有一定的可信度。

另外,榮國第六位國君「榮夷公」,在榮縣的史料中出現的次數比較多,多言榮縣城南十里地,有榮夷公之墓。

而榮夷公此人,在歷史上的評價並不太好

那麼,僅憑《榮縣誌》,是否就能以此斷定榮縣真是榮公封國得其「榮」字?

秦朝

秦滅蜀後,在開明蜀國故地上設蜀郡,又同時保留開明蜀王為侯國,實行郡、國並行制。到公元前285年秦取消蜀侯國「但設蜀郡」,開始實行單一的郡縣制。蜀郡下轄成都等縣,樂山一帶設南安縣(榮縣亦在南安縣範圍之內)。南安縣設置的時間各家說法不一,或說是秦惠文王時司馬錯伐蜀後(公元前316年);或說是秦武王元年(公元前310年)秦滅丹犁後;或說是秦昭襄王三十二年(公元前285年)蜀侯綰被誅,秦廢除蜀國單獨設立蜀郡之後;或說是秦統一中國後(公元前221年)。

夜郎國

秦朝滅亡以後,西南諸蠻夷國皆開始吞併小諸侯國,榮縣亦在夜郎範圍之內。不知道「夜郎國不要緊」,夜郎自大這個成語應該知道吧。

夜郎國本為一個外族蠻夷小國,經過幾百年上千年的歷史沉澱,隨著西周的土崩瓦解,得到了很大發展,秦一統時成為其附屬國,最後被漢王朝所滅。

在川南境內,多有關於夜郎國-竹王的傳說,榮縣亦有竹王祠。陸遊到仍榮州時,在《入榮州境》中曾寫道:「渺然孤城天一方,傳者或雲古夜郎,其民簡樸士甚良,千里郁為詩書鄉。

《蜀記》記載——犍為郡,安陽縣:(今榮縣城關鎮),竹王廟:「昔有女人於溪浣紗,有大竹流入而觸之,因有孕。後生一子,自立為王,因以竹為姓。漢武帝使唐蒙伐牂柯,斬竹王。因有此故,故土人不忘其本,立竹王廟,歲必祀之。不爾,為人患。」

——本期完。

參考文獻

《榮縣誌》

《蜀記》

《黃帝本紀》

《禹貢》

《論語·泰伯》

《國語·晉語》

百度百科

貼吧老哥:為初代和27而來

我們的微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基於 Debian的Xfce 桌面發行版 MX Linux 發布 17.1 版
《藍圍巾男人》抓住你的心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