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兵器重320斤,上千年僅他一人使用過,殺傷力極強,他死兵器也消失

此兵器重320斤,上千年僅他一人使用過,殺傷力極強,他死兵器也消失

(說歷史的女人——第126期)

在沒有槍炮之前,人類在戰爭中使用的兵器都是冷兵器,中國古代朝代更替,戰爭頻仍,冷兵器也隨著科技的發展不斷進步,經過數千年的發展,比較有名氣的冷兵器有十八種,就是我們俗稱的「十八般兵器」。在這十八般兵器中,有一款兵器非常冷,叫鏜,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

那麼什麼是鏜呢?根據史料來看,鏜這款兵器最早的雛形也是槍,或者說是從槍演化改造而來。鏜的材質一般是熟鐵,就是用熟鐵打造。雖然生鐵堅硬,但是生鐵的缺陷是容易折斷。鏜的主桿與槍基本相同,唯一的最大區別是在槍頭,槍只有槍頭,但鏜在槍頭部位又進行了強化,除了那一小段鋒利的槍尖之外,兩邊分別有兩個月牙形的彎曲利刃,這兩邊彎曲的月牙利刃的作用主要是槍在刺過之後往回進行二次傷害。

鏜的出現時間,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隋朝已經使用,另一種說法是明代才出現這種兵器。具體是什麼時候才有,這個問題我們還是丟給專家吧。接著我們來看看鏜的分類。

按照一些冷兵器資料來看,鏜有十一種,外加演義中的兩種,共十三種,我們先來粗略看一下正經資料中的十一種。第一種是十字鎲,這種鏜在中國比較少見,或者說中國士兵將領用得很少,而日本武士則使用頻率很高。它長丈二,鏜頭分三叉,類似中國漁民的魚叉,但前端的三叉極其鋒利,所以非常適宜馬上刺殺。

第二種是雁嘴鎲,顧名思義,雖然同為鏜,但這款鏜的造型明顯有所不同,它的區別當然主要還是前端的三叉,中間之叉已經從槍頭之狀改變為劍頭之狀,更鋒利,而兩邊的兩叉則如同雁嘴之狀,極為鋒利,所以既然中叉如劍,兩邊叉如雁嘴,所以也決定了它的使用主要以捅和勾為主。

第三種是雁尾鎲,此款造型的鏜長約九尺,重約五公斤,三叉中兩邊的叉如同大雁之尾巴。「勾」的實用性也很強。第四種是雁翅鎲,基本跟上面兩款相識,特點屬於一個小類別里的鏜。第五種是九鳳鎲,此鏜與以上不同之處很大,長度都一樣,但這款鏜有九個叉刺,類似於西遊記中豬八戒的九齒耙。

第六種是九曲鎲,即三叉之中,每一叉又有三利刺。第七種是牛頭月鎲,又稱"牛頭鎲"。第八種是夜戰鎲,因為鏜身為黑色,所以在夜戰具有優勢。第九種是陰陽鎲,第十種是齒翼月牙鎲。第十一種是雷震鎲。

這前十一種鏜雖然出自資料,但翻遍史冊,卻很難找到使用它們的名將。所以我們今天重點看一下第十二種和第十三種,以便從另一個側面,即演義中來了解一下鏜的輝煌和威力。

十二種鏜,叫鳳翅鎦金鎲,這款鏜的使用者是宇文成都。此事迹主要出自《說唐全傳》《瓦崗英雄傳》等演義及評書。在演義中,這件神兵有兩個重量,第一處重達320斤,第二處,在宇文成都和李元霸大戰的時候,則變成了400斤。不過根據鏜的構造來看,雖然這兩個重量都明顯不符合實際情況,但若是一定要取個稍微靠邊一點的數據,那麼應該以320斤為準。

宇文成都被譽為隋唐第二好漢,身材高大,書中說他有身高一丈,腰大十圍,這是許褚的腰圍啊,金面長須,虎目濃眉。這可不是一般的武將所能擁有的身材,這簡直就是一個天將。隋煬帝非常欣賞宇文成都,封他為天下無敵猛士。如此之猛將,再使用320斤的鏜,可謂殺傷力極其強大。當時被譽為天下第四、第五、第六好漢的雄闊海、伍雲召、伍天錫聯手都沒有打過宇文成都。其猛可見一斑。

另外關於宇文成都的出身也很傳奇,在地上人間,宇文成都的父親是隋朝的丞相宇文化及,他也就是大隋朝的一員猛將,但宇文成都卻非比常人,他的元身是商朝的聞太師,而到轉世為宇文成都的時候,聞太師已經是雷神普化天尊。所以說,宇文成都是雷神普化天尊臨凡。也難怪,重達320斤或400斤的鳳翅鎦金鎲也只有神仙才能拿得動。

但宇文成都雖然武力勇猛,卻最終死於隋唐第一猛士李元霸之手,並且宇文成都死後,他的兵器鳳翅鎦金鎲也隨之消失。宇文成都和李元霸之間的關係非常複雜。如果說人真的有前生今世的話,那麼宇文成都和李元霸之間的恩怨就能解釋得清。李元霸在學藝離開的時候,他的師父就特別警告過他,不能和使用鳳翅鎦金鎲的人動手。但是李元霸在面對宇文成都的時候,終究是忘了師父的叮嚀,不僅和宇文成都大戰,還殺死了宇文成都。而李元霸也因此造成懲罰,被雷劈死。其中的緣故,全因李元霸是大鵬金翅雕轉世,雖然大鵬金翅雕和雷神普化天尊是師兄弟關係,但按照地位排列的話,雷神普化天尊卻是大鵬金翅雕的上司。在神佛之界,以下犯上,那就是觸犯天條,必遭天譴。李元霸之死,也就屬於正常了。

第十三種鏜,叫混天鎲。在當時使鏜的除了宇文成都,還有一人,即伍天錫,也就上面所說的天下第六好漢。此人使用的混天鎲是一對,重量也很嚇人,200多斤。不過書中沒有交代這200斤是指一個呢,還是指一對?不過擱在當時隋唐十八好漢中來看,這個200多斤應該是指一對。

伍天錫最刺激的一戰是和天下第四好漢雄闊海大戰,書中說這兩人打了半個月都沒分出輸贏。三國中打半天或數百回合的戰績擱在這裡一比,簡直太小菜一碟了。如此之猛的神將,最後也難逃一死,不過他的死法在不同版本的故事中結局也不同,有兩種:一種是在《說唐全傳》中,伍天錫惹惱了李元霸,被李元霸殺掉。另一種是在《興唐傳》中,伍天錫被大唐名將蘇定方暗中一箭射死。

結語:鏜這種兵器在史載中,據說清朝使用非常廣泛,但卻鮮有名將。所以總的來說,鏜能夠為人所知,還要靠宇文成都和伍天錫。雖然他們使用的鏜分別重達320斤和200多斤,明顯是虛構,而且宇文成都和伍天錫死後,他們的兵器也隨之消失了,但卻依然激發了很多小夥伴對鏜這種冷兵器的喜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戲說歷史的女人 的精彩文章:

東漢末年如果這兩人任何一人趁機稱霸天下,將不再有三國!
三國這支部隊僅800壯士,卻擊潰對方四萬精兵,還把對方趕得狼狽逃跑!

TAG:戲說歷史的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