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的第一大姓氏是什麼?

中國的第一大姓氏是什麼?

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社會時期,用來區分血緣家族。夏商周之前,姓、氏有別,「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姓」起源時,因為在母系社會,跟女性有很大的關係,所以帶有很明顯的「女」旁特徵,如上古八姓:姬、姚、媯、姒、姜、嬴、姞、妘。起初,人類處於群婚階段,兄弟姐妹互為夫妻,此後人們有了血緣家族區分,同一個血族不婚,區分血族的標誌就是「姓」,同姓不婚,是人類的一大進步。

隨著血緣家族的不斷壯大,從同一個「姓」中逐漸分裂出很多亞族,為了區分亞族,「氏」便產生了,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說,「氏」是「姓」的分支。由於氏的產生已經接近父系社會,男人的地位超越的女人的地位,所以「氏」一般指男性。所以有「男子稱氏,妊人稱姓」的說法。

「姓」處於一個血緣脈系的最始端,很為古老,所以一般不會變更,而「氏」不一樣,隨和居住地、封號、出名地的變法,「氏」也就隨著變化了。比如商鞅,衛國沒落貴族,衛國與周同屬於「姬」姓,但是其又稱衛鞅或者商鞅,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衛」和「商」也就變成了氏的稱呼。從一個側面可以看出,同姓的人可以同氏,同氏的人可能不同姓。

一般來說,姓用來區別婚姻,而氏則來區別貴賤,因為低賤之人,在當時是沒有氏的,可能只有個如「阿貓阿狗」的名字代號。從婚姻的角度來看,同姓不同氏不可以結婚,同氏不同姓,則可以通婚。

在那個年代,應該說,王室之「姓」或者「氏」才是第一大姓氏。

春秋戰國時期,隨著宗法分封制的破壞,緣由的姓氏系統被破壞,秦漢時,姓與氏合流,便有了咱們現在的稱呼。

誰到底是天下第一大姓,這要看當時的社會政治氛圍。魏晉南北朝時期,門第觀念盛行,做官看門望出生,結婚講求門當戶對。當時的大姓,比如琅琊王氏 陳郡謝氏 陳郡袁氏 蘭陵蕭氏,都是當時響噹噹的,能夠左右皇權的。唐朝時,門第觀念依舊濃厚,有所謂的五姓七望:隴西李氏、趙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不過,唐朝皇帝為了削弱士族門閥對皇權的影響,唐太宗修《氏族志》,「不須論數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級」,將「李」姓列為天下第一大姓,武則天上台後,為了打擊李家形成的政治權力集團,她又命令修《姓氏錄》,將「武」姓提高為天下第一大姓。 誰又敢說不是呢?

趙氏建宋朝,宋無名氏作《百家姓》,成為後代蒙學讀物,對後世影響深遠。同時宋代人的王明清,在他的《玉照新志》中說:「似是兩浙錢氏有國時小民所著。何則?其首雲:『趙錢孫李",蓋錢氏奉正朔,趙乃本朝國姓,故錢次之;孫乃忠懿(錢俶)之正妃;又其次則江南李氏。此句雲『周吳鄭王』,皆武肅而下后妃,無可疑者。」可見,《百家姓》在編寫的過程中,姓氏人數並不是首先的參考。

一、從歷史角度來看,第一大姓應該是「姬」姓。

首先「姬」是黃帝的姓,最我們共同始祖的姓。

其次「姬」姓是大多數姓氏的母姓。史載黃帝共有二十五個兒子,其中十四人被分封得姓。這十四人共得到十二個姓,依次為: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而少昊、顓頊、帝嚳、唐堯、以及夏朝、商朝、周朝的君主都是黃帝的子孫,這些後裔在黃帝到堯、舜、禹時期大都已經脫離黃帝母族,建立了大批的氏族方國或部落,有了獨立的姓和氏;後來,周武王(姬發)建立了周朝,分封諸侯或方國,其中姬姓國53個,這些姬姓國以國為氏,於是形成了中國的大多數姓氏。

現今按人口排名前四百的姓氏中直接起源於姬姓的有120多個,其中部分姓氏有多個源頭,但多以姬姓為主要源頭。如:王、張、楊、周、吳、李、孫、胡、朱、林、鄭、郭、管、魯、蔡、霍、康、毛、曹、衛、畢、魏、滕、楊、蔣、韓、唐、詹、何、梁、於、孟、許、萬、常、武、喬、賀、賴、龔、文、智、傅、沈、彭、呂、蘇、盧、賈、刁等姓。

二、從文化角度來看,第一大姓應該是「孔」姓。

孔子對中華文化的貢獻是巨大的。首先他開創的儒家學派,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國古代的主流意識;儒家學派對中國,東亞乃至全世界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其次他修訂了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整理、保存、傳承了中華古代文化經典。第三他創辦私學、開創了私人講學的傳統,推動了教育由貴族專享向對平民開放,極大地推進了教育的普及和發展。孔子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從東漢起,國家正式把孔子作為國家的公神,其地位和社稷神同等。唐代,命令每個縣都要建廟祭祀孔子。每年春秋兩次大祭,每月初一和十五兩次小祭。唐代以後,孔子的地位不斷提高,對孔子的封號也不斷增加。清代,孔子祭祀一度成為和上帝、和國家的祖宗神同等級別的「大祀」。孔子後裔成為唯一在不同朝代都擁有封號、爵位、府第、陵園的家族,歷朝歷代讀書人都以孔門弟子自居。

三、從人口角度來看,第一大姓應為「李」姓。

據國務院人口普查辦公室公布的統計數據,2015年到2017年,李姓連續三年成為中國姓氏中人數最多的姓,人口接近1億。而且,李姓還出了中國古代唯一可以與孔子比肩的文化名人----老子(李耳),他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曾向他求教,他被道教尊為始祖,他的著作《道德經》在今天仍被公認為中國古代最重要的哲學著作之一。李姓還建立了中國古代最輝煌的王朝----唐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談古今歷史 的精彩文章:

清朝滅亡以後,汪精衛為何還要給溥儀行大禮?
十六世紀歐洲人筆記下的大明王朝,是怎麼的?

TAG:趣談古今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