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今天我們如何做父母?

今天我們如何做父母?

【教育警示】父母皆禍害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自古以來,對子女來說,父母是最偉大、最無私,沒有哪一種愛能勝過父母之愛。子女對父母應充滿無限的感恩之情,尊重孝敬父母。

但是,凡事皆有度,過之則不及。父母對子女愛,一旦超過限度,便成了害。

前些年,豆瓣網上曾出現過一個扎人眼球的「父母皆禍害」小組。這是一個擁有10萬多成員網路討論小組的名字,「禍害」,這個詞是80後子女用來形容自己50後的父母。

「父母皆禍害」最早出自英國作家尼克·霍恩比的暢銷書《自殺俱樂部》,是主人翁少女傑絲的一句台詞。

【愛的定義不僅僅是物質】

我相信,每一位家長,當聽到自己被子女稱為「禍害」時,其心情的惱悲與複雜一定是難以名狀的。他們怎麼想也不會想明白,自己捧在手中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供他們吃、供他們穿,為了他們的成長不惜花再多的錢,,辛辛苦苦呵捂了這麼多年,他們不但沒有半點感恩,卻把我們當成了仇人?

為什麼孩子對於父母之愛熟視無睹,問題到底出在哪?

首先,父母的愛是不完全的。許多父母以為對孩子的愛就是滿足他們的物質慾望,讓孩子吃好、穿好就算是愛,卻忽視了情感之愛,也就是與孩子的情感交流。

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有感情。沒有感情那是機器。當我們在電視上看到「冷麵殺手」這樣的角色,我們常常的反應就是「這不是人」 !

人的感情從何而來?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中獲得的,它這種感情交流是精神層面的,並不依附於物質的存在。那種以為滿足了孩子的物質需求,孩子就會和你有感情的想法和做法都是錯誤的。

其次,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家長試圖把孩子變成自己的複製品,這會引發孩子的極度反感。不少家長心中都有著一個尚未實現的夢,這種遺憾壓在他們心底,希望孩子都成為夢中的自己,希望孩子有一個比自己好的未來。因而強迫孩子上興趣班、特長班,讓孩子考雙百,考第一……

最新熱播的電視劇《突擊再突擊》中的主人翁梁永軍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爺爺為了完成兒子的遺願,把孫子培養成一名真正的軍人,從5歲起就按照軍人的標準訓練梁永軍,結果,梁雖然參了軍,但卻去餵豬,多少年不與爺爺說話,把爺爺當成仇人……當然,電視劇畢竟是電視劇,梁永軍後來實現了逆轉,但這卻表明,家長對孩子的培養要順應孩子的意願,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很多時候,不僅不能如願,更會引發孩子的極度反感……爺爺的

人的成長、成才是一個自然的過程,與其自身潛質、家庭影響,學校教育、社會環境等諸多因素有關。這其中,孩子天生的自身潛質起到關鍵性的作用,瓜豆有別,孩子亦是如此,一個懂教育的家長不是把豆當成瓜讓他爬秧,而是要想著如何讓豆苗枝繁葉壯。

【良好家庭教育是孩子成功成才的基石】

家是孩子賴以成長的環境,家是孩子成長的根基。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終生的老師。

美國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一個人能夠取得成就,20%取決於後天努力,80%取決於父母教導。這充分說明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

這個家庭教育,怎麼教育?家長這個老師怎樣做?

我們說家長是孩子的老師,不是說家長要做教給孩子文化知識的老師,而是做孩子人生的導師,要教會孩子生存、教會孩子生活,教會孩子交流,教會孩子獨立,教會孩子合作,教會孩子誠實,教會孩子謙虛,教會孩子感恩……總之,教會孩子成為一個正常的人,成人才是成功成才的前提!

家長的陪伴是最好的家庭教育,但這個陪伴,不是指孩子做作業,你陪在身邊;也不僅是指你陪孩子一塊吃飯,這個陪伴是與孩子進行心靈的的對話。這個對話,不是吃飯的時候,你問孩子的作業做完了嗎?考試得了多少分?今後當制訂定什麼樣的努力計劃?更不是你聽到孩子成績差訓斥孩子,給孩子定下考第一的目標,恐嚇孩子「考不了第一別來見我」……

一個合格的家庭環境應該是:孩子回到家的時候,感到安全、感到舒適,感到放鬆,感到溫馨;一個稱職的家長應該是:孩子一見到你就笑,一見到你就想說,一見到你就想哭(人們如果有委屈總是見到最親的、最可依賴的人的時候才會哭),一有難事就找你出主意……

【莫把孩子變成「偽留守兒童」】

留守兒童這個概念大家都不陌生。就是父母不在身邊的孩子。

可是,當下我們不少家長,雖然父母雙方都在孩子身邊,孩子卻比留守兒童還「留守」。

有些家長舍家撇業地專職陪讀,可是,陪讀並等於陪伴。你的陪讀僅僅是給孩子提供了一個優越的吃飯、休息的環境,讓孩子衣食無憂而已,而這些,任何一個飯店、賓館都能做到的。

如果父母都在孩子身邊,父母除了孩子學習成績之外,其他方面疏於交流,那你這個陪伴還不如不陪。不陪,孩子還可能不會天天感受到情感的壓抑,學習的壓力,而你天天的責問、訓斥,會讓孩子天天生活在憂慮和恐懼之中,那還有心思集中起精力來去學習?這種情況下,孩子的心理就會自我封閉起來,成為「偽留守兒童」。05

【父母是天下最難的一種職業】

民族英雄林則徐有一段名言「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

如果你辛辛苦苦去賺錢而沒有時間陪伴孩子,荒廢對孩子的教育,那你賺的錢還有什麼意義?那豈不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人在社會上要找一個職業,這個職業除了自己謀生之外,就要賺錢養家糊口。但如果在全家衣食無憂的前提下,你還在拚命賺錢,試圖用錢把孩子送進最好的學校,給孩子找最好的老師,試圖用錢讓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那你就大錯而特錯了!

因為,父母也是一種職業,父母職業的職責就是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孩子的成功成才才是你賺得最大的利潤。試想,在你的教育下,孩子獲得了巨大成功,比如像馬雲,馬化騰、比爾蓋茨,巴菲特、愛迪生、劉謙、姚明、張藝謀等等等等,世界上還有哪一種職業比教育孩子成功的收益更高呢?

可是,如果你只想把孩子培養成你的影子,把孩子當成學習的機器,那就是硬把豆苗當瓜秧的不會種地的愚夫!不但不會有收益,可能還會虧本,虧到孩不但不會感恩孝敬於你,還會把你當成「禍害」!

做一父母很容易,伴隨著孩子的出世,你就自然為人了父母。但是,這個父母卻是最不好做的職業!因為,它沒有上班下班、沒有節假雙休,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天長百日人有疏」,在漫長的孩子教育過程中,在瑣碎的日常生活,你不可避免地會出現疏忽和意外,有意無意間可能就會使孩子受到傷害。因而,做為父母,一定要努力工作,努力賺錢,但一定也要恰當處理好工作與孩子教育之間的關係。我們不一定把家長這個職業做得盡善盡美,但卻一定要掌握家庭教育的一些基本原理,教育孩子的基本方法,給孩子提供一個安全、溫馨的成長環境,只要能多陪就多陪陪孩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平湖一柱 的精彩文章:

TAG:平湖一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