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百壽書家」張怡:知足心常樂,無求品自高

「百壽書家」張怡:知足心常樂,無求品自高

人物名片

Character card

2015年5月30日,福建省文史研究館為張怡舉辦百歲書法藝術作品展(楊婀娜 攝)。

張怡,1916年生,福建南平人,現為福建省文史研究館館員、福建積翠園藝術館特約書畫家、福建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榕城十老」書法沙龍成員,曾任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創作研究員、福建省老年書畫藝術協會書法委員會副會長、福建省老年書畫藝術協會理事、福建省老年大學書法教師。

張怡一生酷愛書法藝術,其作品崇尚氣勢力度,神韻筆墨追求多變挺拔,特別是能雙手同時正、反書,字形左右對稱,堪稱一絕。

他是目前八閩藝壇年歲最高的書法家之一,笑稱老年人一定要學會「心花怒放」;他是「榕城十老書法沙龍」里的「老大哥」,三十年來,舉辦的十二次書畫展,沒有一次落下;他的書法作品氣勢雄渾、筆墨多變,拒絕「千作一面」,還有一項獨門絕技——雙手同時正、反書,別具一格。他,就是現年103歲的張怡。

春光明媚,鳥語花香。日前,福州新聞網《閩都大家》欄目記者採訪了張怡。一進門,他和92歲的老伴陳淑萍熱情地招呼記者落座。

當天,張怡穿了一件亮黃色的中式唐裝,披了一條鮮紅色的圍巾,頭戴一頂淺灰色的呢絨帽子,帶著笑意的面龐顯得十分精神。令記者欣慰的是,張老除了稍微有些耳背,依然能自己拄著拐杖來回踱步,而且聲如洪鐘、思維敏捷,還能不時「幽你一默」,逗得來客哈哈大笑,自己卻始終一本正經。

「我總結自己長壽的秘訣,一來練書法,二來心態樂觀,開心最重要。」張怡說,書法藝術陪伴了他一輩子,揮毫潑墨,酣暢淋漓,是其人生快樂的源泉,長壽自然如期而至。

百歲老人張怡耳聰目明、精神矍鑠。(楊婀娜 攝)

今年四、五月間,由福建省書法家協會、福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的「榕城十老」第十三回書法聯展將在福州三坊七巷舉辦。作為「榕城十老」的「老大哥」,張怡也將應邀甄選3幅精品力作參展,籌備工作目前正緊鑼密鼓地展開。

成立於1986年的「榕城十老」書法藝術沙龍,迄今已走過32個春秋。當年,沙龍由福建省電視台原台長、書法家雷普發起,召集在榕的省、市德高望重、造詣精深的老書法藝術家組成,是福州平均年齡最大的特殊的書法家群體。

《春眠不覺曉》

作為創始會員之一的張怡說,這個群體選人不計行政職務和藝術名銜,只以書法的造詣和對藝術的熱忱為標準,成員中各揚所長、盡顯風流。「成員幾度更替,數易其人,每隔兩、三年,我們在文化部門的支持下,舉辦書法新作聯展。」張怡從1988年首次展覽開始,32年來從未間斷,連續參加了十二回。

《孤雲晴未還》

在「榕城十老」書法沙龍中,張怡和趙玉林是年歲最高的兩位書法家,張怡比趙玉林還大一歲,二人相知相識於上世紀70年代,曾經同在福建老年大學任書法教員,結下近40載筆墨情誼。趙玉林曾寫詩讚曰:「落紙雲煙氣勢雄,人書俱老醉東風。」去年,趙玉林駕鶴西去,得知消息的張怡不禁悲從中來,沉思良久,讓家人準備筆墨紙硯,揮毫寫下四個榜書大字「德藝永存」,寄託無限哀思。

書房裡,趙玉林自撰自書的賀壽詩文被張怡視為珍寶。(邱陵 攝)

三年前,在張怡百歲壽辰舉辦之際,趙玉林曾賦詩並書贊道:「期頤壽星張怡老,雙腕揮毫蓋世好。宇宙陰陽本兩儀,正反交孚通書道。……世上何多浪得名,我獨祝君:壽高書高福如海!」如今,這幅書法長卷仍懸於張怡的書房之上,抬眼即見,睹物思人,何其傷懷。

《和諧》(雙手書)

霜花流歲月,椽筆寫春秋。年過百歲,張怡仍可隨手翻開自己的書法作品集,抑揚頓挫地朗誦其中摘錄的歷代名篇佳文,配合上下翻飛的手勢,激情十足。

《駿馬追風》

興緻來了,他又特地讓家人找出靠在牆角的一幅長卷,緩緩攤開給記者看,是他76歲時抄錄毛澤東所寫的詩《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行草字體,飛動飄逸,瀟洒多姿。「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他指著書作,逐字念讀,無一有誤。話畢,笑意浮上臉龐,似乎還沉浸在詩詞氛圍之中。

2012年國慶節,張怡和夫人陳淑萍在西湖公園合影。(張怡家人供圖)

張怡出生於南平的書香之家,自幼喜歡書畫,六歲開始跟隨一位前清進士學習書法。初學顏、柳,臨帖、雙鉤、描紅,樣樣都不能少。幼時為練習腕力,曾在筆上套一銅墜,蘸水苦練於斗底紅磚之上,力求寫出風格不一的書體。因為書法好,10歲時,他已在南平小有名氣,甚至有店鋪請他寫牌匾。初中開始師從書法家鄭元禎,勤學「二王」,兼涉篆、隸。步入老年,則深賞米芾、懷素草書,至今已90餘載。

《梅雪爭春未肯降》

與眾多書法家不同的是,張怡是天生的左撇子,可小時候先生偏要他用右手寫字。「小時候就發現左手更靈活,可那時左手寫字是要被老師打手心的,我也只能偶爾練一下。」於是,先生在時,他就用右手習書;先生不在時,他就用左手練字。

《品茶能益壽》

事實上,左手寫書法也大有其人。林散之、費新我等大書法家都是用左手寫。幾十年來,張怡時左時右,就這樣一直堅持了下來。

無論從事什麼職業,他從未間斷過對書法的喜愛和苦練。他的書法博涉多家,篆隸真行草五體皆能,尤以行草造詣最深。

《海天氣象》

由於書藝精湛,江蘇新四軍紀念館、閩侯林祥謙烈士陵園、廈門大學陳嘉庚紀念堂、安徽聖泉碑林均鐫刻收藏其書作,也有不少海外人士慕名求墨。

不過,張怡最為人所熟知的一項絕技,便是「雙管齊下」。博覽書壇,左手寫書法不稀奇,兩手同時書寫也大有人在,但左手寫反字、右手寫正字,左右手同書,諸體皆通之人實為少見。

《壽》(雙手書)

「這是我退休後,慢慢摸索出來的,後來技藝練熟了。」張怡告訴記者,雙手同時寫出正反字體,需要反覆練習,這在別人看來也許枯燥無味,可自己卻樂在其中。

攝影家盛斌拍下張怡曾經雙手同書的瞬間。(邱陵 翻拍)

在書房裡,還掛著一幅他雙手書寫的照片,那是知名攝影家盛斌抓拍後放大贈送給他的。畫面上,只見他雙腕同時揮動,筆走龍蛇,縱橫上下,開合有致。趙玉林曾讚歎道:「難能最是揮雙管,左右開弓絕代功。」

2015年5月30日,百歲書法作品展開幕式上,趙玉林等眾多書法家前來祝賀。(楊婀娜 攝)

在他的客廳里,有一塊紅色的匾,上書「誨人不倦」四個大字,是首期離退休老幹部書法進修班學員集體簽名後送給他的。這塊紅匾被他視為珍寶。

原來,張老退休之後,看到許多戎馬一生的老幹部生活單調,就參與創辦了福建省老年大學書法進修班。不管颳風下雨,還是驕陽似火,他都堅持騎車到老年大學輔導離退休老幹部們學習書法。

寫有「誨人不倦」的紅匾。(邱陵 攝)

夫人陳淑萍本就寫得一手好字,在張老影響下,也臨池不輟,加入了福州市書法家協會。夫妻琴瑟和鳴,同游書海。兩人都認為,唯有書法,才能活出老年人的風采。

在記者問張老長壽秘訣時,他笑著說,動筆前,我暢遊在中國古典文化之中「心花怒放」;動筆時,揮毫潑墨,酣暢淋漓,仍然「心花怒放」;作品寫成,邀來三五知己共同欣賞,飽覽文字之美,又讓自己「心花怒放」。每天都開心,長壽自然如期而至。

《養天地正氣》

十二年前,張怡曾寫過一篇短文,標題是《淺議書畫與長壽》。「遠的不說,僅就近代與當代的就有齊白石、于右任、沙孟海、啟功和蘇局仙等書畫大師,都達到了人書俱老的境界。」張怡從個人經驗出發,建議書畫家不妨在閑暇之時,思考創作作品的立意、構圖、色彩、效果,對書法來說,則可以籌劃字體的間架結構,整幅的謀篇布局、行氣疏密的安排等。

「我常在走路、看電視或靜坐時以指代筆,進行模擬創作書寫,這種『書空』現象,也是意在筆先的過程,既可以練習書法,又鍛煉了身體,一舉兩得。」在張怡看來,書畫令作者長壽,關鍵在於入靜運筆能夠對人體的精、氣、神起到良好的調攝作用,正如古籍《素問上古天真論》中所述:「呼吸精氣,獨立守神」「積精全神」,因此可以祛病延年。

《松鶴壽》(雙手書)

幾十年來的實踐和研究,張怡對每一幅作品都力求變化。他不喜歡墨守成規,講究在傳統的基礎上創新,一百幅有一百幅的變化,否則「千字一面」。「要達到形神兼備,非下一輩子的苦功不行。」

如今,103歲的張老仍然關心時政,生活儉樸,每天從陽台對面飄來校園的朗朗書聲,就是最美的旋律。「知足心常樂,無求品自高。」這十個字,或許是其人格品性的鮮明反映。

《倚樹或聽流水韻》

各方評說

趙玉林(詩人、書法家):

期頤壽星張怡老,雙腕揮毫蓋世好。宇宙陰陽本兩儀,正反交孚通書道。

三山書道集高人,十老榕城爭探討。沙龍臨場如臨敵,落筆颼颼誰能及。

興來展紙不停手,忽呈壯麗忽枯寂。墨池飛出北溟魚,化作神龍繞太極。

憶同避暑雪峰寺,寺僧稽首請留字。夫人寫經宗蘭亭,先生醉筆驅魑魅。

神清骨竦意率真,眷屬神仙眾驚異。積善之家餘慶在,蘭馨桂馥煥光彩。

薄書得意久復逰,史館相與三十載。世上何多浪得名,我獨祝君:壽高書高福如海!

盧美松(學者、原福建省文史研究館館長):張老作書,自有妙諦。記得長者曾言:不為名,不求售,只為身心愉悅。誠哉斯言。人訝張老年逾耄耋,尚且精神矍鑠,耳聰目明,運筆如風,快意作書。可見,凡有作為者,無功利之心,有淑世之志,皆可放眼抒懷,馳騁揮灑,樂在其中,藝亦在其中矣。

陳景漢(原福州教育學院副院長、福建省委黨校文史副教授、中華詩詞學會理事)賦詩讚曰:揮毫想見筆翻江,滿紙煙雲氣勢龐。畀我「壽康」何厚貺,晚霞同願照書窗。

曾光明(書法家、福州市楹聯學會會長):張臂揮毫,益壽延年超百歲;怡情研墨,修身養性樂全家。張怡老夫子,是「榕城十老」倍受尊敬的老大哥。做人低調不張揚、字呈高雅不謀利、強身健體過百歲,都是晚輩學習的榜樣。他的雙臂揮毫與尋常見到的「江湖書法家」有本質上的區別。因為他是天生的左撇子,用左手寫字,老師又教他用右手寫字,造就了他左右開攻。況且,他的雙臂書法很自然,洒脫不造作,高雅不俗套,深受大家喜歡。

現年103歲的張怡近照。(邱陵 攝)

代表作品

從1988年起,連續參加十二次「榕城十老書畫展」,至今綿延三十年;1999年和2013年,先後出版《張怡書畫集》《張怡書法藝術》;2010年、2015年省文史研究館先後為其舉辦「九十五壽辰書藝回顧展」「百歲書法藝術作品展」。

往期閱讀

聚焦閩都文化,探訪閩文化的精神力量

來源:福州新聞網

作者:邱陵

編輯:林少斌

監製:林敏勇 劉必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福州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人物畫家張永海:從心出發,漫步水墨
吳華光:工筆寫意兩淋漓

TAG:福州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