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侵華日軍後勤有多強大?沒有它抗戰會提前勝利

侵華日軍後勤有多強大?沒有它抗戰會提前勝利

抗日戰爭中,日軍戰鬥力之強眾所周知。那麼如何保證一支軍隊的戰鬥力呢?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後勤。日軍師團級部隊中擁有完整編製的輜重聯隊,可以全天候快速將物資運輸到作戰地。 圖為行進中的日軍輜重部隊。

日本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島國,戰爭初期沒有足夠的鋼鐵來生產汽車,於是補給線上就出現了馱馬拉車輸送軍需這一幕。

明治維新後,日本開始了現代化軍事建設,仿照德國建立了自己的騎兵部隊。但是本土馬和其國人一般矮小瘦弱,不堪上陣。後來通過引進阿拉伯馬進行雜交,經過半個世紀的改良,直到侵華戰爭中登上歷史舞台。圖為中國戰場的日軍騎兵。

明治維新後,日本開始了現代化軍事建設,仿照德國建立了自己的騎兵部隊。但是本土馬和其國人一般矮小瘦弱,不堪上陣。後來通過引進阿拉伯馬進行雜交,經過半個世紀的改良,直到侵華戰爭中登上歷史舞台。圖為中國戰場的日軍騎兵。

日軍編製大致可分為挽馬師團和馱馬師團。挽馬師團又稱甲種師團,擁有完整的輜重聯隊和騎兵聯隊。後來國內軍馬供不應求,普通駑馬也應徵入伍,編為乙種師團,也稱馱馬師團,僅有一個騎兵大隊的編製。圖為淞滬戰場上的日軍輜重聯隊。

東洋馬在侵華戰爭中承擔了幫凶和遞刀子的角色。中國戰場上,尤其是長江以南地區,大多為平原地形,水網密集,交通不便,國民政府沒有大規模修建公路的能力。於是馬匹成為最好的運輸工具,在複雜地形中的實用性遠勝軍車。圖為陷入泥坑的輜重部隊。

日軍火力配置較為簡單,精簡火力意味著裝備輕便,大部分裝備可單兵攜帶,小部分重裝備和技術裝備由輜重部隊承擔。圖為馱馬在運輸拆分開的九二式步兵炮。

隨著戰爭的推進,日本國內物資越來越匱乏,其中包括軍馬,以至於農民的耕馬都被軍方搜刮一空。圖中可見瘦骨嶙峋的日本軍馬。

到了戰爭後期,我軍逐步在敵後戰場打開局面,避開正面決戰,依靠游擊戰、麻雀戰不斷襲擾日軍補給線。日軍大部被分割在廣袤的農村地區,無法集中兵力優勢,被我軍逐步蠶食。圖為餓斃的軍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下老照片 的精彩文章:

溥儀被日本人帶往東北竟是因為這件事,下圖將為你揭開謎底
這個人是日本明治時期眾多女子的偶像,圖八為你揭開謎底

TAG:天下老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