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陳納德和陳香梅都走了,飛虎隊還在嗎?

陳納德和陳香梅都走了,飛虎隊還在嗎?

「當歸網」,海內外招商引才第一號!

提起中國抗戰時期大名鼎鼎的「飛虎隊」,中國民眾都應該非常熟悉,我們還是先介紹一些飛虎隊的來龍去脈歷史背景作為鋪墊。嚴格來說,真正意義上的飛虎隊應該是指最初的「美籍志願大隊」(American Volunteer Group),由近百架戰機和幾百個包括飛行員和地勤支持等人員組成,全部是從美國招募而來,絕大部分都是美國白人,包括兩位女護士,只有幾位美籍華裔,也都是地勤人員。

飛虎隊成員對外名義上都是中央飛機製造廠的外籍員工,正式編製上屬於中華民國空軍,表面上是國軍高薪招募的僱傭兵,背後得到了美國政府和軍隊的允許和支持,否則也難招募到這些飛行人才,更無法購買到所需的美國飛機和設備彈藥。

「美籍志願大隊」飛虎隊員

美籍志願大隊在執行飛行任務,飛機上可見鯊魚和飛虎圖案,當然也不能少了美女哈。

飛虎隊從1941年正式成立至1942年解散,存在了總共不到一年的時間,軍事上取得了驕人的戰績,戰略上最重要的貢獻是在抗日戰爭進入艱苦階段的關鍵時刻,外援幾乎斷絕,日寇橫行天空,飛虎隊的出現極大鼓舞了中國軍民的抗戰士氣,也為後來美空軍正式參戰奠定了基礎。

飛虎隊在當時的美國社會也迅速成為耀眼的明星,除了報紙媒體的接踵報道,好萊塢在1942年就趁熱拍攝了第一部關於飛虎隊的同名影片,硬漢約翰·韋恩親自主演,為介紹和宣傳中國的抗戰起到了積極作用。

抗戰時究竟誰才是真正的「飛虎隊」?現在還有「飛虎隊」嗎?

1942年韋恩主演的電影「飛虎隊」劇照

「飛虎隊」倒不是抗戰中唯一的外國空軍,之前還有一支「蘇聯援華飛行隊」,以現役蘇軍飛行員組成,協助中國空軍抗擊日本。但蘇聯和日本在1941年4月簽訂了《蘇日中立條約》,兩國保持友好和平關係,尊重對方領土完整,保持中立,互不侵犯,意味著蘇日也承認了對方勢力範圍的滿洲國和蒙古,這些原本都是中國的領土。從此中國失去了蘇聯的官方援助,蘇聯航空隊也隨之撤出,中國的領空再次受到日軍的猖狂肆虐。

陳納德將軍,胸前「飛虎」和身後「鯊魚」

蔣介石和宋美齡也一直希望和藉助美國提供援助和支持,聘用了陳納德為顧問,協助訓練和發展中國空軍。因為美日之間還沒有正式敵對,陳納德才建議並著手組建「美籍志願大隊」,以中國空軍名義與日軍作戰。珍珠港事件爆發後,美國對日宣戰,飛虎隊已經沒有秘密戰鬥的必要,因此宣布就地解散,成立美國駐華正式空軍部隊,飛虎隊員可以選擇自願加入,名正言順、光明正大地抗擊日寇。

一些人認為「飛虎隊」到此結束,實際並非完全如此,這就是我們要講的飛虎隊歷史的第二階段,可以說是廣義上的「飛虎隊」,也是中美兩國民眾和社會媒體對美國駐華參戰空軍部隊的習慣統稱。

第十四航空隊總部所在范登堡空軍基地

話說今天在美國加州的范登堡空軍基地,駐紮著美國空軍王牌的第十四航空隊總部,這是美軍中唯一的航天部隊,擁有和操作著世界最先進的太空軍事力量。再看一下現在第十四航空隊的徽章,就可以明白它的身世了,第十四航空隊今天依然保留使用當年在中國抗戰時的「飛虎」隊徽,表明了自己的血統來源和歷史傳統。

范登堡基地展覽的「飛虎隊」使用的柯蒂斯 P-40 霍克型號飛機

第十四航空隊徽章標誌

第14航空隊二戰時誕生於中國昆明,就是專門為中國戰場抗擊打敗日本而成立的。在當時中國空軍弱小無助,損耗殆盡危急情況下,只有在中國本土直接建立強大的美國空中力量,才能保證中國戰場的軍事物資運輸,沉重打擊日本陸海空三軍,有力支援國軍的地面作戰,從而取得戰爭的勝利。

那麼第14航空隊如何接替繼承了「飛虎隊」的旗幟和名號呢?前面說到,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最初的美國志願大隊在1942年7月解散,小部分隊員和剩餘飛機設備立即組成美軍第23戰鬥機大隊,繼承了飛虎隊的作戰傳統和戰術思想,一起加入了新成立的「美國空軍駐華特遣隊」 (China Air Task Force),原飛虎隊的老領導陳納德仍然擔任特遣隊的指揮官。當時特遣隊羽翼未豐,暫時掛靠在印度成立的美軍第十航空隊。

陳納德與第23戰鬥機大隊飛行員

1943年3月,隨著中國戰場的進展需要,駐華空軍特遣隊改編擴大為美國第14航空隊,成為美軍獨立編號的空軍力量,陳納德升任少將擔任司令官。中國空軍與美軍聯合組成的「中美混合聯隊」,亦稱「中美混合團」,也劃歸第14航空隊統一指揮,抗戰勝利後才回歸中國空軍。第14航空隊也因此接班成為了廣義上的「飛虎隊」,除了包括原飛虎隊的人員設備,繼承飛虎隊的精神和標誌,把飛虎隊的名號發揚光大還可以繼續威震敵軍,鼓舞中國軍民抗戰士氣。

第十四航空隊確實為中國抗戰的勝利起到重大的作用。據統計,到抗戰勝利時總共兩年多時間內,十四航空隊共擊落炸毀日機兩千多架,擊沉和重創大量日本軍艦和運輸船,擊斃日軍官兵六萬多名。

抗戰時期第十四航空隊的轟炸機

飛虎隊出擊起飛

綜上所述,正統的「飛虎隊」基本就是源自美籍志願大隊,一直到後來的美軍第十四航空隊,也應該包括中美混合團,可能因此台灣的國軍空軍里也一度出現了「飛虎隊」後代分支,遺憾的是據說現在已被改編,失去了珍貴的歷史傳統遺產。

如果第十四航空隊是廣義「飛虎隊」的傳承,那麼真正意義上的「美籍志願大隊」最後去了哪裡,今天美軍中那個原裝「飛虎隊」是否存在?

雖然現在的美國空軍里沒有編製叫做「飛虎隊」的單位,但仍然有一隻部隊的正式綽號是「Flying Tigers」,這就是第23聯隊,包括下屬的第23戰鬥機大隊。

第23聯隊整裝列隊

第23戰鬥機大隊編隊飛行

前面說到了原飛虎隊解散後,部分成員組成了第23戰鬥機大隊。抗戰期間第23戰鬥機大隊一直都在第十四航空隊指揮下戰鬥,先後駐紮在昆明、桂林、柳州、杭州等地機場,到抗戰勝利時戰績輝煌,在空中和地面擊毀近千架日機,炸沉和重傷了眾多日本船隻,估算殺傷日軍超過兩萬多人。

抗戰勝利後第23戰鬥機大隊撤回到美國本土。長話短說,七十多年裡幾經改編和調動,先後參加過包括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等多次海內外軍事行動,現在演變成了空軍第23聯隊,隸屬空戰司令部,目前駐紮在喬治亞州的穆迪空軍基地。可惜的是第23聯隊已經不在第十四航空隊麾下,但令人欣慰的是,聯隊里也恢復了最初的第23戰鬥機大隊編製。

第23聯隊徽章標誌

第23戰鬥機大隊的A-10 Thunderbolt 「鯊魚」圖案戰機

雖然現在的第23聯隊已經不再是單純的空戰部隊,旗下23戰鬥機大隊的主要任務是提供近距離空中支援,另外聯隊混合了醫療、救援、維護等其它功能,但整個部隊仍然自譽為「飛虎」,至今他們的機頭上依然塗畫著那個經典的尖牙利嘴的鯊魚圖案,採用「張牙舞爪」插翅虎和飛虎名稱作為隊徽標誌,追朔和證明自己是飛虎隊的正宗後代傳人,飛虎隊的基因和傳統終於在美軍中得以繼承和延續。

特別要提的是,第23聯隊的現任指揮官是一位女士詹妮弗·肖特上校,巾幗不讓鬚眉,她在男人占統治地位的美國空軍里可謂出類拔萃,現在飛虎隊有了真正厲害的「母老虎」了,而且還是會飛的,詹妮弗上校本身就是資深飛行員。

第23聯隊現任司令官詹妮弗·肖特上校

最後要說明的是,上面粗略籠統介紹了一下飛虎隊的前生今世,除了美籍志願隊和十四航空隊,有些其他美軍和國軍部隊也自認為是屬於「飛虎隊」,據說甚至某些美籍志願隊原班人馬和第十四航空隊官兵都曾經為了這個名稱相互不服爭吵過,大家都爭相以此為終生榮譽和自豪,其實他們在當時都不會知道以後飛虎隊會在歷史上這麼有名氣,僅舉幾例,多年後美籍志願大隊的所有飛行員均被授予「傑出飛行十字勳章」,連地勤人員都獲得了銅星勳章。2016年美國空軍橄欖球隊推出了「鯊魚」圖案的頭盔,專門紀念飛虎隊傳統。另外還有專門的網站、博物館、紀念物等,更不用說中美兩國出版發行的多種關於飛虎隊事迹的書籍和電影了。

筆者收藏的「美籍志願大隊」王牌飛行員 Charlies Bond 簽名的飛虎隊照片,據說他也是著名「鯊魚」圖案的首創者之一,他一直做到美軍第12航空隊司令官,少將軍銜,2009年去世。

筆者收集的 (不知真假) 的飛虎隊 (第十四航空隊) 和中緬印戰區徽章

儘管嚴格定義上不十分準確,其實只要是在中國戰場浴血奮戰的空軍將士,為抗戰勝利做出過貢獻,不論哪國軍人,來自哪個部隊,也都可以算是最高意義上的「飛虎」英雄,永遠值得尊敬和紀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當歸網 的精彩文章:

TAG:當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