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國鬆綁對台出售潛艇技術 台媒:別高興得太早

美國鬆綁對台出售潛艇技術 台媒:別高興得太早

台媒稱,熟悉美國軍售與商售程序的台前任海軍官員7日說,台灣防務事務主管部門證實美國政府核發有關台灣「潛艇自造」的銷售許可證,證明台灣認真推動「潛艇自造」,但距離實現還有相當一段路要走。

據台灣《中國時報》4月8日報道,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所長李大中表示,蔡英文上台後將潛艇「自造」視為「防務自主」很重要的一項,私底下尋求美方的努力一定做得非常足。對於台灣的防務來說,也是一個「好的徵兆」。但台灣地區行政管理機構最終會不會批准相關技術輸台,仍值得後續觀察。

李大中

李大中說,其實從2017年12月的《國防授權法》部分條文及3月簽署所謂的「台灣旅行法」,多少可以看出特朗普政府對於台灣的一些做法,他會運用一些手段來「提升」台灣

他表示,台灣是美國行政部門以及國會關心的議題之一,有關台灣問題的決策官員看似將台灣視為「壓迫」大陸的重要議題,而且這個傾向還頗為明顯。

他直言,潛艇對台灣有幫助,但是在衡量美國與大陸競爭與合作的大棋盤內,台灣還是要非常謹慎小心

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副教授黃介正表示,過去美國對於台灣的軍售或是商售比較會顧慮大陸的反應;但現在是美國要日本、韓國、菲律賓等亞洲的盟友都要買他的東西,2017年特朗普跑來亞洲就是推銷武器,這是整體出口政策的一部分。

資料圖片:台灣海軍的美製基隆級驅逐艦在高雄附近海域演習。(路透社)

黃介正進一步指出,美國國務院允許廠商可以跟台灣接觸是不錯。但做生意包含價格問題、品項問題,最後能不能成交,現在還說不準。即便商售一切順利,但是很多零組件與關鍵技術的組合,還需要經過複雜的性能測試、系統整合,未來能否真正下水作戰,現在還言之過早。

「潛艇自造」裝備繁雜

另據台灣《中國時報》4月8日報道,「潛艇自造」所需零件繁雜,台灣防務事務主管部門曾針對「潛艇自造案」所需裝備進行評估,將潛艇裝備獲得與製造難度區分為「綠區」「黃區」「紅區」三種類型。「綠區」為可自主生產,「黃區」為有困難但有自製潛力,「紅區」為具高度敏感度又無研製能力,必須尋求島外商源的裝備及技術。

報道稱,台灣退役海軍軍官淡志隆表示,「潛艇自造」相關裝備共有25類,台灣內部具有潛在研製能量者共19類,但另外6類有賴從島外商源獲得,如果台灣船廠特殊專業技術不足,可自力提升相關工技能量,或聘請島外專業技術人員指導。

淡志隆

淡志隆認為,台艦打造的耐壓外殼屬於「黃區」裝備,車葉及燃料電池屬於「綠區」裝備,這些或可自制,或經技術協助即可達到標準;不過,最難獲得的「紅區」才是關鍵,裝備包括聲吶、戰鬥系統、潛望鏡、柴電主機、魚雷發射管等。

淡志隆說,有些裝備雖然未被列在「紅區」,但也可能必須外購且要有輸出許可,例如消磁、核生化、空氣循環、消防、水下導航、操控等系統,甚至電羅經等許多主項裝備也都缺一不可。

他強調,即便能獲得所有裝備的輸出許可,並完成全艦藍圖設計,只要造船階段任一裝備發生貨源問題,必須辦理裝備變更,在「不加價」且「性能不得低於原裝備」的合約規範下,要及時獲得合格的新商源恐極不易;即使順利獲得,也因構型變更而影響整體設計,必將造成極大的困擾。

台灣劍龍級潛艇「海虎」號(前)和「海龍」號

不代表售「紅區」裝備

此外據台灣「中央日報」網路報4月7日報道,熟悉美國軍售與商售程序的台前任海軍官員7日說,台灣防務事務主管部門證實美國政府核發有關台灣「潛艇自造」的銷售許可證,證明台灣認真推動「潛艇自造」,但距離實現還有相當一段路要走。

他告訴台灣「中央社」記者,美國廠商在出售任何敏感性設備時,依法都必須取得政府不同部門的許可,也就是銷售許可,而廠商唯有在買主提出購買的要求時,才會向政府申請核發許可。

他指出,由於台灣防務事務主管部門或海軍並非美國國內買主,因此美國廠商在取得這項許可後,還必須取得出口許可,而且之前可能必須跟台灣方面有技術協助協議的洽簽程序。

資料圖片:蔡英文參觀台灣海軍劍龍級潛艇「海龍」號。

另一名前海軍官員受訪時表示,台灣地區行政管理機構核准的銷售許可證很可能是非機敏性的相關軟體、硬體和文件等,等於是同意美國的國防廠商可提供信息給台灣。過去美國對於潛艇案非常小心,因此這可說是美國政策的鬆綁。

但他表示,潛艇建造是非常複雜的工程,除了「紅區」裝備外,要如何把這麼多裝備組合在一起,牽涉到系統工程,後續還有測試評估等,需要精密的技術和設計。美方核准銷售許可證,不代表美國會賣「紅區」裝備給台灣,兩者不能畫上等號。

報道稱,台灣軍方在2017年3月舉辦「潛艇自造」設計啟動及「台船-中山科學研究院」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台船董事長鄭文隆當時表示,海軍的第一艘「自造」潛艇預計十年內成軍。

GIF

資料圖片:2017年3月,在台灣軍方舉辦的「潛艇自造」設計啟動及「台船-中山科學研究院」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上,突遇一陣怪風將合同吹走。

熱文推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參考消息 的精彩文章:

手機輻射導致鼠類患癌,對人類意味著什麼?
外媒:美航母歷史性訪問越南意在中國?

TAG:參考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