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基因:人類認識自己的一扇門

基因:人類認識自己的一扇門

原標題:基因:人類認識自己的一扇門


基因:人類認識自己的一扇門


周飛亞


在很多人還沒有真正了解什麼是「基因」的時候,這個詞已經成了風口。科學家指出,21世紀是生物工程的世紀,比爾·蓋茨則斷言:下一個世界首富將出自基因領域。基因成為戰略資源,基因科技的發展程度也反映著國家的科學水平。在這個舞台上,中國科學家的身影格外亮眼,中國基因產業的規模也引領全球。


尤其近幾年來,基因編輯技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備受爭議的轉基因瞬間「落伍」,基因檢測、基因療法、基因藥物、基因疫苗開始普及越來越多的人。人類正揮舞著「上帝的手術刀」,改變世界以及我們自身。

在這樣的浪潮下,普通人對基因技術的關注也與日俱增,好奇、疑慮、恐懼、期待、誤解……人們渴望了解基因的真相,因為它關涉我們每一個人未來的命運。這裡介紹關於基因的優秀科普著作,對話頂尖基因科技公司負責人,帶讀者了解科技前沿,把握未來趨勢,讀懂生命的奧秘。


——編 者





關於基因的優秀科普著作已有很多,且各有所長,其中一些筆者也曾略有涉獵。


詹姆斯·沃森的《DNA:生命的秘密》(2003),以親歷者的身份講述了基因的「前半生」,幽默的口吻,間雜著科學家們的各類「八卦」,極富現場感;王立銘的《上帝的手術刀:基因編輯簡史》(2017),對基因技術的梳理,脈絡更清晰,語言輕鬆活潑、通俗易懂,非常適合網路時代的閱讀習慣,並且介紹了這一領域的最新進展;《自私的基因》(1976)與《基因社會》(2016)看似「針鋒相對」,前者著眼於基因間的競爭,後者著眼於基因間的合作機制,分別帶來了一場觀念的革命……


不過,即使已有眾多珠玉在前,《基因傳》依然令我耳目一新。


作者悉達多·穆克吉是一名美籍印度裔醫學專家,他的《癌症傳》曾獲2011年的普利策獎。2016年,《基因傳》英文版一經問世,亦迅速登上各類暢銷書榜和年度好書榜。比爾·蓋茨也撰寫書評說,這本書再次證明了作者「深入淺出闡述困難的科學問題的天賦」。




從不清楚遺傳的真相,到通過基因編輯進行治療,人類只用了短短150年。《基因傳》以600多頁的篇幅,詳細描述了1865—2015年這150年里遺傳學走過的路——


達爾文的演化論,孟德爾的豌豆實驗,約翰遜正式提出「基因」的概念,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發現了DNA雙螺旋結構,人類基因組圖譜的繪製完成,基因編輯技術的誕生與迭代,基因檢測的廣泛應用,用基因療法治癒的種種疾病,基因改造的安全問題與倫理困境……


像一本偵探小說,以不斷遇到的新問題為線索,順藤摸瓜,一步步接近生命最本源的真相。


可以說,這是迄今為止關於基因的最完整的傳記。


在每個章節的開端,穆克吉都引用了一些經典名著里的句子作為題記,從《奧德賽》到葉芝,從《聖經》到莎士比亞,文學與科學對生命的共同思考,形成奇妙的「互文」。他甚至分享了自己家族的精神病史。印巴分治,血腥暴亂,流離失所,強烈的刺激成為兩位伯父精神失常的導火索,堂兄莫尼則從青春期開始出現幻視與幻聽。穆克吉和父親一直生活在恐懼的陰影之下。家族的命運貫穿全書,成為敘事的另一條線索。


所有這些,都使《基因傳》超越了一般科普書的範疇。從某種程度上,我更願意將它看作一本報告文學,除了獲取知識,還可以細細品味。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將到哪兒去?


這一終極哲學命題,有多種不同的解答視角。從基因角度給出的答案,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一種。


對此,穆克吉有著比普通人更痛切的體驗。精神病屬於多基因共同導致的遺傳病,人們尚未弄清有哪些基因參與其中,它們之間又是如何相互作用。其中某些基因似乎與人的創造力相關,很多天才都表現出了精神分裂或躁鬱症的傾向,而正常與疾病之間,往往沒有明確界限。


畫出了《吶喊》的蒙克就曾說:「它們與我生死相依,治療會毀滅我的靈感,因此我想要保留這些苦難……」


性格、氣質、衝動、焦慮、性取向、心理應激反應……這些決定了「我之為我」的因素曾被認為取決於文化、環境與選擇,卻都逐一被打上基因的烙印。抽象的遺傳傾向如何具化為特定人格,這是遺傳學研究中尚未跑完的「最後一公里」。


僅僅幾個基因就能改變我們對自我的認知,這看起來似乎很荒謬。然而,在歷史上,這一幕其實一直在反覆上演。我們在認識基因的道路上邁出的每一步,都造成了人類社會世界觀、價值觀乃至行為方式的重大改變。


達爾文對遺傳與突變的發現,顛覆了人類對自身起源的認知;


此後,「基因決定論」一度佔據了統治地位,各種「優生學」運動甚囂塵上。你也許難以置信,將「人生而平等」寫進憲法的美國,曾在長達幾十年的時間裡,對被判定為「智障」「先天殘疾」等類型的「劣等人」施行強制絕育手術,直到1977年才廢止。歐洲的一些現象也令人側目,無數猶太人遭到納粹的殘暴清洗,還有瘋狂的「凈化基因庫計劃」,對貼上遺傳病等標籤的人施行安樂死;


隨著研究的深入,人們漸漸發現,基因無法獨自決定一切。一個基因是否將自己「表達」出來,還取決於環境等後天因素。

這一研究結果,再度引發了人們對自身的思考:「一旦認識到人類這種生物體是由基因、環境以及基因—環境交互作用組成的,那麼就會從根本上改變我們對於人類的定義。」





2012年,世界上第一款用於臨床的基因藥物誕生,價格高達百萬歐元。科學家們正在努力研究降低成本的方法,但在可見的未來,基因治療仍將非常昂貴,屬於富人的專利。


另一方面,正如美容手術最初僅用於治療、如今更多用於改善,從基因治療走向預防、再到基因改善,似乎離我們並不遙遠。


於是,一系列的倫理問題應時而生。


基因編輯的邊界在哪裡?一旦允許人類隨心所欲地改善基因,會不會使富人的孩子天生就更聰明、更漂亮、更健康、更長壽?會不會製造出人類歷史上最根本性的不平等?父母很有可能會按照自身那個時代的價值觀和審美偏好塑造子女,這樣誕生的孩子,到底是獨立的智慧生命,還是滿足期待的工具?


而這些還不是最嚴重的。《基因傳》警告人們:盲目「優化」基因也許是自取滅亡。


為什麼在漫長的進化史上,那些令人討厭的致病基因沒有被淘汰?因為它們幫助我們從其他更為致命的風險中存活了下來。患鐮刀型細胞貧血症的人,得瘧疾的風險更低;糖尿病基因幫人類的祖先熬過了嚴寒的冰河期;再生因子可以使細胞「逆向發育」、永葆青春,然而它們同時也是最危險的致癌基因……

因此,沒有「好」的基因,也沒有「壞」的基因,導致疾病或缺陷的不是突變本身,而是基因組與環境之間的「錯配」。基因多樣性是進化賦予我們應對環境變化的武器。沒人能預知未來,誰知道今天看似沒有價值甚至有害的基因,明天會不會派上用場呢?


正如穆克吉所說:「不完美不僅是我們的天堂,還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塵世。」


《基因傳》的最後一章中,對未來充滿憂慮。不過,我們也無須過於悲觀。


自科學誕生的那一天起,人們對科學被誤用和濫用的畏懼就如影隨形,科學卻沒有就此停滯。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不因恐懼止步,不因無畏冒進。


人類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無限接近生命的真相,當我們能夠掌控自身的基因時,「人」的概念已經從根本上發生了改變。


「後人類時代」遲早會來臨。《基因傳》所講的故事,關乎我,也關乎你。


Q


&


A


中國在基因領域保持引領力


對話人:尹 燁(華大基因CEO)


周飛亞(本報記者)


記者:在《基因傳》里,作者幾乎完全沒有提到轉基因。在中國,「轉基因」一詞所引發的種種爭議,堪稱科學傳播史上的經典案例。如何看待這種差異?


尹燁:任何技術都有兩面性,引起的爭論涉及科技、經濟、文化等多方面,觀點不同很正常。這樣的情況下,「充分知情、自願選擇」尤為重要。


另外,自從CRISPR—Cas9基因編輯問世之後,轉基因已經是一種「落伍」的技術了。人們對轉基因技術的不信任,主要是擔心生物體引入外源基因後,會產生不可知的「危害」。而基因編輯技術不會插入任何外源基因,只是通過調整生物體自身的基因來達到目的。這就從源頭上避免了爭議。


記者:從業內角度來看,你認為《基因傳》還有哪些不足?


尹燁:可能囿於資料所限,從二代測序的內容開始,這本書對行業的整體把握不夠全面,物種基因組、合成生物學、工具升級引起的測序革命、二代測序技術進步帶來的基因認識革命等方面寫得較淺。


另外,書中少有提及中國科學家參與的項目。比如:我國科學家於1965年完成了結晶牛胰島素的全合成,是世界上第一個人工全合成的蛋白質;1971年,我國的吳瑞先生就已經發明了第一個DNA序列分析方法,也就是引物延伸策略,啟發了後人的測序研究;廣醫三院的劉見橋教授帶領研究團隊,運用基因編輯技術,從胚胎層面修復地中海貧血、蠶豆病等遺傳疾病的基因,是全球首次將基因編輯技術運用於人類二倍體胚胎的研究;2017年,酵母基因組人工合成項目取得重大成果,完成5條染色體的從頭設計與全合成,中國科學家團隊的貢獻占完成數量的66.7%,發揮了重要作用;通過優化演算法,中國科學家完成了大熊貓「晶晶」基因組精細圖的測序和組裝工作,該成果證明了短序列也能組裝成完整基因組,並將成為基因組繪圖的國際標準。


記者:請分別從科技水平和產業發展的角度,介紹一下中國基因技術的現狀,與世界相比,我們處於什麼階段?

尹燁:中國沒有錯過生命科學發展的黃金時期。早在1999年,中國便加入了人類基因組計劃,承擔1%的測序任務,是參與該計劃的唯一一個發展中國家。此後,中國又參加了國際人類單體型圖計劃,並完成了水稻基因組計劃、家蠶基因組計劃、家雞基因組計劃、第一個亞洲人全基因序列圖譜等多項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科研工作,如今在基因組科學方面已走到了世界最前列。


相關成果可以參看《基因組學》,這是參與了人類基因組計劃的楊煥明院士和他團隊的十年心血之作,堪稱中國該領域第一本知識體系較完整的教科書。


從產業規模來看,中國基因測序市場的增長也仍將在未來引領全球。在生命科學的時代,一個國家擁有更多的基因資源,能對基因資源進行更好的認知和利用,就有更大的優勢。另外,目前除美國外僅有中國具備測序儀的製造能力,且成本開始領先,這也為中國在基因領域持續引領鋪平了道路。


如果說21世紀是屬於生物工程的世紀,中國科學家在世界舞台上的演出才剛開始。


(原文刊載於4月10日人民日報24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日報文藝 的精彩文章:

祝勇:本來的顏色

TAG:人民日報文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