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孩子,所謂自由難道是為了讓你成為權貴?

孩子,所謂自由難道是為了讓你成為權貴?

(圖片來自網路)

1

前幾天,在朋友圈裡看到一則信息,

發信息的是滬上知名教育機構的小助手,

TA轉發了一篇「牛蛙」的作文,

《我想自由的生活》,

並加以評論:

牛蛙的思想境界就是高。

全文如下。

文章字跡工整,文筆流暢,言之鑿鑿。

從右上角標記的分組來看,作者是一名小學生。

看完以後,

我心底湧起一絲悲哀,滿是大大的問號,

很想向這個孩子的母親討教:

教育的目的是什麼?難道是為了培養有錢人?

所謂的自由是什麼?難道是為了成為權貴?

學習和奮鬥的意義又是什麼?僅是為了實現財務自由?

2

文章中,

小作者這樣描述:

「去菜市場當買菜的,掙點小錢。」

「我的媽媽最不喜歡去的地方是廚房,最喜歡抓住難得的假期帶我去各地購物和旅行。」

「最近,媽媽跟我研究了一張網上流傳的財務自由表。」

「我突然懂得了自己現在用那麼多時間來學習和奮鬥的的意義。我想在財務自由表上擁有更好的段位。」

字裡行間,

小作者透露出TA母親對底層收入者的不屑,

對於精緻生活的渴望。

文章用網路段子包裹了一個赤裸裸的核心論點:

我要成為有錢人。

我不明白,

練琴、上補習班、在舞蹈教室渾汗如雨,

難道是為了將來成為有錢人?

我也不明白,

媽媽和孩子研究網路財務自由表的意義又在哪裡?

我大膽設想,

如果文章中小作者的媽媽已經實現了財務自由,

她教育孩子學習和奮鬥的目的會是什麼?

人生意義是不是就剩下了整天購物、旅行或者沒事換國籍?

如果按照小作者的論點,

那些駐守邊疆的戰士、

甘願支教的老師、

隨時準備治病救人的醫生,

他們都無法擁有「說走就走的旅行」。

他們都是不自由的,一定不會被人嚮往的。

這個孩子和TA母親的三觀,

認人心底一片冰冷。

3

在我看來,

這是一種波及甚廣的病態價值觀,

是當代中國父母與子女關係的典型代表。

在這些父母的眼中,

人生的動力僅限於財富、權利和威望。

簡單來說,潛移默化地讓孩子成為「權貴」,做「人上人」。

而關於人類普遍對於精神意義的追求,

比如愛、真理、信仰、創造性、道德感,已經是可有可無的裝飾品了。

小的時候,

我們立志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現在我們難道要教育下一代立志成為有錢人嗎?

我們繼承了父輩吃苦耐勞、努力工作的優良傳統,

可努力奮鬥的原動力難道應該都指向「賺錢、發財」嗎?

哦,不,應該說的更加時髦一點,「財務自由」。

為了賺錢,我們常會說:

為了下一代生活得更好。

這樣的下一代,真的會更好嗎?

不過是另一架賺錢機器罷了。

這是一種讓人灰心的悲哀,

而這種三觀的文章被教育機構拿來當模板,

更是教育者的悲哀……

4

我們經常混淆夢想和慾望。

以為滿足了慾望就實現了夢想,

滿足了慾望就實現了自由。

世界上任何一種宗教都不約而同地將人類的原罪認定為事實,簡單地說就是人類的慾望。

人是帶著慾望的本能降生於世,

人的慾望比世上任何一種動物的慾望都複雜,

而我們這個時代,物質快速發展,

每個人的慾望,包括孩子,比任何一個時代都要多。

慾望的確可以推動社會進步,

然而自由絕不是滿足慾望的終極目的。

因為慾望是永遠不會被滿足的。

例子很好舉,

皇帝好嗎?

為所欲為,

秦始皇一統江山,貌似達到那個時代的最高層級了,

可他老人家有新的慾望了,

要開始練仙丹了。

人類生存鏈層級越高,慾望強烈。

那位牛蛙的媽媽,

等你到達了所謂第九個層級,

一定會有新的慾望出現。

也許想要在月球上開鑿墓地,

亦或想去火星定居?

5

喜歡看《奇葩大會》,因為這個節目在幫助我們探討一個問題:

我們是不同的個體,我們活著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奇葩」嘉賓們活得特別、活得與眾不同。

有致力於關愛女童保護的老師;

有長期生活在非洲拍攝野生動物的攝影師;

有曼徹斯特大學畢業改行做脫口秀的演員;

還有知識淵博的國家博物館講解員。

他們每個人是那麼的與眾不同,又是那麼生動、鮮活,

他們也許沒有作文中描述的任何一種自由,

沒有錦衣玉食、高堂華屋,

但他們的心靈是自由的,毫無牽絆的。

正是這群心靈充實、靈魂有趣,能自己自足,可以幫助別人的人,讓周圍的人變得更美好。這才是我理解的自由,心靈的自由。

他們不焦慮、不困惑、不苟同、不惱人,愛自己、滿意現在的自己。

學習和奮鬥一定為了讓自己更美好,讓周圍更美好。

道德觀念代代嬗變,人文原則更弦易張。

這個世界的醜陋無外乎是人心的醜陋。

如果連孩子也堂而皇之地用自由包裹慾望,

被冠以「少爺」、「公子」、「千金」之後,

變得如同巴爾扎克筆下的小居魯士一般,

俯視眾生又沾沾自喜,

對勞動者輕蔑、毫無感情、毫無體恤、毫無慈悲。

這絕對不是一個健康的、成熟的、人人衷心擁護的商業時代的特徵。

我祈禱自己的孩子,

請你保留單純的小美好……

歡迎樸素地打賞,讓我看看你是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最愛人間煙火 的精彩文章:

那些要命的細節是婆媳關係的元兇!

TAG:最愛人間煙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