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同為法西斯國家的西班牙,為什麼沒有加入軸心國陣營呢?

同為法西斯國家的西班牙,為什麼沒有加入軸心國陣營呢?

原標題:同為法西斯國家的西班牙,為什麼沒有加入軸心國陣營呢?


德意兩國的天然盟友西班牙在二戰中卻沒有追隨德、 意加盟法西斯集團, 正式參戰, 而是奉行中立政策, 同樣身為法西斯國家的西班牙為什麼沒有加入軸心國陣營呢?今天我們分別從歷史, 經濟和國際形勢三個方面探究了西班牙在二戰中奉行中立政策的原因。


政治危機。二戰爆發前, 納粹德國和義大利武裝干涉西班牙內戰, 最終扶植西班牙叛軍首領佛朗哥建立起法西斯政權, 從此佛朗哥政權德、 意法西斯雙方結成了 「天然盟友」 。可是二戰爆發後, 作為歐洲三個法西斯國家之一的西班牙, 卻未追隨德、 意 加盟法西斯集團, 正式參戰, 而是奉行中立。 其原因是什麼? 對於這一歷史問題, 筆者不揣冒昧, 略陳己見。筆者認為西班牙奉行中立政策有三大原因:一、 西班牙法西斯政權缺乏深厚的法西斯主義基礎。20世紀上半期,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特別是 1929至 1933年波及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空前嚴重的經濟危機, 法西斯主義思潮一度在世界許多國家興起甚至泛濫, 義大利、 德國、 日本和西班牙先後建立起法西斯政權統治。然 而, 如果我們對這四個法西斯國家的奪權鬥爭稍作分析的話, 就會發現一個奇特的現象 :雖然德、 意、 日步入法西斯軌道的時間有先有後, 方法各有不同, 或武力奪權 (如義大利 ) , 或選舉獲勝 (如納粹德國 ) , 或通過內外結合的方法, 即對外侵略和形成軍國主義促使政權的法西斯化 (如日本 ) , 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 那就是這三個國家法西斯政權的確立都是由本國力量來完成的, 沒有藉助它國力量來完成 這一轉變。 唯獨西班牙不同。軍人出生的長槍黨首領佛朗哥企圖通過武裝政變推翻人民陣線領導下的西班牙共和國, 最終憑藉德、 意兩國公開大規模的武裝干涉, 建立起獨裁政權。 這說明法西斯主義在德、 意、 日和西班牙的群眾基礎上存在差異。 德、 意兩國法西斯主義因為有納粹黨、 國家法西斯党進行的長期蠱惑性宣傳, 日本則是民間法西斯融入可以左右內閣甚至凌駕於內閣之上的軍部, 形成軍國主義法西斯。這一切就使得法西斯主義思潮相對來說比較盛行, 己形成一定的社會基礎, 相 比之下, 西班牙則是另一種情況, 法西斯主義缺少滋生和蔓延的土壤, 社會基礎相對薄弱。 從現有的資料看, 西班牙的第一個法西斯組織 「民族工團主義防禦團體」 建立於 1931年秋, 它 是在馬德里大學和巴利阿多里德大學的學生中產生的, 但是 除了一些大學生和少數失望的年輕的無政府主義者外, 別無其他追隨者, 顯得勢單力薄。 1933年希特勒納粹黨在德國一 舉奪取政權後, 德里維拉創建了另一個法西斯組織——西班牙長槍黨。

1937年初, 長槍黨領導集團發生分裂, 4月 19日,佛朗哥發布命令將長槍黨和 「義勇軍」 合二為一, 組成為一個政治組織, 仍取名 「西班牙長槍黨 」 , 佛朗哥自封為這個黨的法定領導人。 「新的法定的執政黨是一個大雜燴, 其中包括傳統 社會主義者君主主義者、 好鬥的天主教徒、 右派以及保守派, 原來的長槍黨人只佔少數。 」 通過對西班牙長槍黨產生, 發展和變化歷程的剖析, 我們就可以看出, 原本類似於德、 意法西斯黨的西班牙長槍黨, 經過改組、 整合, 己與原來的宗旨、 綱領相去甚遠, 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法西斯主義政黨, 不過是為佛朗哥奪取政權的工具。由此我們可以下這樣的結論, 內戰 後建立的佛朗哥政權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法西斯性質的政權, 而只是一個軍事獨裁體制的政權。

二、 二戰期間西班牙奉行中立政策的決定性因素是國內深刻的政治經濟危機。 二戰前西班牙是西歐相對落後的國家, 經過三年內戰, 破壞極大, 近 70%的房屋被毀, 約 100萬人戰死, 還欠下德意的大批債務。內戰後的西班牙經濟十分困難, 「貧困、 高昂的物價和艱難的歲月使這座荒涼的半島毫無生氣」 。佛朗哥政府推行的偏袒大地主利益的農業政策, 加劇了西班牙社會的貧富分化和經濟困境, 與 1933年相比, 1940年的小麥產量由 376. 2萬 噸下降到 216. 1萬噸, 馬鈴薯產量由 488. 2萬噸降到 358. 4萬噸, 各地每天食品基本配給量僅為 80-175克麵包。工業 生產和人均收入方而也都比戰爭前下降了許多。 以工業產值 為例, 1939年工業產值儀為 1929年的 72. 3%。生產的大幅度下降造成了人均收入偏低, 1939年西班牙人均收入僅為 740比賽塔。 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極端困苦, 甚至出現了生命 危險, 「 1941年僅在巴塞羅那省至少有一萬八千人慢慢地被 飢餓折磨死了。 」 經濟狀況的惡化使國內形勢十分嚴峻。 1941年 2月德國駐西班牙大使施托雷爾在給柏林的報告中寫道 :「西班牙局勢最近三個星期以來變得更加尖銳……飢餓騷動可能發生, 甚至軍隊也得不到足夠的糧食供應。 」 法西斯分子不得不集中力量鞏固其統治, 解決 經濟問題, 緩解國內危機。 這點佛朗哥是認識到了, 他是決不會提著自己的命運去參加場沒有把握的戰爭。可見, 經濟問 題牢牢縛住了佛朗哥分子的雙手, 迫使西班牙政府不敢貿然參戰。

三、 二戰爆發後, 撲朔迷離的國際形勢, 也是佛朗哥政權難以完全倒向德意法西斯的重要因素 。佛朗哥出於維護自身利益考慮, 尋求以中立置身於大戰之外, 以避開戰火的侵襲。然而中立的維持並不是一廂情願的, 在一定程度上它還受外部因索的影響和制約。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場總體戰, 尤其是在戰爭的中心和主戰場的歐洲大陸, 幾乎被戰火燃遍, 一個不算強大的國家僅以一紙中立宣言就企圖避開世界大戰的戰火是不可能的。人們不會忘記, 二戰爆發後歐洲一些小國如荷蘭、 比利時、 盧森堡等為了自保, 也曾宣布中立, 最後照樣被卷進戰火之中。 對西班牙而言, 由於它和德國的特殊關係, 其對外政策不可能不受德國的影響, 它能否實現和維持中立地位, 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德國的態度和希特勒的戰略需要。我們不難發現二戰期間西班牙的中立與希特勒的戰略有直接關係, 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希特勒的戰略客觀上為西班牙中立提供了條件。希特勒認為, 德國稱霸歐洲的主要對手是英法和蘇聯, 德國取勝的關鍵取決於東線和西線戰場, 地中海並不是重要戰區, 德國在地中海所要做的, 僅僅是進行消耗戰, 即消耗英國的海軍優勢, 做到盡量節約使用兵力。在希特勒看來, 英國終將在別處被打垮, 它在地中海的優勢將失去意義。 因此, 希特勒不希望把西班牙變成一個戰場, 因為同那些德國殖民地一 樣, 西班牙也很脆弱, 它只能誘使英國人對它採取行動, 迫使德國派重兵進入地中海戰區, 從而分散德國的兵力部署妨礙其總戰略的實現。 一個中立的西班牙不僅有利於其總戰略的實現, 而且還可以通過西班牙從海外獲取經濟援助, 並影響拉丁美洲各國也採取中立立場(拉美很多國家都是西班牙殖民地), 以防止它們倒向英美集團。此外, 希特勒認為, 如果西班牙參戰將會產生很多麻煩, 他曾坦言道 :「老實說, 負擔一個義大利己經夠沉重了, 不管西班牙士兵素質如何, 考慮到西班牙的極端貧困和毫無準備, 西班牙與其說是個難得的夥伴, 不如說是個沉重的負擔。 」如果說希特勒的戰略為西班牙的中立提供了可能的話, 那麼另一交戰集團——英美等國對西班牙的威逼利誘則是其奉行中立政策的另一重要因素。西班牙北依比利牛斯山, 背靠法國, 南隔直布羅陀海峽與 非洲相望, 扼大西洋、 地中海航路的咽喉, 地理位置優越, 戰略地位極為重要。 英美等國基於主要對付德國法西斯的戰略考 慮, 認為促使西班牙在戰爭中保持中立十分重要。特別是對英國來說更是如此, 這既可使直布羅陀不受騷擾, 確保其海上生命線的暢通, 又可阻止德國和義大利利用西班牙的陸路、 港 口, 實現南進非洲的計劃。 英國首相丘吉爾直言不諱地說 :「西 班牙可以幫我們很多忙, 但更有可能對我們危害很大 .. …我們就是希望西班牙保持中立。 」 儘管大戰爆發後不久西班牙便宣布了中立, 但能否嚴守和保持中立, 這是英國政府極為關注的。為此, 英國在美國的強有力支持下, 通過軍事、 經濟、 政治等手段不斷向西班牙施加壓力和影響。丘吉爾多次暗示佛朗哥, 如果西班牙嚴守中立, 戰後將犧牲法國的殖民地同西班牙和 解, 否則英國將毫不遲疑地佔領西屬加那利群島, 並在戰後肢解西班牙。美軍在西北非登陸前夕, 羅斯福總統曾親自寫信給佛朗哥, 許諾在西班牙嚴守中立的情況下, 決不侵犯西班牙在北非的利益。面對英美的威逼利誘, 圓滑世故的佛朗哥一 再表示願意遵守絕對中立。 隨著盟軍在各個戰場的勝利和軸心集團的節節敗退, 最終使佛朗哥沒敢公開倒向德國, 而是選擇了符合其最大利益的中立立場。西班牙的中立對英倫之戰和北非 --地中海戰場產生較大影響, 客觀上有利於反法西斯同盟, 有利於世界大戰的早日結束。


在整個大戰期間,佛朗哥一直周旋於兩大集團之間,看風使舵,利用英、美與德、意之間的矛盾,從中撈取好處。英法為了阻止佛朗哥靠近軸心國,不斷地在經濟上援助西班牙,以拉攏西班牙在大戰中保持中立。佛朗哥考慮到西班牙的國力不強,同時也害怕德、意控制自己,在大戰初期,有意地疏遠軸心國。例如,在一次馬德里盛大閱兵典禮上,由於佛朗哥故意把準備要出席的德國元帥戈林的名字排在法國駐西班牙大使貝當的後面,使這位早已將自己的指揮棒、元帥服送到馬德里以施威擺闊的戈林受屈受辱,最後,放棄到馬德里參加觀禮。大戰期間,佛朗哥宣布西班牙為中立國,遊離於交戰雙方之外,時而靠近德、意,時而為英、法叫好。當德、意力促西班牙加入軸心國參戰時,佛朗哥謹慎地予以回絕,他委婉地給德國外長里賓特洛甫寫了一封長信,意思是說如果德國能拿出一個德、意必勝的證據來,西班牙馬上加入德、意集團。


然而,到1940年上半年,由於德國橫掃西歐,連連獲勝,熱衷投機的佛朗哥保持中立的立場開始傾斜,他希望趁機收回被英國人控制兩個多世紀的直布羅陀。6月,佛朗哥突然出兵佔領丹吉爾。當時丹吉爾是由德、意、英、法四國共管的地區。佛朗哥在採取這一軍事行動以前,只通知了德、意,而沒有通知英、法。隨後佛朗哥又提出收回直布羅陀的口號。 1941年6月,希特勒進攻蘇聯,佛朗哥被希特勒的勝利沖昏了頭腦,表示完全支持希特勒的行動,並請求德國允許西班牙長槍黨志願軍參加對蘇戰爭,以報答1936~1939年間德國給西班牙兄弟般的援助。此時,佛朗哥仍留有後退的餘地。對外,他只是宣布西班牙由中立國轉變為非交戰國,對德國,他強調「西班牙派志願軍並不等於站在德國一方參戰。實際上,佛朗哥組織了一個由長槍黨員組成的「藍色師團」,穿上德國軍隊的服裝,開赴蘇聯作戰。到1943年,佛朗哥眼看軸心國取勝渺茫,馬上又調整西班牙的外交政策,宣布西班牙由「非交戰國」恢復中立,並下令召回在蘇聯作戰的「藍色師團」。

就是靠這樣在各強國之間遊離,才促使西班牙一直在二戰中保持中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四艦隊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的閱兵是怎樣的?檢閱內容有哪些?有什麼目的?
紅場御林軍:俄羅斯塔曼近衛摩步師

TAG:第四艦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