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全球首個「真」無人機Skydio R1,與大疆相差幾何?

全球首個「真」無人機Skydio R1,與大疆相差幾何?

擺脫了操控桿的無人機了解一下?

整理 | 王藝

為什麼你沒買無人機?

因為貴嗎?因為一年用不上幾次嗎?因為限飛政策嗎?

我沒買,因為手殘。

現階段消費級無人機還停留在「遙控飛行器」階段,使用時需要將手機與手柄連接,通過手柄操縱飛機,從手機屏幕觀看無人機視野。

當然,大疆等飛行器擁有自動跟拍功能。但一位旅遊博主,也是大疆的深度用戶陳松向我們表示:「理論上可以跟隨,但實際情況會複雜一些。」

實際上,「操控」這件事對使用感有非常大的影響。用無人機航拍人物時,你會發現總有一個人需要抵頭控制飛機,或者把拿著操縱桿的手藏在身後,或者有一個人雙手在胸前比出一個長方形,用手勢控制無人機拍照。

用無人機拍攝車輛在公路上或沙漠中的跋涉景象時,一般來說,車內需要有至少兩個人,一位駕駛員,一位乘客操控無人機。也就是說,一個人獨自上路時,想邊開車邊控制無人機是很困難的。

所以說,除少數科技愛好者外,廣大消費者在掏出幾千元購買無人機之前,還是要面臨發自內心的詰問:我買一個遙控飛行器是要做什麼?

當然,用來拍抖音吸粉兒除外。

那麼,如果有這樣一個無人機,擁有在任何條件下完全自我飛行的能力,會怎樣?也就是說,當你在林間騎行穿梭時,飛機會穩定地跟隨在你的身後,完全不需要你的操控,並且不會撞在樹上。

無人機公司 Skydio 就致力於此。

這是一家位於美國加州 Redwood 的初創公司,產品賣點是全球首個面向普通消費者、可全自動駕駛的無人機。

今年 2 月,Skydio 發布了一款名為 R1 的無人機,售價 2500 美元。除攝像頭和感測器外,R1 還搭載了 Nvdia Jetson TX1 模塊,包含了一顆 256 個 CUDA 核心的 GPU 和一顆 Tegra K1 處理器。

Nvdia Jetson TX1 此前更多地被應用在自動駕駛領域,這也使得 R1 擁有強勁的避障功能。根據 Skydio 的描述,R1 能夠進行實時的地圖掃描與重構、鎖定並跟蹤人物主體、並根據主體的運動趨勢預測其運動方向。

Skydio 希望自己的這款善於自動飛行的產品可以將「為什麼要買」這一問題重構為「它可以為我做什麼」。

本著這樣的想法,公司認為,儘管售價較高,仍會有一些飛行器愛好者以及運動人士願意為這一願景買單。

真正「無人駕駛」的無人機

無人機可以自動駕駛是一個非常吸引人的概念。

通過機身搭載的 13 台攝像機以及一台深度運動感測器,R1 可以緊緊跟隨目標物體飛行。此外,系統會藉助一切必要的自動駕駛功能讓 R1 在飛行過程中避免和其它物體碰撞,產生傷害。

Skydio 對於自己的 R1 無人機非常有信心,因為它根本不需要額外的操控者,所有事情都可以通過其自帶的系統完成。

對於一家不知名且還沒有任何過往記錄的創業公司來說,有這種程度的自信還是讓人覺得有些疑慮。

若非要追查這自信的來由,或許是因為公司的聯合創始人曾是谷歌無人機送貨項目的首批工程師之一。他有著豐富的 UAV 開發以及計算機圖像技術經驗,且公司已經憑藉這一資質從矽谷拿到了幾千萬美元的投資。

那麼到底 R1 的能力如何?事實證明,基本上不會出錯。

視頻中的 Verge 記者將 R1 帶到舊金山的一個公園裡,測試了一整天。他發現,在 R1 的運行過程中,只有部分情況需要手動幫它調整自己的運動。

充好飛機的兩塊電池中的任意一塊(每塊可支持飛行 16 分鐘),將其插入飛機背部的電池槽。接著,設備會通過一個特殊的 Wi-Fi 網路與你的手機連接,以便進行飛行前的確認。

將 R1 放在平坦的起飛點,在無人機傳回的全屏實時畫面上,滑動白色按鈕標籤,就可以讓 R1 順利起飛了。(如果要讓飛機降落,只需要相反將按鈕滑到「降落」即可。)

一旦飛機起飛後,你就可以從 Skydio 的應用上手動控制 R1 了,你可以用屏幕上的高度和方向按鈕來控制飛機。你也可以選擇點擊鏡頭畫面中系統在你臉上或者是別人臉上標記的圓圈,讓 Skydio R1 在視線中自動識別你。

一旦你選擇自動模式,R1 會迅速地飛到自己的位置上,並開始用不同的拍攝模式來為主人記錄。這其中包括了從跟隨模式(畫面越過肩部進行拍攝)到導引模式(面對被拍攝者進行盤旋)的多種模式。R1 可以在靜止或運動的拍攝主體四周 360 度的範圍內平滑地飛行,進行拍攝。

視頻中記者希望能夠測試 R1 在複雜的、多樹的環境中實時跟隨主體的能力。事先,無人機並沒有看過這些具體的景象。

實驗表明,R1 可以非常靈巧地躲開樹榦和樹枝,甚至在記者從快走到慢跑進行切換之後,它依然可以跟上。「可以說,整個過程 R1 完成得再順滑不過了。」記者表示,「它幾乎不會完全停下來,在 Skydio 開發的路徑規劃和預測技術的幫助下,無人機總是能夠以順滑且自然的角度繞過障礙,伴隨著你。」

前面提到的這種能力在進行自行車測試的時候更為突出。當 R1 跟隨記者沿著一圈蜿蜒的自行車道前進時,記者表示可以聽到無人機在背後的聲音,然而在騎車的過程中幾乎完全忘記了無人機的安全,或是它是否跟得上我。

當記者回到出發地點,將 R1 降落在車道路邊,查看錄像時發現,全程非常順滑,毫無差錯。

最後,記者進行了一項更加嚴格的測試。他把 R1 帶到了 Baldoa 滑板公園,它毗鄰著舊金山一個社區中一條繁忙的街道。

記者讓無人機用不同的拍攝模式跟著他在公園裡的滑板道上繞了幾圈,與此同時觀察它在這種複雜場景和快速運動主體存在的情況下工作的能力。

但是,在這個實驗中,R1 出現了一些失誤。有一次它跟丟了記者,然後通過手機應用向記者提示了這一信息。與此同時,它在空中一個不會傷到任何人的位置盤旋著,等待進一步的指令。

還有一次,它不僅跟丟了記者,而是開始跟隨拍攝位於記者後面同樣踩著滑板的 Verge 視頻導演 Vjeran Pavic,因為二者當天的著裝很像。

大疆 vs Skydio

談到無人機,我們就不能不談消費者電子巨頭,大疆。

這家中國公司是世界上無人機製造的領軍企業,它的無人機在軟硬體方面日益精進。售價只有 799 美元的新款 Mavic Air 就是大疆多年在硬體小型化、軟體自動化方面努力的成就。

包括入門級的 Spark 在內,大疆幾乎所有的設備都有一套很優秀的自動測驗功能,像 Skydio 的 R1 一樣,可以讓無人機自動追蹤物體,躲開障礙物。

但是大疆無人機需要使用遙控。

Verge 記者經過測評認為,Skydio 生產的無人機水平是在大疆之上的,「你只要看幾分鐘 R1 的飛行就行清晰地感覺出來。」

首先,R1 可以單獨使用,用戶自己給給自己拍攝視頻,而大疆無人機則無法這樣,需要另外一個人操縱控制桿。大疆的產品和 Skydio R1 關鍵的差異在於,大疆無人機對非專業人士來說是很高級的,可以讓非專業人士進行專業的航拍、攝像。

大疆的自動化功能可以幫助缺少經驗的人提高技能,同時不至於在這個過程中傷害到其他人,而且無人機的攝像頭能拍攝各種照片和視頻,完全能夠滿足資深愛好者和專業攝影人士的需求。

Skydio R1 完全是不同的價值主張。Verge 記者認為,如果你只想要從俯瞰視角拍攝風景照或視頻,或者城市的延遲攝影,最好還是不要選擇大疆 Mavic。

對此,陳松持有不同的觀點:「續航,充電便利性,速度,拍攝效果,雲台穩定性等等,大疆與 Skydio R1 相比應該是絕對領先。」

R1 的確存在很多不足之處。首先,它不能像大疆無人機一樣拍攝高解析度的照片,如果你購買無人機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能夠拍攝好看的航拍照片,R1 並不適合你。

雖然它擁有一個 4K 視頻攝像頭,但感測器的效果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好,拍攝的視頻會有一些粗糙和雜訊。

第二,R1 的視頻輸出動態範圍相對不足,攝像頭的顏色也不能在手機應用上進行設置,而大疆無人機則可以。R1 的攝影設置是全自動的,意味著你無法更改快門速度或 ISO,無法進行慢鏡頭拍攝,也不能根據需要設置白平衡。

R1 的電池一次充電只能使用 16 分鐘,低於大疆的標準模型。也沒有 SD 或者微 SD 卡插口,但是有 64G 的內存。對於兩節電池,32 分鐘的飛行來說,這個內存也已經足夠了。

公司表示,隨著時間的發展,將逐漸完善設備的拍攝模式和拍攝能力,將來可以通過無人機和 Skydio 應用的在線更新對這兩個方面進行完善,以後也會對硬體進行升級。Skydio 並沒有說什麼時候會出 R1 的更高的版本,這還要以中國的供應方而定。

Skydio 對未來抱有很大的期望,它希望它的無人機及其搭載的軟體能讓每個人都能負擔的起。到那時,人們對無人航空設備的恐懼和無知也將消失。

這一未來正在實現,在這方面大疆已經走在競爭的前列。主流消費者開始將無人機視為有趣的玩具和第二個攝像機,而不再是愚蠢無意義的投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機器之能 的精彩文章:

馬斯克一呼,特朗普一應,美國將對中國汽車增收進口稅
擁有數據技術優勢的谷歌、亞馬遜等巨頭可能會從麥肯錫、波士頓諮詢手中接管業務

TAG:機器之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