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場突如其來的戰爭,埋葬老牌列強奠定此國霸權,起因卻至今無解

一場突如其來的戰爭,埋葬老牌列強奠定此國霸權,起因卻至今無解

原標題:一場突如其來的戰爭,埋葬老牌列強奠定此國霸權,起因卻至今無解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公元1898年4月24日,一場規模不大的戰爭猛然爆發,只涉及兩個國家卻對後世格局產生了巨大影響,這就是著名的「美西戰爭」。對於這場戰爭,後世圍繞其爆發原因——「緬因號」戰列艦爆炸,卻一直爭議不止。



▲「緬因號」戰列艦舊照

事實上,任何歷史事件的發生都必然有著特定背景。在19世紀末,美國經過休養生息,已大步邁入工業化階段,迅速躋身於新興資本主義強國之列。然而由於資本經濟發展過熱,美國遭遇了嚴重通貨膨脹與經濟危機,進而引發全國範圍內的經濟大蕭條。無奈之下,投資者們被迫將目光轉向海外,急切地想要開闢新的投資市場和原料產地,因此他們一方面積極鼓吹對外擴張的社會輿論,一方面又聯合起來向政府施壓。


為轉嫁經濟危機、平息國內輿論,新生的美國政府被迫放棄建國初期確立的「孤立主義」政策,從一個獲得獨立的前殖民地轉變為對外殖民擴張的「野蠻國家」。然而自19世紀初以來,全球範圍內的殖民地格局基本定形,尤以英法兩國殖民勢力最為強大。雖說「初生牛犢不怕虎」,但美國人也沒蠢到和英法兩國大動干戈的地步,思來想去最後瞄準了毗鄰本國的西班牙殖民地——有著「世界糖罐」之稱的古巴。



▲西班牙全盛時期疆域


此時西班牙已經日薄西山,不要說四處開疆拓土,甚至對平息現有殖民地的內部騷亂都顯得格外吃力。在盯上古巴之後,美國又對西班牙的另外兩個殖民地——菲律賓和波多黎各垂涎已久。之所以選擇這三個殖民地,美國其實也有著深刻的戰略意圖,假設美國能成功佔有上述三者,則可通過古巴控制加勒比海地區、憑藉波多黎各鉗制歐洲列強,再以菲律賓為跳板擠進亞太。如果這一目標能夠達成,那麼美國距離控制世界也不遠了。

不過這一切都有一個前提,那就是美國能夠以合法合理的方式介入此事,而不斷發動起義的古巴恰恰給了前者機會。借著「斡旋調和」西班牙及其海外殖民地的名頭,美國逐漸染指西班牙的殖民地事務。西班牙深知美國人的野心,於是婉言謝絕了美國的「好意」,卻不料美國並未因此收手,而是頻頻向後者施壓。在這一來一往的外交風波中,兩國關係日益惡劣。



▲古巴哈瓦那港


1898年初,美國借口保護國內僑民的利益,不顧西班牙反對派遣戰列艦「緬因號」進駐哈瓦那港。同年2月15日晚,緬因號突然發生爆炸並迅速沉沒,船上美軍傷亡慘重,在全世界掀起軒然大波。這一事件因此成為美國手裡的絕佳底牌,開始更加理直氣壯地干涉西班牙,兩國矛盾終於升級到不可調和的地步,一場惡戰已經不可避免。不過對於這場突如其來的爆炸,美西兩國不僅互打口水仗,後世也莫衷一是。


陰謀論者相信,這是美國人精心策劃的「苦肉計」。在爆炸發生,美西兩國均迅速派專人趕赴哈瓦那港調查事件真相,但結果卻是大相徑庭。西班牙認為爆炸是源於「緬因號」上的軍火庫自燃,美國卻堅稱軍艦遭受了水雷襲擊,還煞有介事地列舉了一大堆理解。「西班牙襲擊輪」在美國各地迅速傳播開來,一時間上下群情激憤,要求政府以武力行動進行報復。對美國國內的異動,西班牙並非沒有察覺,於是一邊用外交辭令假意安撫美國,一邊也在積極地為戰爭做準備。


▲「緬因號」紀念碑


同年4月24日,西班牙對美宣戰,次日美國也對西班牙宣戰。至於軍艦爆炸的真實原因,此時已經不再那麼重要了。戰爭爆發後,美軍勢如破竹,並在與古巴起義軍的合作下將西班牙打得落花流水,並迫使後者在12月10日簽訂《巴黎和約》。就這樣,西班牙無奈放棄古巴,並將波多黎各和關島等殖民地予以割讓,就連菲律賓的主權轉讓給美國,加勒比海從此徹底淪為美國後花園。在這場短短几個月的戰役中,美國獲得了全面性勝利。有意思的是,英法兩國因此時正忙著爭奪位於非洲和中國的殖民地,早已沒有多餘兵力參戰,美國才能輕鬆得手。


▲簽訂《巴黎和約》的凡爾賽宮


可以說,「美西戰爭」是美國對外政策的轉折點,通過這場戰爭,美國不僅奪得西屬殖民地、葬送了西班牙帝國,也開啟了美國殖民統治時代的序幕。通過戰爭這種最強硬的方式,美國向全世界宣告著自己的崛起,一舉奠定在拉丁美洲和亞洲的軍事、政治、經濟強國地位,同時也刺激了各國列強的敏感神經,掀起了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狂潮,帝國主義時代正式到來。


參考文獻:


《美帝國的形成:從美西戰爭到伊拉克戰爭》《美國通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觀歷史 的精彩文章:

東亞有一千年古國,將軍只能由兩家姓氏出任,權力再大也不敢逼宮
他是歷史上最果斷的開國皇帝,冷靜理智到可怕,主席用十一字評價

TAG:趣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