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扭轉「二戰」局勢的私密地圖

扭轉「二戰」局勢的私密地圖

在大英博物館「二戰」展廳里,陳列著一張不太顯眼的泛黃了的中南美洲地圖,遊人很少在其面前駐足觀看。殊不知,這張平凡的地圖曾挽救過二戰中英國和歐洲的命運。

第二次世界大戰一開始,希特勒的鐵甲戰車括歐洲大陸上一個個國家碾得粉碎。希特勒並沒因佔領了歐洲大陸而停止戰爭,他將目標瞄準了英國。大批德軍雲集英吉利海峽,準備實施橫渡海峽的「海獅行動」計劃。在德國空軍飛機狂轟濫炸下,英國航空工業中心考文垂被夷為平地,首都倫教等城市也被炸成一片廢墟。丘吉爾首相有點沉不住氣了,大英帝國可能要在他這屆首相手中覆滅。

當時,能夠幫助英國擺脫厄運的只有一個國家,那就是美國,英國政府通過各種渠道和方式請求美國支援。但是,遠在大西洋彼岸觀火的美"國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嘗到了「中立主義」的甜頭,又想在戰爭接近尾聲時.再出兵收拾殘局,坐收漁翁之利。1941年10月,歐洲戰火硝煙已燃燒了兩年多,羅斯福總統在華盛頓國會上提出的援助美國的議案一再遭到「中立主義」情緒所籠罩的議員們的否決。這使得一直想支援英國參與戰爭的羅斯福總統也無計可施,作為一名政治家,他深知希特勒在打敗英國之後的下一個目標是什麼。

就在這時,心急如焚的丘吉爾想出一條妙計,引誘舉棋不定的美國人.出兵參戰,以拯救英國乃至整個歐洲。他秘密授意英國情報部門,繪製了一幅中南美洲的地圖。但這幅地圖是以德國政府名義出版印刷的,地圖中明確地將中南美洲14個國家的疆界按照德國的意圖重新劃定:阿根廷和巴西的領土都擴大了,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和巴拿馬被合併成一個受德  國控制的「新西班牙」國家;與美國利害攸關的巴拿馬運河乃至整個拉丁美洲都被納入納粹德國的勢力範圍:墨西哥成了德國的石油輸出基地。

英國情報部門將這幅嚴重損害美國利益、威脅美國安全的地圖有意滲透到美國人手中。1941年末,正當美國人為是否出兵參戰爭論不休時,羅斯福總統在10月27日慶祝美國海軍節的午餐會上,亮出了這幅地圖,與會者嘩然。當這幅地圖向民眾一公開,一下就激怒了美國人,參戰情緒高漲,中立主義再也占不了上風,全國上下群情激奮,紛紛譴責希特勒的行徑,要求美國國會和政府放棄中立主義政策,援助英國,對德開戰。羅斯福總統藉此東風,於11月初,力促美國國會參眾兩院廢除了1935年通過的《中立法案》,決定在北大西洋對德國潛艇進行公開的戰爭行為,為英國的運輸船隊護航。

直到上世紀60年代,人們才發現這幅地圖的秘密。為紀念它的功勞,英國人把它珍藏在大英博物館中,以向後人昭示英國首相丘吉爾的軍事謀略的巧妙,以及美國總統羅斯福政治手段的高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六家 的精彩文章:

戴笠死因疑案:被部下施「美人計」奪命?
國民黨戰犯獄中改造記

TAG:老六家 |